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武
摘 要: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帶動了新技術的發展,三維動畫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在當前信息化社會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很多中職院校都開展了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的課程。本文作者就三維動畫制度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展開了研究,對兩者之間的關系實施了探索,希望能夠提升中職學校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學校;三維動畫制作;虛擬現實技術;結合;教學研究
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社會各界已經深刻認識到開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從德國職業教育中可以深刻地體會到,打破傳統教學中課程之間的分割,要做到理論內容和實際生活相互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職業崗位的需要。三維動畫制作和虛擬現實技術隨著當前信息化的發展而不斷地進步,在社會很多領域都顯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中職學校紛紛開設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課程。其實,這兩種技術都是對數字化技術的一種延續,信息化和虛擬化的特征十分地明顯。在中職學校,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是數字媒體技術課程中相對復雜,要求學生綜合能力最強的內容,以此為基礎構建相應的學習領域并采取相應的行動教學導向法,利用這種教學模式來實施課堂教學創新,將為當前中職學校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這些年隨著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在生活中廣泛應用,中職學校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在社會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一、中職學校三維動畫制作和虛擬現實技術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三維動畫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在研究和應用上起步較晚,到現在還不到四十年的時間。經過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國在三維動畫制作和虛擬現實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當前,我國三維動畫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已經很普及了,社會上已經有很多虛擬體驗館開始運營,比如:圖片仿真技術的應用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這些因素的發展,造成我國中職學校紛紛設置三維動畫制作和虛擬現實技術專業,與歐美國家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在三維動畫制作和虛擬現實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上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我國中職學校不斷研究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教學目標、教學形式以及課程考核評價機制,在教學中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之路,促進我國中職學校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專業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二、虛擬現實技術研究
虛擬現實技術簡稱VR技術,虛擬技術是和三維動畫技術是一樣的,都是借助于計算機將設計人員的想象現實化,應用計算機技術和仿真技術,將創造虛擬逼真的世界,將為參觀者提供視覺等多個感官上的體驗,將對虛擬世界中的事物實施控制,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將更好地滿足人們在新時期的精神需求。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是構想性、交互性以及沉浸感,這些特點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人們與交流對象可以實施高質量的溝通,并與虛擬環境中的事物實施互動,從而實現交流的目的。人們通過和對象之間進行高質量的溝通,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和對象進行互動,進而達成有效交流目的。
三、以三維動畫制作和虛擬現實技術為核心的學習領域總體設計
對學習領域需要有著明確的規劃,主要將從兩個方面做好基礎規劃工作。首先,課程要求,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要對三維制作軟件做到靈活運用,因此相關專業的學生要學好三維模型包括人物、動物及場景物體的創建,材質燈光創建,以及綁定蒙皮和動畫的制作過程。從而更好地掌握這個技能,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比如:中職學校在畢業后可以從事有關三維動畫設計或者影視作品的三維制作,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就業興趣選擇動畫制作師、燈光渲染師等崗位。這些崗位對于學習三維動畫制作的學生具有就業優勢。其次,課程規劃,中職學校要將課程規劃做詳細,教學方向明確,將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課程的學習領域規劃好。與此同時,積極創建相應的學習情景,比如說三維虛擬校園漫游,將學校中的建筑和景觀以三維立體的圖像展示給學生,提升學生的宣傳度。這樣就方便參觀者對學校的了解。對于新學生來說,可以讓學生以觸屏和手機操作的方式來進入到三維虛擬校園漫游系統,學生將在虛擬世界中感受學校的建筑物,比如說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等。同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來對三維動畫制作和虛擬現實技術軟件進行探索學習,如果發現學生在學習應用中有什么錯誤,要及時進行正確的指導。在課后老師要向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以小組模式來制定項目計劃,對項目所需要的素材和創建的三維模型讓學生自己去搜集和整理,具體顯示效果由學生自由發揮。
四、結論
中職學校老師要積極打破不同學科之間的分割,要確保課程教學內容以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來為核心規劃相應的教學任務,這樣促進三維動畫制作與虛擬現實技術有機地結合,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有效地培養。
參考文獻:
[1]唐杰曉 . 三維動畫課程“雙真教學”改革與實踐 [J]. 長春大學學報 ,2019,29(02):88-90.
[2]王俊力 .基于協同創新理念的課程研究——以《三維動畫設計》 為例 [J]. 傳媒論壇 ,2019,2(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