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明
【摘要】? 在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國際統一環境下,現今的授課理念和授課方式都發生了轉變,由“量變”逐漸向“質變”方向轉化,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的教學方式成為各大學校推崇的授課方法,讓學生在互動中增長才學,達到時學時用的目的,是授課的最終目標。尤其是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和法治的實施。中國發展至今,其教育和科技都有了顯著成果,“道德”和“法治”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即使是初中對“道德和法治”也有了更大的要求。以提高初中生對道德和法治的認知意識,利用互動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法律觀念的認識,使其在平等友好的環境下身心得到發展。本文就互動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在初中教學的重要性及完善策略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互動教學模式 道德與法治 分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7-038-01
0
為了更好地加深學生對道德、法治的認識,我們將互動這一環節加入課堂教學之中,相較之前的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一是可以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達到“好學”“樂學”“喜學”的目的;二是于教師而言,也簡化了授課環節,互動教學模式的滲入,對簡化之前的理念授課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利用這種方式,還能加深初中生對一些枯燥的定義,意義的印象,達到更為高效的學習效率;三是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在這種環境下學習的學生,不再是簡單的接收者,更是作為參與者參與其中,讓學生可以有機會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想,這對教書育人有著積極的影響。
一、 互動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上的應用及相關背景
道德與法治本身就是一門人與社會相結合的人文性學科。學校主要是通過營造平等友好的課堂氛圍,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實現互幫互助,以這種耳濡目染的方式讓學生輕松地學習到相關知識。而互動教學模式是指根據某一課題,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進行互動,這種教學模式切合了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授課需求。所謂互動教學方式,就是老師和學生在語言的基礎授課上,加入行為互動,通過這樣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授課方式,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其中生生間的互動交流,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還能實現學生間的相互督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得益于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得到了生化,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親切。課堂上,知識由老師生成和傳播,在學生直接流通。在互動教學模式的幫助下,《道德與法治》這門原本枯燥的課程變得生動活躍起來,這樣有趣的課堂里,學生的思維也日漸活躍。
二、互動教學模式具體的實踐策略
1.實時制造學習機會,引導學生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存在,“環境決定性格”由于每個學生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性格也有著巨大的差異,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因此,老師在傳授知識時,應該注重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全面考慮,使盡量多的學生學到知識。和小學生相比,初中生的三觀建設較為成熟,學習思維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時,由于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其身心上的變化是不確定的,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嚴重可能導致“厭學”的心理。針對這一點,學校應該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當實時制造學習機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道德和法治。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學習環境的營造還是教學方法的實行,都要以教材內容為基本,全程都要將內容滲透進去,在此之上,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制造實時學習機會,增加課堂互動環節,前提是營造平等友好的教學氛圍,其核心是“開放”。包括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開放,讓學生在一種相對放松的心境下學習;教學內容的開放,課題應該具有開放性,對學生的每一個答案都有有所把握,充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2.增加教學的藝術性,激發學生學習
教學藝術性指的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加入了除語言傳授之外的教學方法,例如制作課件,再現事故現場,播放法治節目,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完成傳授過程。教師也可以借著教材內容加之一些圖片素材給學生創造藝想空間,又像如開頭設置懸念,結尾呼應開頭等,具體的方式可以為組內討論,組間競賽,個人才藝展,教師親自模擬等形式使內容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在這樣生動形象的藝術教學環境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3.取材生活,貼近學生
道德與法治來自社會又服務于社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將社會上的例子加進去,是很好的授課方式。像如以每一課題為論點,開展辯論賽,比如“劫富濟貧是不是正義的行為”“公交車上遇見老年人是不是必須要讓坐”“你對強行霸占共享單車這種行為的看法”等社會上隨處可見的問題,以社會的例子為出發點,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便于學生取材。再比如“虛擬網絡”那一節,我們可以設立課上自由討論環節,給學生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機會,加上一些網絡引發的社會案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社交觀念,提升自身的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實時學習能力。
結語
由于道德和法治這門課程的社會性,使得教師取材更加真實方便,學生對課題也產生共鳴,互動教學模式顯得更為重要。只有做到實時制造學習機會,增加課題藝術性,取材生活,才能讓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更加顯著。
[ 參? 考? 文? 獻 ]
[1]劉東德.基于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45.
[2]徐志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模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