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英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外來學科,加上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一種外來學科,對語言必須要有“可理解性輸入”,因為只有學生對英語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把英語知識的輸入轉為自身的東西,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基于此,本文針對“以讀促寫之初中英語讀寫課的實踐”進行反思和論述。
關鍵詞:以讀促寫;初中英語;讀寫課;實踐反思
一、簡述“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
對中學生來說,學習英語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了一段時間的英語。在中學階段,為了能夠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必須要清楚的知道: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和培養英語閱讀能力是相輔相成的[1]。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英語閱讀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輸入英語知識信息,同時為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鼓勵中學生更有技巧的學習英語,為后期更深層次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以外研版的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ModuIe 4 Life in the future”教學內容為例。“Unit 1 Everyone will study at home”是一個主要講解一般將來時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對“will”的知識點認真講解,根據課本教材中的對話是教學。隨后引出與該單元話題密切相關的閱讀文章,有效合理的利用課文與課外的相關知識資源,鼓勵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將英語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重點掌握“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等句型,在此基礎上做到“以讀促寫”。也就是說,在英語課堂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根據課本教材中的知識點與課外與之相關的文章結合起來,積極引導中學生將課本教材內容作為有用的英語學習資源,立足于閱讀的寫作框架,這樣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證英語中的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保證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毋庸置疑,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以讀促寫,因為讀能保證學生會寫,而寫又是對讀的檢驗,能夠有效掌握學生對于讀過的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初中英語讀寫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和閱讀能力,以此來確保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讀寫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英語讀寫課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各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英語,在不斷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寫作能力,為后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英語教材的相關描述與分析
以外研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的Unit 2“Exrerience”為例。這單元的教材中有幾篇關于經驗的閱讀文章,不難發現這些文章都是圍繞中心觀點展開的,而且閱讀結果是由易到難:第一篇是有主題句和支撐句共同構成的,第二篇則是有不同的句子來表達一個含義的主題句,在加上支撐句共同構成,雖然文章篇幅短了,但是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師要利用文章結構的不同,針對性的引導中學生在閱讀課本教材的時候,學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對經驗方面的知識試著寫作,這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在閱讀中掌握一些閱讀技能。
三、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讀寫課的教學實踐
為了能夠更大程度上提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使教師能夠更好的完成英語讀寫課的教學任務,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將課堂劃分階段,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習來提高寫作能力[2]。結合經驗,我認為教師可以將讀寫課堂劃分為三個階段進行教學。
第一個階段:閱讀教材,引導中學生從讀到說。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英語讀寫課教學中,首要工作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明確閱讀話題,對文章中出現的重點詞匯進行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組織學生學會分析文章中出現的新單詞,根據文章意思去猜測詞意。另外,教師要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與詞意相關的圖片來導入話題學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使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讀寫課教學中,融入到英語閱讀的學習主題上去。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向學生講解新單詞的詞意,這對學生學習、運用正確的英語詞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二個階段:組織學生對教材中對經驗進行閱讀。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對文章中的主題句有初步的認識。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The frightened birds are frightened to see the jungle”,是“驚弓的鳥兒看到叢林都膽戰心驚”的意思,中學生對鳥有一定的興趣,同時會提出疑問:為什么會這樣呢?學生就會結合課文教材內容,知道這是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Exrerience”相關內容的講解,就能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三階段:引導學生構建寫作框架。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構建英語寫作框架,整合歸納寫作方法。在英語讀寫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第一篇文章的時候,學會尋找文章結構,以此讓學生學會梳理文章脈絡,在閱讀第二篇短文章奠定基礎。通過兩篇文章的閱讀,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就能夠逐步掌握寫作框架。這個環節的設計能夠促進學生學會尋找文章中的論據,逐步從閱讀階段過渡到寫作框架的構建,在更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文章的寫作結構[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讀寫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讀促寫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英語文章的時候培養對英語文章的感知能力,了解英語文章的結構,并學會整合、歸納,為學生寫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素君.以讀促寫之初中英語讀寫課的實踐反思[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 (7):290-291.
[2]倪愛玲.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以讀促寫”模式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7.
[3]吳晟.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聽說寫技能的培養[J].文存閱刊,2018 (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