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舒揚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科技水平也日益提高。與此同時,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企業面臨著被新時代淘汰的危機,也處于企業管理改革創新的重要時期。企業要想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認識到管理創新對企業的意義,從而實施管理創新戰略,具體展開各種創新工作。
關鍵詞:新時期;企業管理;創新
1.新時期下企業管理的發展變化
新時期的到來,給大中小型的企業管理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沖擊[3],這既是企業的管理危機也是企業的發展機遇。企業管理的發展變化根據新時期的時代特點,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傳統管理體制與先進管理理念的矛盾沖突,二是知識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我國受先前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部分企業至今仍舊奉行著傳統的管理機制,但守舊的管理理念在知識經濟的新局面下勢必不能與新時代融合,這就是傳統管理體制與先進管理理念的矛盾沖突。例如依靠廉價勞動力獲取利潤的企業,面對如今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鏈逐漸機械化的困局,堅持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不但不能為企業整體發展提供動力,甚至會成為企業成長的絆腳石。
市場經濟發展以來,企業資本是市場競爭的立足點,但進入新時期后,知識創新在市場競爭中的分量大幅度增長。創新成為了決定企業是否可以長期發展,在產業發展中保持足夠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只有不斷改革創新企業管理,才能促使企業產品中的科技水平不斷升級,在企業營銷中獲取更高的規模利潤;才能提高企業整體創新能力,保持企業活力;才能抓住新時期沖擊帶來的機遇,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2.新時期企業管理創新的意義
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企業永葆活力的甘泉。在新時期下,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一個企業要想走在新時代的前列,在知識經濟主導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就一刻不能停止創新思維的發散。張瑞敏曾說,企業一旦站立到創新的浪尖上,維持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要持續創新。企業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組織中心,就必須全力實施創新規劃,以適應新時期下企業管理的發展變化,從而加快企業持續發展的步伐。新時期企業管理創新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企業管理創新促進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發展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精神財富的總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1]企業管理是基于員工發展之上,因此企業管理的創新必須高度重視員工創新思維的發展,而企業文化的創新優勢正是衡量員工創新思維的標準。
在新時期知識經濟的潮流下,知識型人才管理必然是企業管理的重點,企業注重圍繞“創新”的人力管理模式,勢必促進企業內部以“創新”為工作重點的企業文化氛圍。在這樣的文化氛圍渲染下,創新思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員工的價值觀,進而使傳統的企業文化開始轉變為創新型企業文化。
(2)企業管理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
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賺取利潤,所以企業競爭力最明顯的表現形式就是企業的效益。而企業管理創新的直接目標就是將企業的各種資源實現最大限度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以最少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拓展企業營銷的利潤空間,實現高效益的管理運作模式。企業只有積極創新自身管理結構、管理方式及管理目標等方面,才能符合市場經濟的趨向和要求,才能贏得市場地位和客戶資源,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
(3)企業管理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管理轉型升級的基礎,更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新時期的市場經濟圍繞創新知識發展,部分企業為適應經濟發展的持續變化,選擇向知識密集型企業轉變。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管理模式多傳統守舊,以勞動力為核心的發展理念脫離新時期企業發展方向。企業大力推行并著力實施企業管理創新不僅有利于企業管理理念的現代化,也有利于企業管理工作的精準化,針對企業管理現存的弊端進行改革創新,全面升級企業管理工作,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動力因素。
3.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和問題分析
改革開放至今,隨著全球化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逐漸與國際接軌,對企業管理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從目前看來,我國很多企業依舊受傳統管理體制和計劃經濟的影響,企業管理創新意識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與國際企業存在較大的差距。現下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問題主要為以下三點:
(1)缺乏對企業管理創新的足夠重視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初期,由于企業長期運行傳統管理組織機制,企業管理的改革創新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束縛。突出表現就是企業內部管理觀念守舊,忽視管理創新在企業整體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缺乏管理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企業高層領導不僅缺乏自身對管理創新的足夠認識,同時忽視了對員工創新思維的激勵機制,只一味強調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其能為企業帶來的效益程度,造成了整個企業創新能力低下。[2]例如,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對員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要求較低,間接阻礙了創新型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2)企業管理機制單一
我國企業大多采用直線職能制的管理機制,以直線為管理機制的運行基礎,層層遞減地對下級進行管理組織工作。但這種管理機制只使用于產品單一和決策信息較少的企業組織,組織結構簡單,對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和橫向交叉聯系問題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導致企業管理的適應性較低,管理部門間容易產生矛盾。企業管理創新基本上是由特定管理部門全權負責,擁有參與企業管理創新環節資格的員工也局限于企業的中高層管理階層,并沒有動員到組織內部的每一個成員,因而在落實企業管理創新到組織內部時會出現不均衡的現象,創新戰略實施過程具有片面性。
(3)盲目吸收國外管理經驗
進入新時期以來,企業管理階層在全球化的思潮下,注重對國外先進管理成果的模仿學習,主動吸收優秀管理機制中的管理理念和技術經驗等,其中不乏許多成功案例,比如無錫小天鵝的“末日危機”管理理念。但同時也有一些盲目效仿國外企業的問題。我國企業和國外企業的生存環境必然存在著不少的差異,無論是國家政策的扶持還是社會制度的制約,都對各國企業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忽視企業的實際情況是當下企業學習先進經驗的普遍問題。從眾心理是創新的最大敵人,盲目照搬西方管理經驗,過度強調模仿而不會從中學習創新思維只會放大企業管理的弊端,最終導致企業整體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出現產業萎縮的局面。
4.企業管理創新問題的對策分析
(1)更新對企業管理創新的認識
更新對企業管理創新的認識,給予其足夠的重視,首先是企業管理階層必須為基層員工樹立學習的榜樣。提高自身企業管理的創新意識,對市場經濟建立充分且清晰的全面認識,結合實際情況,適時轉變傳統管理管理,有選擇性地學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將先進的創新思維應用于企業管理的改革創新過程中,領導組織單位形成以“知識創新”為重點的企業文化。
其次是改革創新企業內部基層人員的激勵機制,在管理人員擁有足夠創新能力的前提下,大力鼓勵員工直接參與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創新的戰略中,確保內部成員從上到下無一是旁觀者,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為企業管理創新積極發表自己的創造性建議,從而加快企業管理改革創新的進程。
(2)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創新能力
雖然組織成員都應加入企業管理創新的過程中,但由于企業各部門的職能分工和工作能力限制,企業的管理人員仍然是企業管理創新的主力軍,同時也是創新型企業文化的領導人群。這就決定著企業管理人員創新能力的舉足輕重,如果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都缺乏足夠的創新能力,那么就意味著企業改革創新失去了領頭羊,如何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創新能力理應成為企業的關注問題。
從企業選拔與培訓管理人員的角度來看,在選拔管理人員時就應將個人的創新素質作為選拔標準,對應聘者的創新能力提出具體要求,篩選出具備足夠創新能力的人才。管理人員到崗工作后,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其后期的能力培訓。定期開展培訓活動,聘請專業人士講授管理創新的相關知識,促使管理人員在原有創新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3)推動企業管理機制的創新
根據上述目前企業管理創新的問題,管理機制尚處于不完善的階段,企業能否推動企業管理機制創新的關鍵是促進管理組織的多元化,擺脫單一管理機制,應對企業內部管理橫向交叉的復雜問題。科學規范的企業管理機制不僅對企業管理有合理完善的規劃,也對企業產品生產和研究有著助推作用。企業在選擇和設計自身管理組織結構時,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吸收其優秀管理技術,在典型的組織結構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繼承傳統企業管理機制的優點,同時以創新策略去除其中的糟粕,從而做到企業管理機制的更新換代。
企業在進行管理機制創新時必須注重其管理方向,樹立正確、科學、合理的目標是指引企業管理機制創新的導向,也是把握企業發展全局的重要舉措。一個正確的創新目標可以引導企業內部成員工作方向一致,組織團結一致,而非一盤散沙,符合企業創新理念的要求,從而保障員工工作效率的提高,準確落實管理機制的創新工作。
5.總結
總的來說,結合新時期的時代背景,經濟全球化不再是“未來趨向”,而是我們每個人所處的境地。如何在全球化潮流中站穩腳跟,企業管理創新是其必要途徑。全力推動企業管理創新是當下每個企業都必須實現的基本目標,只有實現企業管理改革創新的目標,方能正確應對新時期帶來的挑戰,從中學習創新思維并取得根本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倪春閣,倪銳.重視“企業文化創新”[J].國企,2013(F01):76-77.
[2]邵澤利.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和措施[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08):36.
[3]史芳源.新時期下的企業管理及其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商論,2018,No.755(1 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