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紅
摘 要:教學活動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要想確保教學活動發揮出預期的效果,就需要樹立精細化設計的意識。對于小學英語課堂而言,新課改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成為焦點,此時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自然也需要進入到更加理想的設計狀態,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去進行教學設計行為的反思。本文結合自身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經驗,探討實際設計思想和技巧,希望可以引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工作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小學英語課堂必須要充滿教育意義的,師生交互頻繁的,學生充分參與的高效化課堂,而這需要小學英語教師有著比較強的課堂教學設計素質,否則就不利于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正確看待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并且懂得去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繼而不斷改善,引導課堂朝著更加高效化的方向發展。
1 注重教學活動趣味性的提升
對于三四年級學生而言,接觸英語教育的時間不是很長,語言學習基礎比較薄弱,語言交互能力有限,此時就需要在教學活動設計的時候盡可能的去迎合他們的興趣,這對于漸漸培育小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引導小學英語課堂高效化發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準則。在教學活動趣味性提升的過程中,教師要懂得將游戲元素,競賽元素,對話元素,表演元素滲透其中,使得課堂形式朝著更加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比如以小學三年級上冊英語第三模塊Unit1 point to? the? ?door教學為例,教師選擇以游戲教學法的方式來開展課程,在引導小學生初步了解文章中的內容之后,然后與學生開展游戲:一個學生站起來發出指令,指向門或者窗戶或者黑板,然后要求下一個學生按照指令做出對應的動作,并做出回復:point to the door、point to the window、point to the blackboard。這樣的小游戲,可以使得整個班級的學生處于輪流語言表達的狀態,課堂的氛圍會朝著更加熱烈的方向發展。在游戲的過程中,如果出現錯誤,大家可以友善的進行指導和改正,使得小學生扮演小先生的角色。在此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去聆聽對應的歌曲,然后引導學生在歌唱的時候,做出對應的動作,實現歌唱與動作之間的協調融合,這對于實現實際小學英語活動趣味性提升而言,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說,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應該懂得去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由此實現教學模式的優化選擇。
2 不斷增強教學活動的交互性
在實現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秉持交互性的原則,此時可以嘗試將小組合作探究模式滲透其中,這可以營造更加交互性的學習氛圍和環境,繼而更加順利的達成英語教學目標。對于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者而言,要懂得在此方面去進行優化。比如在小學三年級下冊英語模塊二Unit1 They are monkeys學習的時候,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活動的交互性,采取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設定對應的情境,我們在動物園會看到很多的動物,下面我會展現出很多動物,然后我會詢問大家你們認識這些動物嗎?大家所在小組進行交談和溝通之后,可以進行搶答,搶答正確一個計一分,由此不斷循環下去,看看最后哪個小組可以獲得勝利。在此過程中,教師會展現很多動物的圖片,甚至有對應的叫聲,這樣可以構建更加生動的意境,學生小組在看到圖片和聽到聲音之后迅速反饋,然后講述對應的單詞:tigers、lions、elephants、monkeys和pandas。最終看看哪個小組獲勝,對于該小組進行表揚。很明顯,在上述案例中,組員與組員之間的交互是十分頻繁的,師生問答之間的交互也達到了理想的狀態,不同小組也可以針對于對應的動物發表自己的意見,繼而使得整個課堂的交互質量處于高水平的狀態,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去反思的。
3 堅持教學活動推動中的調整
很多時候教師已然設定了對應的教學計劃,本以為實際課堂中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但是在學生反饋之后發現原本認為的知識難點和重點并不是很精確,或者在與學生交互的過程中,發現出現了新的知識漏洞,此時很多教師習慣性的依照自己的劇本來進行,很明顯是違背新課改精神的。此時應該充分發揮能動意識,進行教學活動的優化調整。比如在第二模塊Unit1 she is reading a book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原本的教學設計是展現各種靜態圖片,然后要求學生反饋對應的現在動作,然后實現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的鍛煉。但是在正準備切入的時候,有學生跟他的同桌竟然開始自我表演了,一個人假裝在看書,然后另外一個學生說出了對應的句子,此時我頓時感覺到這種能動性的交互,可以獲得更加好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有著娛樂性還可以使得這種課堂氛圍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展。于是當時就放棄了使用圖片來交互的模式,轉而以學生更加喜歡的模式來進行,事實證明這樣的調整不但并沒有使得后續的教學出現混亂,反而展現出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4 結語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必須要尊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規律,了解他們的興趣和生活,甚至在教學設計的時候聽取他們的意見,這樣將學生主體意識,主體經驗慢慢滲透進去,就可以營造出更加理想的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氛圍。當然,要想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小學英語教師不斷的實現教學行為的自我反思,不斷進取,由此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境界。
參考文獻:
[1] 賈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9(11):71.
[2] 王皓.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108.
[3] 常愛珍.試析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17):27-28.
[4] 溫馨.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J].才智,2018(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