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庫巴特
摘 要: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給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帶來了新的變革,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地理
多媒體技術是科學技術和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成果,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能夠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給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更大的便利,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有許多內容是相對比較抽象的,有的時候很多知識學生難以理解。這個時候如果能夠結合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更加直觀地給學生展示這些抽象的知識,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些怎樣的應用呢?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強化和鞏固基礎知識
隨著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行,地理學科在高中階段學科當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地理學科的學習。但是由于學生在初中階段不夠重視這些學科,導致學生到了高中階段地理學科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學習起來也就比較吃力。為了應對這個問題高中地理老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對高中階段地理基礎知識進行一定梳理,在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中,地球與地圖,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大氣的熱力運動,三圈環流,氣候成因、類型與分布等歷來是基礎,又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而高中學生又必須要求熟練掌握,這也成了困擾許多學生的問題。高中地理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思維轉換成直觀感受展示給學生,可以用Flash課件動畫模擬地球自轉,接著在講述一些和地球自轉相關的地理現象,如晝夜更替周期、晨昏線及其變化特點等等。通過這樣具體的展示,學生就可以更加清楚直觀的了解到地球是如何自轉的,以及地球自轉會引起哪些地理現象。在學習大氣環流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暖流和寒流用不同的符號和不同的顏色來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學生的印象,方便學生記憶。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重點和難點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氣候類型的分布是相對比較復雜的,學生記憶起來也比較困難。對于大部分地區來說都是遵循氣候類型分布規律的,只是有一些地區沒有遵循這些規律,那么學生就需要記住這些比較特殊的地區,記住了這些地區就可以用排除法,推斷出其他的地區。比如說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本來赤道附近的地區應該都是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但是這個地方卻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原因就是這個地區與剛果盆地的區別是它的海拔較高,受到地形的影響,暖濕氣流無法到達,導致這個地方降水相對較少,無法形成雨林。與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亞那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也是由于地形阻擋了暖濕氣流的進入。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給學生展示這些地區的三維圖片,讓學生更加清楚地看到這些地區地形的特殊性,從而更加容易理解特殊氣候的成因。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關于太陽直射角都變化也是一個難點。我們知道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但有的時候學生會遇到類似于給出一個特定的緯度,然后給出時間計算此時太陽高度的問題。在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太陽直射點變動的軌跡和趨勢,然后在利用圖片給學生展示太陽高度變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突破高中地理學其中的一些難點。
三、結合多媒體技術,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在地理的學習中,還有許多比較廣闊的知識是學生沒有接觸到的,比如說太陽系里面的其他行星地球的內核等等。這些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理解的難度也相對較大,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科普視頻,通過這些視頻可以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地球和宇宙的一些奧秘,了解到地球上其他生物活動的情況。這些知識能夠有效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他們的課外學習。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的使用還可以有效增加學科的綜合性。比如說在學習有關于西氣東輸知識的時候,學生除了要了解西氣東輸所經過的路線,地區,還需要了解這些地區的氣候,水文地貌等等情況。通過視頻的展示就可以更加直觀地給學生呈現出來。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課業負擔相對比較重,他們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接觸課外的內容,這個時候老師如果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給他們進行一些拓展和補充,能夠打開他們對于地理學習的大門,培養他們地理學習的興趣。
結束語: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次革新,高中地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強化和鞏固基礎知識,突破重點和難點,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參考文獻:
[1]易鵬.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魅力中國,2019,(51):227-228.
[2]陳杰,王巨媛,翟勝.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案例設計中的應用——以“自然界的水循環”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1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