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陳響
摘要:中美建交以來兩國貿易持續健康發展,但隨著中國加入世界經貿組織,中美貿易發展得到迅速提升,與此同時貿易摩擦卻不斷。近幾年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級,給中國造成一定的損失,對此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策略解決這一問題帶來的影響,是我們應該重視的。
關鍵詞:中美貿易爭端;影響;應對策略
一、問題提出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第10年,也是中美貿易摩擦激化的一年。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分析中國經濟進入新時代到底會如何發展以及中美貿易爭端對我們追求“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底會產生什么影響,是否會阻礙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國人民對此十分重視。在特朗普的新政之下,美國欠缺對中國的測度分析,使其貿易爭端日益激化,因此如何消除特朗普新政實施以來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對妥善解決2017年以來中美貿易爭端出現的新問題意義重大。
二、中美貿易爭端對中國影響的數據分析
實際上,中美貿易爭端是美國對中國的挑釁,但是他不僅給中國造成負面沖擊,也給美國帶來一定經濟負面影響。
1、從長期來看,中美貿易爭端不利于延續部分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也不利于延續中國現有的以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貿易競爭模式。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實踐證明,外部的強制有利于克服內部的利益阻撓,為深化改革開放創造新契機,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關鍵是我們如何應對外部挑戰。就目前看來,貿易戰的短期影響效應是有限的,說明我們還有時間來推動體制改革,加快國內經濟動能轉換,貿易戰意味著必須尋求保持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道路,其根本出路在于盡快從既有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導向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向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轉換。
2、從短期來看,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有限的。
2018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由2017年同期的6.9%降至6.8%,但是,數據分析表明,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主要原因不是出口增速下滑,也不是中美貿易爭端的影響。在2015--2017年,中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為-1.3%、-6.8%和9.1%,而且在2017年,90%的經濟增長仍是內需拉動的。
2018 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不斷下降,主要有兩個內因:一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居民家庭債務迅速提高,抑制了消費增長。2018 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僅6.6%,低于GDP增速,也比2017 年同期下降了0.7個百分點,由于住房貸款增加,居民家庭負債率迅速提高。二是投資增速快速下滑,由2017年同期的8.6%降至6.0%,創造歷史新低記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也大幅下降,增速僅為7.3%,比2017年同期降低13.8個百分點;制造業和民間投資回升緩慢,投資增速僅5.5%、8.4%,僅提高1.3個、1.2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增速僅由8.5%增至9.7%。
就中美貿易而論,2018 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出口額同比增長為5.6%,雖比2017 年同期下滑 13.7個百分點,但仍比2016年同期高10.2個百分點,2018上半年對美出口增速下降更多是2017年的高增長基數所致,2018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增速由上年同期的15%快速下降至4.9%,也是由于2017年的高增長基數所致,2018年7月數據顯示,盡管中美貿易爭端升級,但出口累計增速反而 提高到5.0%,進出口總額增速也由7.9%提高到8.6%,增加了0.7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進一步表明,中美貿易爭端的爆發,對中國的經濟雖然造成一定的沖擊,但中國還是持續穩步發展,各個產業的進出口總額也還是增加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一定會改變這種現狀。
三、中美貿易爭端的應對策略
中美貿易爭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做“持久戰”準備。中美貿易爭端給兩個國際都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我們應從自身的角度出發,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變這一現狀。
1、采取適當措施,借助WTO解決摩擦守護合法權益
針對當前美國采取的主動挑起貿易戰的問題, 除傳統的訴 諸 WTO 等解決機制以外,中國政府還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采取貿 易反制措施,以遏制當前美國違反 STO 相關規則的行為。
2、加快自身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對中國政府和企業來講,面對日益抬頭的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要充分認清其內在的根源,即雙邊貿易結構的不均衡看,是 導致中美貿易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國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快自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對美產品的結構,增強兩國之間在貿易方面的互補性
3、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拓展多元化市場、加快創建創新型國家
當前我國貿易過于依賴美國市場,這不僅增加了我國出口企業的風險,讓我們在重要的領域陷入被動,還不利于我國對資源的分配,容易引發貿易摩擦。近年來,一帶一路戰略的合作重點是資金融通、貿易暢通和交通、基礎設施連通,這促進了中國與一帶一路的各個沿線國家建立經貿關系,推動了我國經濟多元化、市場多元化的發展,從而間接加快了我國創建創新型國家的步伐。
四、啟示
在新時代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困難與壓迫難免會層出不窮,這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但是能否贏得貿易戰,主要關鍵在于我們是否可以繼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繼續堅持發展深層次、高領域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我們不可以動搖,展望未來,在新時代我國應該如何抓住機遇克服挑戰?
首先,中國應該繼續倡導自由貿易,倡導全球化,只有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我國才可以使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國資源充分利用。國外除了少數民粹主義的政治家外,經濟學家、知識分子以及政治家都了解自由貿易是好的,因此中國應該倡導繼續利用自由貿易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而對于其他國家來說,借助中國的快速發展,搭乘中國的快車是一個契機,像韓國、日本和一些其他歐洲國家,抓住這個機會便是幸運。其次,要想讓政府發揮好的作用、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新時代的中國必須按既定方針深化改革,把漸進雙軌制改革遺留下的各種扭曲消除掉,建立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
五、總結
在日益嚴峻的中美貿易爭端下,中國政府和企業只有沉重冷靜,積極加強貿易爭端反制,同時加快自身結構的調整,并加快市場多元化、不斷創新等,才能更好的找到自身的出路,減少因中美貿易爭端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李文溥,王燕武.應對中美貿易戰升級應加快經濟增長動能轉換[J].經濟研究參考,2018(67).
[2]張玉環.特朗普政府的對外經貿政策與中美經貿博弈[J].外交關系,2018(03).
[3]李曉.中美貿易失衡與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目的[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