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琦
摘要:本文在舞蹈作品排練過程的實踐基礎上,在提高教師與學生對作品的認知,創新訓練教學方法,提高排練效率,增強作品藝術性表達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具體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關鍵詞是舞蹈;作品排練;實踐應用
作品排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也是一個培養學生之間學會相互溝通、相互配合、相互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的過程。群舞藝術的魅力一部分體現在排練的過程中,它對每一位學生的向心力、表現力、凝聚力和藝術感受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群舞排練的效率,不但要對單一學生動作細致性和節奏準確度提出較高要求,更要求隊形變化的整齊和協調一致,是一個集體綜合性的體現和整體要求,是共同展示藝術魅力的追求。所以要提升作品排練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門綜合學問。
一、教師分析作品并分解動作,提高學生對作品的認識。
在排練作品時,首先要求教師對舞蹈作品進行透徹的分析,提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思考,透過對單一的舞蹈動作的分析,體會出導演對整個舞蹈結構的設計;其次從結構上進行理解和思考,以引導學生通過動作對音樂的感悟分析出如何通過動作與音樂的結合來共同表現作品主題。從對音樂的縱向分析,到對動作的橫向分析,可以提高對舞蹈作品的藝術鑒賞力,以及對舞蹈作品定位的準確判斷,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排練,來完成一個優秀舞蹈藝術作品,表現出其魅力和藝術價值。
一是分段落解析作品主題。明確作品的主題是排練的基礎,首先排練者必須對作品內涵的定位和表達的主題有透徹的理解,是表達環保主義還是表達民風民情,是表達人文關懷還是歷史重大事件等等。在作品中,不論節奏如何變化、情緒如何跌宕起伏、動作如何收放自如,都為了表達一個主題或烘托一個思想,排練者要清晰的識別出每一段每一節的情感脈絡,實現對主題思想的準確把握,在此基礎上向學生進行充分透徹的作品解析,講清講透每一段每一節的表達方式、體現的目的、節奏的變化和導演的意圖。
二是結合主題分解動作。將主題動作提煉出來,結合主題分析動作的來源以及寓意,進行分解訓練。例如可以要求學生放慢三倍分解動作,從手、腳的位置到眼神的方向,配合音樂和情緒來清晰的表達出動作延伸的整體路線和情感變化過程。舞蹈動作的細化慢化訓練對于群舞排練來說是很好的方法,如果教師在每一個細節上不能做到深思熟慮,則無法實現整體學習效果的完美體現,這是群舞排練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另外,在排練過程中,要避免演員從頭到尾的重復訓練,但一定要對重點分節進行分段鞏固重復訓練。
二、創新訓練方法,提高排練效率。
在群舞排練中,對一些接受能力強、節奏感好和領悟意識突出的優秀學生,教師要充分發揮其領頭羊作用。領頭羊是學生中產生的,也是表演者的一員,充分利用其示范表率作用可以在融洽訓練氛圍之中,迅速提高其他學生的對標欲望,進行有益的對比模仿與交流切磋,從而提高群舞排練的效率和整體表演水平。
一是發揮好領頭羊的組織功能。領頭羊不僅要有好的專業能力,更要有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要有犧牲自我和奉獻精神。教師要從心理和思想上培養這種精神,并鼓勵其發揚這種精神,在排練教學過程中以點帶面,來傳遞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實現個體與集體的高度統一。
二是發揮好領頭羊的核心和紐帶作用。領頭羊是排練教師與其他演員之間的橋梁,同時又是演員中的一個支點和一個紐帶,因此排練教師要對其有充分的信任,使其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充分發揮在群舞排練中的核心力量,成為隊伍中的主心骨,來引領其他演員共同完成作品呈現,以最大的力度和最佳的表現表達出舞蹈作品的藝術情感,展現出作品的美學價值。
三是豐富教學場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青春活力。要豐富教學環境和應用場景的多樣化,使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進一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們的青春活力和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草原的舞蹈作品時,可以帶學生去戶外草地上練一練,閉眼感受大自然和青草地的清香,體會一下回歸茫茫草原的豪邁與悠長;在學習江南水鄉的舞蹈作品時,可以帶領學生去溪水河邊跳一跳,聆聽潺潺的流水聲和淡淡的花香,感受一下融入細雨江南的恬靜與溫軟。在真實的意境中,領略不一樣的心境,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增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情感,也能提高班級凝聚力,最終對課堂教學產生有益影響。
三、啟發學生走進角色,增強演員表演欲望。
當前,在許多作品排練課中,經常出現只學會了動作,卻缺
少了靈魂。雖然完成了作品,但僅僅是干枯的動作堆砌,沒有對作品進行充分的情感和藝術表達。久而久之,學生也會認為舞蹈就是學習動作,降低了舞蹈藝術的審美價值。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分析作品主題動作的同時,還應該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內心情感。例如將作品當成一個故事來講,讓學生感受到作品里人物的鮮明性格,進而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甚至把自己當成作品中的人物,體會其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和波折的人生經歷,體會人物真實的情感流露,最終通過肢體語言進行完美呈現。要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啟發學生走進角色,把握作品的內涵,主動理解和感受作品編導想要表達的目的和意義,從而理解教師的意圖和作品排練課程的目的,增強其舞蹈表演能力。
綜上所述,舞蹈作品排練既包括動作層面的基本訓練,也包括音樂節奏的把握和藝術情感的感悟與表達,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課題,我們不能僅以學習舞蹈動作為目的,把它當作是一個動作與音樂的結合,而應該站在領悟舞蹈藝術的高度,實現多重性高度協調,體現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對于舞蹈教師而言,群舞排練是智慧與技術的考驗,是對排練者思想、心理、身體的全方位要求。要提高群舞排練的效果,不僅要在技術上、動作上嚴格把控、嚴格訓練,更要綜合多層次的知識,結合多方位的思考,全面理解和把握作品整體,這樣才能更好的啟發引導學生理解作品、表現作品,才順利的指導學生完成舞蹈作品,呈現舞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