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奧斯汀作為19世紀末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受到18世紀女性主義啟蒙時期的女性主義作品和婦女解放的影響,成就了簡·奧斯汀式女性主義小說。奧斯汀的作品大多塑造了具有理性的思想理念和平等意識的女性主人公,對啟迪女性思想和引導女性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比《傲慢與偏見》、《簡·愛》等作品,《諾桑覺寺》略鮮為人知。本文試結合女性主義理論,分析父權制社會下女性主義思想在《諾桑覺寺》中的體現。
關鍵詞:簡·奧斯汀;《諾桑覺寺》;女性主義
一、作家作品簡介
當我們談到簡·奧斯汀時,我們自然會將她與女性主義聯系起來,簡·奧斯汀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在男性價值體系主導整個社會發(fā)展的時期,其小說一反常規(guī)的描寫趨勢,常常圍繞中產階級女性的相關話題展開,在作品中塑造了堅韌、頑強的女性角色。奧斯汀開始嘗試從女性視角來看待愛情、婚姻等問題,一時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她的小說反映了英國小鎮(zhèn)中產階級的生活和理想,生動再現了當時英國淑女的精神面貌。在舊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過渡中,常常會出現斷裂和延續(xù),這種延續(xù)性主要體現在家庭生活中。因此,奧斯汀在她的小說中通過對愛情和婚姻的描述,以開明的女性主義觀點,表達了英國南方中產階級女性對待愛情、婚姻和金錢的觀念。
傳統(tǒng)的女性主義一般表現為對女性的傳統(tǒng)定義的排斥,同時,較多地關注女性的生活狀況、心理情緒和生活經歷等。但奧斯汀的女性主義思想主要彰顯于女性身份的建立,她的作品體現出女性不僅有著男性和社會所推崇的某些特征,如美麗、善良、愛心、溫柔等,還倡導女性應具有與男人相似的一面:女性在社會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應成為與男性同等重要的參與者,從而促進女性覺悟的提高。奧斯汀不同于過去的女作家,她更加強調女性在生活中的文化修養(yǎng),她認為這是女性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關于簡·奧斯汀的女性主義意識
一些學者認為奧斯汀擺脫了社會和家庭的精神壓力,闖入了以男性為主導的領域,在艱苦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并完成了六大杰作。在筆者看來,她主要可被視為一位嚴格遵守社會和家庭規(guī)則的作家,因為她認為當時出版的書籍不能完全違反傳統(tǒng)規(guī)則。實際上,她擅長在女性情感與社會規(guī)則之間游走。每一部小說都有一個全新的女性視角,從關注自己的情感轉向關注女性和社會問題,尖銳地揭示了當時英國的社會現象,表達出了女性勇于為自己爭取權利的聲音。
作者的女性主義意識包括女性的自由觀、婚姻觀以及反對男性壓迫的意識。在社會中,女性是受男性制約和束縛的弱勢群體,因此,女性主義意識多來自男性的壓迫。奧斯汀不僅揭示了社會現實,還預言女性主義意識會逐漸覺醒。其女性主義反映的不是女性純粹的獨立,而是女性面對現實生活時的智慧,崇尚從現實婚姻和其他方式來追求自我的行為。
三、《諾桑覺寺》中的女性角色
《諾桑覺寺》這部小說的主題無疑也是圍繞女性展開,在女主人公凱瑟琳和亨利的愛情婚姻故事中表達了女性教育的主題。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凱瑟琳便是這么一位成功追求自我、塑造自我的女性形象。但小說開篇的她絲毫不像《傲慢與偏見》的伊麗莎白,《理智與情感》的愛莉諾,《愛瑪》中的愛瑪等奧斯汀筆下的女主角們。相反,她不僅長相普通,而且還極愛幻想,是一位不論知識修養(yǎng)還是價值觀成熟度上都需要改變和提升的女性主人公。
凱瑟琳的性格表現為“天真、耿直、單純、無知且?guī)c幼稚”,她不諳世事,從小在自由的家庭氛圍中長大使得她直率且不通達人情,對世事缺乏理性的認知和判斷。小說的開篇中講到凱瑟琳在同伴伊莎貝拉的影響下成為了哥特小說的狂熱愛好者,似乎這也從某種程度暗示了她單純的性格成因之一,她在諾桑覺寺府邸開始了一連串哥特式的冒險行動,甚至幻想蒂爾尼將軍妻子的突然去世是因為被囚禁于秘室或者是被將軍所害,于是潛入蒂爾尼夫人的臥室,探究夫人死亡真相。滿腦子幻想的凱瑟琳錯把哥特小說的描述當作了現實生活的真實存在。直到后來,凱瑟琳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發(fā)現了伊莎貝拉的“真面目”。
緊接著,她遇到了第二個朋友——亨利的妹妹埃莉諾,埃莉諾優(yōu)雅大方,有著不俗的談吐和教養(yǎng),重要的是埃莉諾同樣喜歡讀哥特小說,但她從未將書中的世界與現實世界混為一談,在讀書之余依舊保有自己清晰的認知和理性的判斷,更從未對現實抱有一絲一毫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正是她的這種氣質、德行與得體的行為,引導著凱瑟琳擯棄盲目,走向理智。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亨利堪稱凱瑟琳的另一位重要的人生導師,家境的富有使得凱瑟琳和亨利不會被錢所困擾,他們的婚姻是建立在純粹的愛情之上的。他們彼此一見鐘情,彼此吸引,彼此欣賞。在凱瑟琳眼里,亨利身材高大,學識淵博;亨利認為凱瑟琳單純美好,真誠善良。他們也經常互相袒露心聲,談論書本,亨利還教她如何評判別人。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凱瑟琳得以快速成長,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女孩成為一個不論是思想還是言行都堪稱真正成熟的女子。
在二人接觸早期,亨利可被視為男權社會的文化符號,在小說開頭,亨利的口吻里時常隱含著男性的權威和自信,甚至自信到武斷地指出女人寫信的風格有三點:普遍空洞無物,完全忽視標點,經常不懂文法。還有當凱瑟琳和亨利談論起花時,亨利竟以居高臨下的口吻說:“不過你現在愛上了風信子,這就更好了。”奧斯汀筆下的凱瑟琳雖然對亨利心懷好感,但她仍然選擇捍衛(wèi)自己作為女性的獨立與自尊,反駁道:“可是我并不需要這樣的愛好把我引出門。”
在這部小說中,簡·奧斯汀并沒有把過多的筆墨放在對男性主人公的描寫上,而是專注于女性主人公的塑造。作者一反當時的描寫趨勢,在作品中塑造了堅韌頑強的女性形象,開始嘗試從女性角度來看待愛情、婚姻等問題,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在亨利對凱瑟琳的教導中,奧斯汀對女性的成長提出了理性和智力的要求,描寫出了女性對個人理想的堅持與捍衛(wèi),我們也可以切實地體會到,一個生來普通但不完美的女子是如何一步步蛻變成一個完美獨立的女性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父權制社會,女性在政治、經濟、法律等多個方面遭受男性的壓迫,社會地位不高,在許多事情上不能享有平等自主的選擇權。而就在當時維多利亞時期不平等的大環(huán)境下,簡·奧斯汀成功打破了這個范式,在小說中賦予了女主人公更多的個性覺醒和人格獨立。簡·奧斯汀同時也打破了傳統(tǒng)的女性主義思想,給予了女性主義煥然一新的定義和補充,更加強調自我完善,強調女性的文化修養(yǎng),而不是僅僅被賦予某些男性特征。作品《諾桑覺寺》雖歷經時代變遷,但一直都是人們常讀常新的經典之作。凱瑟琳這一形象也已成為廣大女性自強自省,追求平等自由和愛情的榜樣,永遠閃爍著女性主義的智慧光芒。奧斯汀所創(chuàng)作的這些小說普遍實現了對女性主義思想的深刻分析,不僅能夠促進英國文學深入發(fā)展,而且還能進一步促進女性思想覺悟,十分具有現代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Gill Richard,2003,Mastering the Novels of Jane Austen[M],Palgrave Macmillan.
[2]Miles Rober,2003,Jane Austen [N],Northcote Hous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
[3]奧斯丁,1958,《諾桑覺寺》[M],麻喬志譯,新文藝出版社第1版。
[4]張英,2004,奧斯汀大說女性認識論析[D],吉林大學。
[5]鄭湘萍,2005,生態(tài)女性主義視野中的女性與自然[ N],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第6期。
[6]周青,2008,《諾桑覺寺》的特色新解[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第3期。
[7]朱虹,1985,奧斯汀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8]莊冬文,2010,從簡·奧斯汀到夏洛蒂·勃朗特[J],電影文學第4期。
[9]李麗琴,2009,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綜述[J],mountain flowers,第06期。
[10]劉霞敏.瑣碎微末下的精美與深邃——從班內特先生的話語看奧斯丁對話描寫藝術[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1).
作者簡介:
姓名:田欣玉,研究方向:外國語言文學,郵編:100083
(作者單位:北京林業(yè)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