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海
摘要:高中地理教學在時代發展下已經出現眾多的變化,但是一些經典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仍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實證的舉例下能夠幫助學生去更快速地分析資料內容,促進其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教師需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靈活應用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行教學,在案例的分析中起到更好的教學作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案例教學;高中地理;應用
案例教學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更是一種經典的教學思想,在印證目標知識點的過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對大多數的教師而言,學習與掌握此方法的具有相當的必要。案例教學通過教師主導的教學過程,讓高中生能夠在發現與理解問題的途中去多方面分析案例材料,從典型的案例中找到常用的分析策略。另一方面,案例也通過情境的創造去為學生傳達出更多的信息,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為快速地解決相關問題,生動的知識教學方式更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本文從案例教學的實際應用策略上進行解析,以期推動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一、精選案例素材,提高教學趣味性
在授課之前,教師需要去精心選擇案例素材,在多渠道與多表現形式的案例素材中進行調查與選擇,把握資料的平衡性與知識性,通過具體的案例幫助高中生進行地理知識內容的學習。同時,案例教學也能將豐富的教學元素更直接地展示出來,整體上,選擇的過程提高了地理教學的趣味性,高中地理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口味”,并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可以使其按照自身的意愿進行教學調整,在,激發出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
如,對必修三“全球定位系統及其應用”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常見的GPS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這兩個經典例子出發,從學生從感興趣的角度分析衛星定位的優勢,如谷歌地球構建的信息網絡,學生就能進行位置的精準定位與信息回訪,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而教師還可以聯系國外火爆的“pokemon go”游戲來講解定位系統,把現實的各種氣候、地理環境與游戲中的角色結合起來,可以在火山附近看見“小火龍”,可以在海洋附近看見“蓋歐卡”,在游戲數據與定位的結合下學生對這一方面的知識學習更有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介紹“傳說”中的天基動能武器的概念,通過衛星的精準制導去投放拋墜物,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能夠帶來相當大的沖擊力和破壞力,在多種趣味知識的綜合下,教學效果更為良好。
二、明晰案例效用,促進地理認知提升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同的案例選擇會給教學帶來不同的影響。因而,教師應重點關注案例教學的表現力,在明白案例的作用效果時去促進課堂教學的發展。在與教學主題相符的內容結合中,學生能夠將案例與理論知識進行對比,在對比分析下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借助此過程去培養學生探知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其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另一方面,案例的作用下,可以鞏固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形成的知識體系,可以在記憶案例的過程中去進行知識的聯系性記憶,可以豐富學生對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而改善了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如,對《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舉典型的案例,從國家工程到生活周邊活動進行展開,無論是“三北防護林”工程、螞蟻花唄的植樹活動還是植樹節的綠化活動,都是為抵抗荒漠化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在這些案例中,教師可以結合措施前后的綠化面積、實際環境、濕度變化、水土成分等方面進行分析,學生能夠意識到治理荒漠化中行為的有效性,正所謂“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學生有了更大的行動積極性。在案例的教學下,學生加深了關于荒漠化方面的認知,深切了解了它的危害。
三、拓展案例呈現方式,優化信息傳遞效率
高中地理教學中比較常規的案例呈現方式通常是一段文字配上圖片,或者穿插一段相關的視頻。這樣的展現比較單調化,高中生不能夠更為全面地接受信息,對地理案例的認知比較片面。因此,教師應拓展案例教學的呈現方式,在更多的形式下幫助高中生進行快速準確的理解,感受到地理學科知識的多樣性所在。
如,通過必修一《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景觀模型、圖像、電影、視頻、數據、文字等方式去多方面展現自然災害的危害性,從人命的損失到生存環境的改變,從經濟秩序的破滅甚至到政治體制的崩壞,極端條件下甚至可能人已經喪失了人性,單純由于本能而求活。通過一些自然災難片、荒島求生片、廢土危機片等,學生能夠看到自然災害影響的多面性。在不同的信息展示下,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更加迅捷。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可以在教學中充分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環節中促進學生去進行知識的內化與吸收,提高課程專業素養。而這樣的教育模式也是對傳統教學的創新,教師需要在案例的挑選與引導中使學生理解知識重點,最終能夠提高整體的教學收益。
參考文獻
[1]祁玉芳.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特征及其實施探究[J].學周刊.2018.
[2]唐敏,向云波.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應用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