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超奎 秦娟
摘? 要:初中數學教師特別注重小初階段的銜接問題,引導和幫助學生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本文簡要探討了三點初中數學教師做好小初數學銜接的策略,分別是明了初中數學主要特點,高屋建瓴;掌握基本的教學策略,有的放矢;適當增大習題訓練量,鍛煉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
關鍵詞:小初數學銜接;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教學心得
眾所周知,小學學習好不見得初中就學習好,特別是對于數學的學習而言更是如此。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特別注重小初階段的銜接問題,引導和幫助學生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以下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與思考,簡要探討幾點初中數學教師做好小初數學銜接的策略,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啟示。
一、明了初中數學主要特點,高屋建瓴
進入初中后,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明顯感覺與小學階段不同,因為不適應所以迷茫。應該說這是有著一定客觀性的,因為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在一些基本方面的確有著顯著不同。大體地看,小學數學側重建立數學基礎,主要是數、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各種量與計量的方法、各種基本運算、基本數量關系及基本圖形的認識。而初中階段的內容除了基本知識點外,自始至終滲透著數學思想及方法的培養、如函數思想、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類比歸納思想等,也就是說初中階段側重培養數學思維及能力。這是一個基本的差異。
此外還應明了,初一的上學期重點依然是計算,但不再僅僅是數的計算,而是多了式的計算,并且主要是基本概念、分類及簡單運算等,側重于對數字敏感性的培養。這個階段,如果學生在小學期間,代換的熟練度很高,那么這個學期將過得很愉快。初二則是分水嶺,好的會更好,差的會很差。除了思想上、年齡上(青春期)的原因,我們認為課程的安排上也加速了這種分化。因為初二有物理了,課程的難度上來了,如果學生沒有在初一階段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那就很可能會被落下。以上這些初中數學的主要特點,首先教師應切實明白,這樣才能結合具體情況把握好銜接教學的實施。
二、掌握基本的教學策略,有的放矢
第一是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我們知道對于同一個數學概念,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認識形態,理解要想做到準確全面,概念的理解上必須包涵兩個層面:一是知識形成的過程;二是其中包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思維方法,兩個方面缺一不可。第二是數學運算,從目前數學評價來說,運算準確還是很重要的方面。運算能力差,往往阻礙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展,運算錯誤,不可等閑視之,要善于引導學生認真尋找原因,要提高自己的運算能力。第三是數學解題,做習題要保證數量和質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既要落實思維過程也要落實解答過程。
此外,作為教師要知道,對于學生來說,正確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前提。就小初銜接方面,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初中題量增加了,難度和深度也會有所不同。初中階段的教學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尋找答案的習慣,不能再像小學階段那樣提倡“不會就問”。因為假使學生不經歷思維上的自主探索過程,就很難獲得數學思維及能力的發展,這里善于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三、適當增大習題訓練量,鍛煉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
解題能力是衡量學生數學能力及素養的主要標志之一。雖然在新課改形勢下,“題海戰術”變得越來越受人詬病,但我們認為還應應適當加大題目訓練量,把學生在小學階段做題少、解題思維不熟練、出錯率高的弊端扭轉過來。學生做題為什么會出錯呢?原因當然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認為,在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及思想方法的前提下仍然出錯,那基本都可歸結為一點原因,即練習量不夠,熟練度不夠。
打個比方,大多數人夜里上廁所是不需要開燈的,也不會擔心摔倒或者碰到什么物體。之所以可以做到這樣,就是因為對于家中的環境無比的熟悉。解題也是一樣,在不熟練的地方就特別容易出錯。另外,在學生出現錯題時,一定要引導其剖析原因及時糾正,以免對后續學習產生阻礙。學習中還要及時歸類總結,融會貫通,提高學習效率。特別推薦使用錯題本,在復習時使用,會提高效率。反復多做幾遍同類型的題,對考試很有幫助。錯題本不僅僅是記錄錯題,當學習過程中遇到有什么好的解題思路,都可以記錄下來,便于復習時開拓思路。
如上所述,本文簡要探討了三點初中數學教師做好小初數學銜接的策略,分別是明了初中數學主要特點,高屋建瓴;掌握基本的教學策略,有的放矢;適當增大習題訓練量,鍛煉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最后應當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數學的學習而言更是這樣。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熊夕.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做好初小銜接[J]. 贏未來,2017(34):145-145.
[2]秦燦燦. 關于做好小升初數學教學銜接的思考[J]. 文理導航,2016,000(10Z):P.17.
[3]曹明銀. 淺談如何做好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J]. 新課程學習(中),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