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摘要】初中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階段,語文教育與學生的未來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我們當前的教育中存在一種偏向成人化的傾向,過于理性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還可能抑制學生原本天馬行空的思維,也讓本應充滿活力的課堂變得沉悶。本文從激發(fā)語文教學課堂為主要出發(fā)點,探索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回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 ?語文? ?多元化? ?教學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152-01
引言
初中語文教育需要按照學生的成長特點進行引導,不能抑制學生的天性。但是當前的語文課堂中成人化的痕跡非常嚴重,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初中語文回歸高教育策略亟需實施。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需要帶領學生了解漢語的使用技巧和規(guī)律,并逐步提升學生的漢語思維能力,在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注重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并理解漢語的內在含義。
一、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
(一)把握教材內容,整合閱讀材料
初中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意義還不能理解,但是老師要針對當前學生的特點進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就是要基于現(xiàn)有教材進行深入研讀,結合學生的能力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思考空間。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語文教學要以現(xiàn)有課本為基礎,老師要在事前將課本內容熟悉,然后結合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材料整合,并逐步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但是要注重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意愿進行深入學習。
(二)促進讀寫結合,實現(xiàn)雙項驅動
初中生正處于學習和模仿的重要階段,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是單一線條的,而是需要思維、邏輯、表達等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這也是我們教育中的重要參考角度,因此我們教學就不能帶領學生進行單一的閱讀,而是要促進“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的融合,在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兩個方向實現(xiàn)雙向驅動,讓學生的邏輯思維直接體現(xiàn)在語言綜合能力上,同時也在讀寫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邏輯性思維積累。
(三)整合閱讀資源,開發(fā)學生的思維
教材是我們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向性資料,老師要根據(jù)教材的導向性作用進行閱讀資源的整合,初中生的具象性思維比較強,因此我們的引導需要將教材與生活學習等貼和引導,并逐步向外拓展,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經(jīng)驗。同時也要善于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工具輔助閱讀,譬如興趣愛好事物、網(wǎng)絡圖片、影音材料等。
二、提升初中語文多元化水平的具體策略
(一)回歸情感世界,促進以情動人
初中生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們也有很敏感的神經(jīng),尤其對于新鮮的事物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時對于一切情感事物也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我們的語文教育要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深入分析,以“情感”為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讓學生在獲得豐富的情感認知的同時學習相關知識,促進以情動人的教學手段產(chǎn)生效果,以實現(xiàn)提高初中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語文教學需要學生們理解課文內容,并有自我思考的階段和程序,這是學生認知世界、感知社會的過程,但是我們的語文按照承認的思維進行解讀和設計,就會完全是按照客觀性、邏輯性的方式去思考,這與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是相悖而行的。初中生更喜歡直觀性、具象性的實物,通過表面觀察進行理解和思考,對于外在形態(tài)有著很強烈的認知感情,我們要基于這個特點在進行語文教學中從孩子的思維方式出發(fā),以“牽橋引線”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索,減少思考難度,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升課堂中的熱烈氛圍。
(二)回歸實際生活,連接學生日常
初中語文教育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初中生具有很強烈的具象思維意識,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需要依托于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拓展。如果成人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也就會造成了學生喪失了學習樂趣,單調無味的學習模式甚至會造成學生們的厭學情緒,但是當教學與生活有著緊密關聯(lián)的時候,學生便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并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深入思考和感悟,對于促進學生的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有著重要意義。
(三)加強文本復現(xiàn)與推進,豐富學習體驗
以往的初中語文教育中老師常常作為教育的主體出現(xiàn),忽略學生的學習感受,很多學生的興趣點和主觀意愿并不喜歡接受當時的教學方式。現(xiàn)代初中語文教育中我們更加強調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要更多的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進行學習方案設計,并組織學生進行有利于學習內容的教學活動,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更多的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由上可知初中語文文本再構要加強對于學生的關注度,及時更新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興趣點,并按照學生的學情特點進行分析,在語篇教學中注重文本的復現(xiàn)與推進,教學內容和教學難度要符合學生當時的情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設定,不能給學生過大的語文學習壓力,以免造成厭學情緒產(chǎn)生,要保證學生可以按照臺階式的學習方案逐步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初中生剛剛步入義務教育階段,過于成人化的教育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課程設計,促進課堂獲利,按照其成長特征激發(fā)學習潛能,讓語文教學回歸本源,注重引導式教學貼合初中生的實際生活,有效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全方面能力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芻議[J].成才之路,2020(12):131-132.
[2]余聯(lián)成.淺析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南北橋,2020(8):74.
[3]謝蘭芳.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科學咨詢,2020(14):229.
[4]賴春蓮.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略談[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