肖蕾
摘要:當下時代是媒體行業發展態勢較為激烈的時代,媒體行業對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也最為強烈,這為我國教育事業中相關專業的發展提供了方向,但由于前幾年播音主持教育的超規模發展,許多職業院校由于辦學理念的不清晰或是教育力量較為薄弱等原因,導致互聯網時代中播音主持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困境。為解決這一問題,當代的教育者應當從實際的教學工作入手,創建高效的教育平臺,加強教育理念的創新,使我國播音主持專業的育人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績。本文從教育的角度出發,對互聯網時代播音主持專業的育人創新策略予以探究,希望能夠對實際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播音主持;教育創新
引言
我國的播音行業最早是由1940年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對相關播音主持業務的研究也逐漸深入,在1963年時,我國北京廣播學院中正式設立了播音主持專業,為我國媒體行業輸送了大量的播音主持人才,而我國對播音主持人才的培養工作也逐漸重視起來,并且全國的各大高校也逐漸設立起播音主持專業,如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等等,學科的建設也相對成熟。然而由于我國在播音主持專業的教育工作仍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對實際教學進行創新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隨著該專業的超規模擴招,一些教學工作必然面臨著窘境,有待教育者們重視并解決。
一、辦學理念中要定位“語言傳播”任務
起初我國教育體系中的播音主持專業僅是為廣播或電視媒體行業輸送播音員或主持人,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播音主持教育的辦學理念也發生了時代性的轉變,對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適當的拓寬。在當下互聯網時代中,媒體融合的趨勢十分顯著,播音主持人才需要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語言傳播能力,才能勝任播音主持的工作。通過相關的畢業生行業調查研究發現,畢業生所認為的專業教育培訓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專業能力”,此處所提及的專業能力正是播音主持專業中的基本功與語言傳播能力。所謂語言傳播,就是播音員或主持人在講話時更要善于傳遞信息,實現與受眾群體之間的交流,做到信息共享、認知共鳴等要求,其中就必然涉及到語言傳播的技巧,因而也被稱之為語言能力。在互聯網時代中,這種媒介的形態已經逐漸為社會大眾所認可,并成為語言傳播的典范,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被相關研究學者總結為專業的知識進行教學。
二、課程設置中要發揮“知識儲備”作用
為加強高等教育體系中關于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力度,在該專業的建設之初,被相關教育研究者反復提及專業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學生獲取專業能力要通過知識儲備的方式,逐漸積累自身的內涵,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過去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具有一定程序化的特色,固定式思維非常明顯,故許多學生在心理層次存在僥幸的心理,認為知識儲備的能力并不容易彰顯出來,存在投機取巧的現象。但在互聯網時代中,這種思維必然是錯誤的,知識儲備不強的人才必然要為激烈的行業競爭所淘汰。現如今,該行業的許多畢業生都出現“上手快但后勁差”的問題,這真是由于知識儲備量少的原因,從事播音主持行業的工作人員要通過自身涵養的提升,才能表達對事情、事物的客觀認知,故廣博的知識儲備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近幾年較為流行的《詩詞大會》節目中,主持人董卿的知識與才華讓許多觀眾為之折服,使《詩詞大會》這一節目的文化色彩更加濃厚,通過董卿的主持,社會大眾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美好內涵,并從這個節目開始愛上我國的傳統詩詞,這就是主持人文化底蘊深厚對節目播出效果所造成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的播音主持專業教育創新過程中,加強“知識儲備”的教育作用非常重要,教育者要從這一點出發,做好實際的教學工作,為我國播音主持行業輸送專業能力更強的人才。
三、教學模式中要融入“互聯網式思維”
在互聯網時代開展教育創新工作,就必須培養學生的互聯網思維。在當下時代中,傳統的廣電媒體與新興網絡媒體深度結合,使得媒體行業的節目類型更加多樣,所展示的內容也具有創意,節目制作也更為精良。這一時代性的發展趨勢使播音主持行業的從業者必須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學習當代媒體的技術與知識,才能適應這一媒體發展趨勢。因而,在播音主持專業的教育中,教育者也要從思維的培育方式出發,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強大的互聯網思維,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引導作用,善于應對傳統媒體工作模式的轉型與升級。教師可在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嘗試:其一,在日常的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訓練,為我國廣播音主持行業輸送創新型語言人才,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將“無稿件”主持作為考察學生基本功的方向之一;其二,將專業的主要考察項目放在“語言技能”方面的檢測上,鼓勵學生對提出創意,打造全方位的人才訓練模式,利用當代先進的技術參與教學,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得實踐能力。
四、人才培養中要鼓勵“個性化傳播”
在互聯網時代中,播音主持專業的從業者對媒體行業信息的影響力日益深遠,而個性化的傳播模式也是我國媒體行業的必然發展方向。所謂個性化傳播,就是要學生在學習播音主持的相關知識時,能夠從中發現自我,得出自我的獨特見解,要將教育的本質回到“人”的本質上去,將其作為“主體”的培育理念,以豐富多彩、立體多元的語言傳播為教學內容。在互聯網為主導的媒體行業發展態勢下,播音主持行業的從業者必須通過凸顯個性化特征的方式,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傳播通道,發掘人才的潛能,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學習,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得到思維的啟發
結束語
互聯網時代中的播音主持教育在不斷創新的路程中,為我國媒體行業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然而教育中仍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教育者進行完善。在新時代的環境下,機遇與挑戰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將教學工作與行業發展相聯系,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聯系,才能促進我國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時燕子. 移動互聯網時代播音主持教育的轉型升級研究[J]. 新聞愛好者,2018(11):82-84.
[2]肖灑.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素養提升路徑研究[J]. 新聞愛好者,2019(06):72-75.
[3]葛昊文,管梓冰. 全媒體時代下中職播音主持課程創新研究[J]. 傳媒論壇,2020,3(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