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摘要: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利國利民,任重而道遠。農業推廣是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農業科技的推廣可以將科學技術轉變為生產力。提升農業生產資源利用率,保障農業推廣質量,充分發揮出農業推廣在農業種植業中的促進作用。推動我國農業穩定發展,保障農民的收益,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種植;農業推廣;策略;內涵概述
一、農業推廣的內涵概述
所謂的農業推廣,便是在農村地區,利用推廣的手段,將先進的農業種植業技術、農業理論知識、名農業治理技術,向廣大農民進行宣傳和推薦。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的當下,我國農業技術也不斷增多,為人們解放雙手的基礎上,強化了農業種植業生產的便捷性與科技型。"科技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了提升農業種植業的生產效率,應該注重農業技術在農業種植業當中的融入,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將不同的農業推廣內容,融入到農村地區,讓廣大農民可以感受到現代化農業設備、現代化農業管理觀念、現代化農業治理手段所帶來的便利與高效性。農民在積極的農業推廣之下,可以逐漸累積農業理論知識,逐漸轉變傳統的農業種植業生產觀念與方式,改善農村發展情況,真正構建出美麗、現代化、和諧新農村。
二、農業推廣對促進農業種植業發展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農業種植業現代化發展
農業現代化發展是社會發展必然,更是社會對農業種植業領域的憧憬。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我國社會的安全穩定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趨勢。農業是我國基礎產業類型,在當前信息化、現代化農業發展的當下,積極開展農業推廣技術宣傳,能夠有效規避傳統農業種植業種植耗時耗力的問題。通過先進化技術手段,將重活、累活交給農業機械設備進行操作,優化農業生產效率。此外,優秀的農業技術推廣,還可以促進當前現代化社會發展,對我國未來農業與農業種植工作帶來基礎保障。
2、有利于調整社會產業結構
當前社會背景之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于生活的要求也不僅僅局限在溫飽階段。當前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實施了生態化農業發展,并拓展了農產品產業化的轉變,構建成了農產品深加工一條龍服務,保障了農產品的質量,滿足了人們新鮮農產品的需求。弄多農村地區紛紛開展了獨特的產業結構,在加工之后將農作物銷售到各個地區,塑造了獨特的品牌,拓展了農產品生產銷售規模。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保障農產品質量,而且還可以杜絕中間商賺差價,為消費者贏取了更多利益空間,真正實現了產業化結構升級調整。
三、貫徹農業推廣的主要途徑
1、新品種的推廣
在農業推廣工作中,新品種的推廣可以改變農業種植業的產品結構,及時淘汰劣質農作物品種,推動農作物產品的多元化發展,從而滿足市場消費者的多層次需求。在新品種的推廣中應合理確定主要推廣品種,結合農業種植業的特色發展需求,加強特色優質品種的推廣。比如在水稻新品種推廣方面,某地水稻新品種主要包括桂育系列桂育8號、野香優系列野香優莉絲、野香優絲苗、豐田優系列豐田伏泰香占、又香優系列又香優絲苗;在玉米新品種方面,主要包括桂單166、綠海系列綠海733、正大系列正大808、809、迪卡系列迪卡009、011等;還有甘蔗新品種的推廣,包括桂糖03-2287品種、桂糖29號、32號、桂糖02-1156、桂輻98-296、桂糖07-994品種等。這些新品種不僅適應于當地種植條件,而且在產品性狀、培育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有利于增加產量、提高農業種植業收入。目前新品種的推廣已經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相關產業領域也非常關注于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
2、切實轉變農民的觀念
農業推廣作為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服務的機構由來已久,但農業推廣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多年來,大部分農民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經驗在種植生產,科技也并沒有為農民提供更多的支持。當然,這與我國農業生產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與農民的觀念有一定的關系。長期以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意識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家庭承包責任制雖然發揮了農民的單干的積極性,但對農民接受科學技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隨著國家出臺惠農政策,提出以科技為農業服務的理念,用科學技術來指導農民的生產,農民開始重視農業推廣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為此,鄉鎮領導要把農業推廣技術當成一項重要的事務來抓,從轉變農民的觀念開始,加大對農業推廣的宣傳力度,對更多的農民普及農業科技知識,提升農民的個人素養;并聘請一些農業技術專家定期開展農業技術講座,對農民的生產、種植進行科學指導,把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教給農民,切實解決農民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使廣大的農民更加的依賴農業推廣技術,從而自覺在生產中運用農業種植技術,為提高和振興鄉村經濟創造條件。
例如,在除草劑剛出現時,有很多農民持觀望的態度,不太相信除草劑的性能;還有一部分農民仍沿用傳統的人工除草方式,費時、費力還效果不好。這時候,農業推廣技術人員上門為農民講解除草劑的知識及其除草原理,使人們對科學除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逐漸地越來越多的農民用上了除草劑,有利地推動了農業種植的發展和進步。
3、加大農業生產的基礎建設
在農業推廣的過程中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業生產的基礎建設。農業推廣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方面效果顯著。隨著農業推廣的運行,政府對農業的補貼力度也越來越大,對于政府的補貼要落到實處。在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者是農村科技示范戶,鼓勵一部分農民走在前面,利用農業推廣技術的優勢來促進農業的發展。這些專業的農業組織利用科學技術來指導生產,實行機械化的耕作模式,將農村多余的勞動力解放出來去從事其他的服務,以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為農民增收提供可能。
4、強化農技推廣宣傳力度
對農業生產技術進行有效推廣,對于經濟效益的提升,促進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必須要讓農民了解農業推廣的重要性,同時配合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員造成新技術的推廣宣傳,讓更多的勞動人民轉變傳統落后的種植思想。與此同時在農業推廣期間,加強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便于拓寬傳播渠道,提升推廣效果??梢酝ㄟ^地方的廣播電視臺,或者地方的公眾號、門戶網站等進行農業知識的宣傳,在線下也可以舉報座談會或宣傳講座等,走到群眾中去,落實農業推廣,提高農民的認知度。
結語
新時期,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使得先進的農業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并對農業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農技推廣對于提升農業種植業的產量和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相關部門和農民要認識到農技的作用和地位,認識到農技推廣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強化農技推廣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立榮.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分析[J].吉林農業:上半月,2018,(11):53.
[2]劉園子.創新農技推廣方式促進農業產業發展[J].江西農業,2019,(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