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培養、政治素養提升的課程,具有較強的記憶性和理解性的特點,對于學生的精神層面上的教育有著重要意義。但是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學資源的利用卻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是主要圍繞著有關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利用的思考進行的論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教育資源
今年來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目前的實際教學資源存在許多著問題,導致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受到了影響,從而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候,缺乏實踐操作的機會。而高職院校的學生一直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所以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就是要求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資源的利用問題需要得到有效的解決。
1 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存在的問題
1.1 信息教育資源滯后
隨著時代、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許多信息教育資源已經與時代脫軌,不符合社會實際。許多以前的文化教育資源在當時的社會文明背景下是成立的,但經過時代的不斷變革、社會觀念的不斷更新、理論依據的不斷完善,使得一些以前的信息與現在社會的實際情況產生了悖論。與此同時,一些信息教育資源本身就缺乏時效性和針對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的得到鍛煉,也無法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個思索、探究的過程,喪失了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從而也失去了信息教育資源本身最大的優勢。
1.2 物質教育資源利用率低
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中,往往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實踐性教學,這也導致了物質教育資源的使用率非常低,而這一問題也造成了學生缺乏實踐性教學鍛煉的機會,從而使實踐能力降低的后果。在古典教學課堂中,教師單純的對學生應用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只注重學生對理論性知識的應用,缺少了對學生實踐性知識的教導,對于需要進行實踐性教學的部分往往只是一帶而過,也使得物質教育資源原本就不是很多,種類也稀少,而使用時卻更是零散,甚至因為太過陳舊而無法使用,但是實際上,這些教學資源卻在課堂上應用的機會更少,甚至是從未用過。也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了物質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極低,學生在接受實踐性的教育的機會也太少,因此就導致學生缺少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思索能力,這也是古典教學課堂的一個弊端。
1.3 教育資源缺少理論性和應用性
許多教育資源在應用實施之前,因缺少對其的實踐檢驗,導致其中的一部分因為時代更新、社會進步而與客觀事實脫離,缺少了理論依據的支持,使得教師在應用教學的過程中才發現問題的存在,不得以將其摒棄,但這不僅是浪費教學空間的問題,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損害了教育的權威性和使用性。同時,教育資源也會因為數量龐大而不能使每一個教育資源都能得到有效應用,由于受到教學時長因素的影響,大量的教育資源還未來得及應用就已經結束了教學,這是對資源的一個浪費,也是學生接受教育時的一個缺失,而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教學效率嚴重降低,教學進度也產生了相應的滯后。
2 針對教育資源利用的方案措施
2.1 應用前及時進行更新、篩選、審核
對于教育資源而言,一定要進行定時更新、整理,要求教育資源在使用前一定要進行提前審核,是每一項資源在應用時都能得到保障,確保他們的使用會準確無誤,并且還要保障教育資源的準確性和可應用性,檢驗其是否具有應用價值,能否引發學生的具體思考,對學生學習與應用是否具有實際價值。與此同時,也要對教育資源進行一個審核、篩選的過程,面對龐大的數量,要篩選出那些最有實際應用性、最有價值的資源進行使用,而不是盲目的進行添加。而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前先對教育資源進行一個整理、審核的過程,然后對自己的教育模式、方式進行調整,配合教育資源的使用,并通過合理的運用教育資源提升學生對本門課程興趣,更好的、更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中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完善教育模式。
2.2 明確教育方向,選取有價值的教育資源
對于教師教學而言,在進行教育實施的過程之前,首先要制定好教育方案,明確自己的教育方向,而后進行資源的選取。在選取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嚴格的把關,選取那些有價值、有意義的教育資源,確保其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正面作用,也能對實際教育起到直觀的幫助,發揮其自身的最大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3 對教學方法和教育模式進行整改
想要提高對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其根本是改變原本的教學方式和教育模式,從本質上對教育資源的利用進行整改。所要對以前的教育模式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改良教師的教育方式,改變教育的側重點,從以前的單純對知識掌握向同時對實踐能力的掌握方向進行調整,讓學生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更要有一個良好的應用實踐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造思維,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教師的教育壓力,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廣闊的鍛煉空間。
3 結束語
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不僅關系到社會資源的具體應用,也是對學生健康發展的有效保障。所以貫徹落實對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的全面型多功能人才,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習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源泉。
參考文獻:
[1]孫碧艷.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資源利用的思考[J].學理論,2016 (08):185-187.
[2]許玉琴.高職院校開發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資源的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 (09):19-20.
[3]李宏蔥.關于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利用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17 (07):58-59.
作者簡介:王笑曉(1990.05-)女,漢族,山東煙臺人,碩士學歷,現為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