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博文

摘 要:存單質押是指將銀行簽發的定期存儲單作為質押依據,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的擔保形式。在實踐中,存單質押的實現存在諸多風險,主要風險在于質押設立是否有效及質押權的實現方式,這與債權人的利益有密切關系。因此,要做好存單質押的風險防范,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關鍵詞:存單質押;風險防范;利益保護
一、引言
存單質押是一種債券債務擔保形式,常用于銀行貸款與民事借貸中,作為抵押證據。銀行貸款存單質押風險只存在于銀行一方,而民事借貸存單質押沒有相關法律約束,在實踐中常會出現質押設立不成功的問題,最終導致債權人利益受損。因此,要做好存單質押的風險防范,保護債權人利益,實現經濟快速發展[1]。
二、存單質押方式
存單是自然人辦理存款及取款的信用憑證。對權利人而言,其是一種財產證明。權利人去銀行、金融機構、儲蓄機構出具相應存單,就能獲得存單上所載金額的權利。權利人提出請求后,債務人必須履行相應義務。債務人應根據存單上所示金額無條件支付權利人全部本金加利息。如果在兌換過程中,債務人對存單有效性、真實性存在疑問,需提供有效的證據證明。在調查中確實發現存單是偽造的,需要行政、司法機關介入,對賬戶進行查封、凍結。因此,存單對于權利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銀行借款、民事借貸中要確保存單的真實性,確保存單質押有效執行。
存單質押方式有以下兩種。(1)將自己或他人的定期存款作為質押,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資金。把定期存款作為抵押工具,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資金。向貸款金融機構出具定期存款時,金融機構有權核實存單的真實性,在確定存單無誤后,再通知存單上顯示的存款銀行辦理資金凍結,完成登記止付手續,俗稱“核押”[2]。最后,金融機構與貸款人簽訂質押貸款合同,并將存單留于金融機構保管,防止貸款人在歸還全部貸款及利息之前將存單上的金錢取出。(2)存單質押可發生在自然人與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法人、其他經濟組織之間;法人與其他經濟組織之間。債務人將自己或他人的存單作為抵押依據,將存單質押給第三方。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存單,是為了向債權人擔保自己的履約能力,表示自己在借款之后,有經濟償還能力。債務人將存單質押給債權人,在未完成還本付息之前,存單歸債權人所有。存單期限到期后,債務人應履行還款義務,如債務人不能在約定期限內履行債務,債權人有權利支配存單上的款項。
三、存單質押風險
存單質押的風險在于質押設立能否生效和質押權實現方式。在實際存單質押的過程中,兩種質押方式在設立生效方面和質押實現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本文針對銀行貸款存單質押與民事借貸存單質押分別進行闡述。
(一)銀行貸款存單質押
指的是貸款人向銀行出具存單,獲得貸款資金。在銀行貸款存單質押中,存在的風險主要在于存單本身的正式性、合法性、瑕疵性,在銀行確定貸款人出具的存單具有效用后,要立即通知存單銀行辦理登記止付手續[3]。在辦理貸款業務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最終都會對銀行產生不利影響。例如,貸款人在進行存單質押貸款的過程中使用偽造、變造存單,而銀行工作人員在核驗存單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發現存單問題,就給貸款人發放貸款,貸款在約定的時間內到了還款期限,貸款人無法償還貸款,并且銀行系統未檢測出這項業務,就會導致銀行不能實現質權,進而導致存單設立失效。又如,存單確實是真實、有效的,但銀行工作人員未及時通知存單銀行辦理登記止付手續,雖然存單歸銀行保存,但貸款人仍可向銀行辦理掛失手續,提走質押存單。這兩種銀行貸款的存單質押都是無效的,最終導致銀行一方受到影響。故銀行工作人員在辦理貸款存單質押的過程中,要仔細檢查存單的真實性,并通知銀行做好登記止付工作,確保存單質押的有效性、減少風險。
(二)民事借貸存單質押
民事借貸存單質押存在于自然人、法人、其他經濟組織之間,通過資金借貸關系形成“權利質押”,主要風險有:(1)存單本身具有瑕疵,債務人偽造、虛開、變造存單,或者存單真實有效,但不歸債務人所有。(2)債務人將真實存單交付于債權人,但債務人在借款期間去銀行做存單掛失,將存單上的金錢取出,對債務人形成欺騙。因此,在進行存單質押的過程中,債權人要及時通知存單銀行,防止此現象出現[4]。
四、存單質押中債權人的利益保護
為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可從兩方面考慮:(1)認定存單設立有效,在法律層面保護債權人利益;(2)確保存單不歸債務人所有,債權人掌握存單行使權,確保擔保債權生效。
(一)存單質押效力認定
在存單質押的過程中,要簽署質押合同、完成存單質押權的轉移,需特別注意質押合同與質押權的區別。質押合同是在當事人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存單合法、真實意思表達的情況下簽署的,這樣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在簽署合同之后,并不代表存單質押權的轉移,質押權的轉移在權利憑證設立后[5]。若交易雙方未訂立書面合同,在交易中有旁觀者可以作證,質權也具有有效性。只要債務人出具給債權人的存單是真實有效的,就認定存單質押設立有效。在交易過程中,債權人需特別注意一點:債務人將存單出質時,簽訂的質押合同生效,但是,質押權應從債權人實際占有時生效。這種方式不僅加強了對債務人的監管、督促債務人有效移交存單,還通過法律文書保護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對債務人進行法律約束,避免其在交易過程中給債權人造成較大損失。
(二)存單質權實現保障
在向銀行貸款進行存單質押時,《個人定期存單質押貸款方法》中明確規定了質押合同及質權實現方式,為保證貸款人在借款期限內履行還款義務,其在貸款比例、利息率上作了限定,確保在還款期限內借款本息不超過存單金額。并且銀行還明確規定了貸款人的各項責任與義務,貸款人在辦理過程中需向銀行出具存單密碼、辦理登記止付手續等[6]。在民事借貸單據質押中,經常出現債權人與債務人只是簽訂了質押合同,而未將存單所有權轉移給債權人,債務人還享有存單使用權的情況。雖然債務人與債權人簽訂了質押合同,并將存單交到債權人手中,但債務人能夠在借款期間去銀行辦理掛失,將存單中的金額取走,這加大了債權人的風險。唯一能阻止此現象的辦法就是開具存款證明。存款證明指存款人將錢存入銀行后,可在特定期限內凍結存單上的金額,期滿后,存款人向銀行出具存款證明,解凍存單上的金額。但這種存款證明不同于存單,一旦丟失,不能進行掛失。因此,在進行民事借貸單據質押時,只要確保存款證明時間晚于質押合同時間,債權人的利益就能得到保證。
五、結語
存單質押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的擔保形式,無論是在銀行貸款存單質押中,還是在民事借貸存單質押中,都存在較多問題。在實際交易過程中,雙方應簽訂質押合同,完成質權轉移,保證質押有效設立,質權歸債權人所有,以充分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參考文獻
[1]李珂麗.存單質押的風險防范及債權人的利益保護[J].法學論壇,2009,24(6):92-97.
[2]田志毅,馬千里.從保護債權人利益角度淺談保證風險防范[J].鐵路采購與物流,2008,3(11):41-42.
[3]韓仁哲.存貨質押融資的法律風險點及防范措施[J].財政研究,2015(6):95-97.
[4]馬發明.存單質押貸款的風險與防范[J].銀行與經濟,2003(1):56.
[5]李寶霞.淺析存單質押貸款風險防范[J].時代金融,2012(11):33.
[6]楊吉勛,徐友梅.存單質押貸款的風險防范[J].貴州農村金融,199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