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軍
摘 要: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聽、看、想、說入手,養成獨立思考,學會自我評價。突破教學難點要分散難點、利用教具、加強練習。
關鍵詞:學習;習慣;培養;教學;難點;突破
我們在教學中,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運用知識和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并且教師要突破難點。
1 教學生會聽課,養成積極動腦的習慣
在教學中學會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聽課的習慣,教會學生四會:會聽、會看、會想、會說。
會聽,就是認真聽講,領會教學內容。
會看,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要少講或不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提供觀察材料,教師的板書、演示等要準確、鮮明,能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練習中要多設計一些旨在訓練能力的題目。例如教完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義務教材五年制課本第八冊)這一內容后,教師可以出示幾組不同的圖形,讓學生區分是什么圖形,并說明理由。讓學生通過比較,做出正確的判斷,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
會想,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會想,首先要肯想,教師要促進學生動腦子,要求學生只要教師一提出問題,人人都要趕快思考,準備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評價,稱贊說的好的,鼓勵敢說而說不好的,想方設法引導從來不發言的學生開口,因為只有發言才能開動腦筋。
會說,聽、看、想、說這四點,要通過“說”這一點來突破,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說就得去想。課堂上抓住要學生盡量多說這一環節,就能促進學生多想;要會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認真聽,細心看。抓了會說,就能促進其他三會。因此要十分重視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2 教會學生會思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思考的方法是在思考中學來的,單憑“聽講”是聽不來的。一定要靠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來領悟。只有學生不斷嘗到思考的樂趣,才能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1)激發思考的欲望,明確思考的目標。例如在教學能被2、5和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是和學生來做一個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去思考的。游戲是這樣的,讓學生隨便說出一個數,我不用除法計算,馬上知道它能被2還是被5或3整除,還是能同時被2和3、3和5、2和5整除,同學們聽了,馬上一個個地說出一個數來,我把這些數一一寫在黑板上,一個個加以判斷。然后我又要求他們往大的數說,多大的也能判斷。于是一個學生說說出了一個5位數,我只看了一眼,馬上說出他能被幾整除。這時同學們對老師真的是佩服極了。但也有不相信的,馬上拿作業本進行除法計算,結果和老師的結果一樣。于是他們就進行了思考,為什么一些數能被2、5或3整除呢?他們有什么特征?經過學生的思考,老師稍加指點,學生就懂得了能被2、5和3整除的數的特征,找出了規律。
(2)要留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教師每提出一個問題,需要給學生留下4、5分鐘的獨立思考、試算練習的時間。讓學生有所發現,產生了“說想法”的欲望。
總之,學習習慣只能在學習中形成和發展。那么,如何突破教學難點呢?
2.1 早設鋪墊,分散難點
數學知識是螺旋式上升的,現在所學的知識,既是舊知識的繼續,又是以后學習的基礎。為了更好地將難點分散開,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教師應提早鋪設。例如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讓學生理解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的乘積,這是教學中的難點。在學習分解質因數之后,我這樣啟發學生:你能看著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的式子(30=2×3×5),來找它的全部的約數嗎?學生帶著較強的好奇心去思考并發現:一個合數的每個質因數,是每兩個質因數的乘積,三個質因數的乘積再加上1,就是這個合數的全部約數。再用同樣的方法找出42的約數。老師接著問:42、30的公有約數有哪些?揭示公約數最大公約數概念之后,再讓學生看這兩個合數分解質因數的式子來找兩數的公約數得出,1是42、30的公約數;公有質因數的乘積6也是30、42的公約數,并且是最大公約數。所以得出結論,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的乘積。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就是短除式中的所有除數。這樣學生不僅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這一難點,而且靈活地與前面的知識聯系起來。
2.2 利用直觀和實際操作突破難點
直觀形象的東西,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好奇,是激發他們探索學習的內驅力。實際操作不僅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感覺充分,而且更易形成表象,并進行抽象概括。分數的意義是概念中較抽象,較難理解的。要在直觀演示,感性材料充足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由具體到抽象的去總結。教學時,首先通過實例說明分數的產生,并通過實物圖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讓學生真正的理解“1”的含義,知道任何一個東西,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就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來表示。這樣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水到渠成。對分數單位的理解,還得回到實物圖形中去。
3 通過練習,理解、鞏固難點
練習,每堂課都有,且占有較大的比例,通過練習學生才能進一步理解,鞏固重點、難點知識,完成由知識的接受到能力的升華,列方程解應用題,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但有的題用方程解并不簡便。為此我設計了與8個例題相對應的8道順向思維的應用題,提醒學生,用你認為最簡便的方法去做,然后集體討論,此刻告訴學生,什么是逆向的題,用方程式解更方便,學生列方程法解較好;什么是順向的題,用算術法解更方便。這樣,學生對列方程解應用題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