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目的: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脊柱微創介入鎮痛術結合藥物治療的具體方法及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對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期間治療的84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病情回顧分析,按照入院先后的順序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42例患者。在分組期間,醫護人員給予對照組患者藥物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藥物治療聯合脊柱微創介入鎮痛術進行治療。兩組患者治療期均為一個月,治療結束后,醫護人員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及ODI評分進行記錄對比。結果: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VAS與ODI評分無明顯差異,P=0.086;治療后,觀察組患者VAS評分(2.33±0.24)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VAS評分(4.94±0.46),P=0.014;觀察組患者ODI評分(23.67±3.22)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ODI評分(68.59±4.65),P=0.001。結論:脊柱微創介入鎮痛術聯合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提升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治療有效率,減輕患者病痛折磨,并使其脊柱功能得以提升,臨床療效極為顯著,且患者愈后效果極佳,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脊柱微創介入鎮痛術;藥物治療;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032-01
腰椎間盤突出指的是腰椎間盤部分出現退行性改變,當機體由外力作用導致椎間盤纖維破裂,引起脊柱神經受到壓迫,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肢體麻木、疼痛劇烈,對其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造成了消極的影響【1】。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與進步,脊柱微創鎮痛術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該治療方式有著病情恢復快、操作簡單、治療有效率高的優勢。為了對這一說法進行證實,本文對我院2018年9月-2009年8月期間治療的84例患者給予不同方法進行治療,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期間治療的84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按照入院先后的順序平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21例男、21例女),患者年齡區間在30-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1±4.5)歲,病程區間在1-1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1.2±1.5)年;對照組(24例男、18例女),患者年齡區間在32-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4±3.9)歲,病程區間在1-1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1.1±1.4)年,P>0.05,數據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醫護人員給予對照組患者藥物治療:靜脈滴注:20%甘露醇(250ml)與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維生素B6(100mg)、輔酶A200U、三磷酸腺苷(20mg),與此同時,醫護人員可給予患者當歸、熟地等中藥進行治療從而達到活血通絡的作用。患者靜脈輸注3周為一療程。
1.2.1觀察組:醫護人員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脊柱微創介入鎮痛術治療。在患者進行手術前,醫護人員應對其進行相關檢查,從而確定患者病變部位與穿刺部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進行局部麻醉,醫護人員在患者小關節突內側邊緣進行穿刺,穿刺經兩次落空感對打達硬膜外腔后置管進行確定,由復方貝塔米松、0.8%利多卡因、0.9%氯化鈉注射液、維b12、維b1、三磷酸腺苷組成20ml的注射液對患者進行輸注,注射速度控制在每小時5毫升內,20毫升藥物應在4小時內輸注完畢。醫護人員應對患者進行連續三次給藥,在患者手術一周后進行再次給藥,連續用藥治療三周。
1.3觀察指標
醫護人員應采取VAS及 ODI評分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檢測。
1.4采取SPSS22.0軟件對本文涉及的數據進行分析,采取(±s)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采取(%)對計數資料進行表示,分別采取t、 P對其進行驗證,P<0.05時,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VAS及 ODI評分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VAS與ODI評分無明顯差異,P=0.086;治療后,觀察組患者VAS評分(2.33±0.24)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VAS評分(4.94±0.46),P=0.014;觀察組患者ODI評分(23.67±3.22)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ODI評分(68.59±4.65),P=0.001。數據詳情見表1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脊柱神經壓迫導致腰部劇烈疼痛,情況嚴重時會引起下肢疼痛、麻木等情況的發生,對其身心質量產生消極的影響。近年來,脊柱微創介入鎮痛術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一方式具有愈后效果佳、治療效率高的優勢。維b6、輔酶a、三磷酸腺苷、甘露醇、地塞米松、當歸、熟地等是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常用治療藥物。地塞米松具有抗過敏、抗炎癥的作用,三磷酸腺苷能夠使機體細胞活性得到有效增強,對組織的再生有促進作用,維b6、輔酶a能夠使患者腰椎受損部位快速修復。根據本文研究結果可知: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VAS與ODI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及ODI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脊柱微創介入鎮痛術聯合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提升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治療有效率,減輕患者病痛折磨,并使其脊柱功能得以提升,臨床療效極為顯著,且患者愈后效果極佳,可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徐力,李永琳.脊柱微創介入鎮痛術配合藥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