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農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國家對小學各科教育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必修課程,是小學生學習母語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小學語文中所包含的語言邏輯和字詞知識都是小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依據。在小學語文的學習內容中,遣詞造句和語言邏輯都是學習的重中之重,但是,朗讀教學確是被眾多教師忽略的重要教學內容。面對著新課程改革目標下的素質教育,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們發展更全面的語文綜合素質,所以,語文朗讀應該被教師和學生們重視起來,并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完成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策略
語文學科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并存的學科,小學語文是語文學科的基礎階段,雖然小學語文以陌生字詞或長篇文章為主要教學內容,但其中存在著的語言邏輯原理和語文知識理論才是語文學科中需學習的重點內容,包括語文朗讀。小學語文以課文為知識引入,學習知識時,學習者必須要從語文課文中總結所學,再將所學放入到原文中領悟到使用方法,而獲取課文中知識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讀。不過,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朗讀的環節往往是不存在的,教師在教授學生時,一般采取讓學生默讀或者教師朗讀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能夠節省教學時間,以致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沒有將語文朗讀列入到學習清單中,但語文朗讀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小學生個性好動、思維活躍,朗讀可以讓小學生沉浸在課文內容之中,防止走神,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的新情境中去,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朗讀在語文課上并不是浪費時間的環節,而是小學生們學習語文課文時不可缺少的步驟,它能夠帶學生們走進文章內容,了解文中的世界,教師們需要在語文課堂上采取適時的朗讀策略。以下內容,筆者將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探索小學語文課堂上朗讀教學的教學方法,以讓教師和學生們認識到語文朗讀的重要性。
一、情景預設,情感式朗讀
朗讀是情感的爆發,“有感情地朗讀”是我們在學習課文是常常能夠見到的朗讀要求,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講,他們沒有做到,甚至沒有機會去實踐。語文課文以故事或情景為主,內容中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文文字和語段也是有生命力的,而我們在學習時也要以此為感悟重點。漢字是小學生們的母語,對于母語,我們都有著潛在的認知能力,語文課文內容由文字和語段組成,這也是語文課文為學習者所創下的虛擬情景,學生在這個情景的影響下,反過來就能理解學習內容,學生在朗讀時,能夠對課文中所表述的淺層情感有所感悟,由此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抒發。所以,在朗讀前,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所學課文的情景,讓學生站在情景中去領悟文章的感情核心。這樣的朗讀方式是一種情感式朗讀法,在這種方式的指導下,朗讀者會根據自己所理解的字詞抒發的感情基調控制字詞的輕重音,形成自己的朗讀技巧,這對學生朗讀思維的拓展十分有利。
比如,古詩是小學語文課文中常見的學習內容,古詩語句短小精悍,但其中卻蘊含著復雜的詩人情感。例如,在學習《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時,古詩中描寫了美好的田園風光,教師可在講課時用幻燈片為學生們準備一個模擬情景,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田園風光之中,先讓學生自己朗讀古詩,說出自己認為需關注的朗讀語氣和朗讀情感,隨后教師再為大家示范,讓學生們了解到正確的朗讀節奏和語氣,分清需要輕讀和重讀的部分,使得學生們根據正確的朗讀方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
二、深化內容,理解式朗讀
上文所提到的教師示范朗讀是學生學習朗讀的重要方法之一,但這種方法對于學生來講,只是學習了表面,學生并沒有對文章的內容有所理解,以致于不能領悟到采用這種朗讀方法的真正原因。在學習知識時,有因才有果,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學習方法,而非結果,朗讀也是如此,教師示范式的情感朗讀只適用于最初的課堂導入,學生沒有掌握朗讀方法的因果,所以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學習真正的課文內容,以此來真正明白朗讀風格的判斷原理是課文內容,實現理解式朗讀。
比如,在教授五年級下冊的課文《祖父的園子》時,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認真學習課文之前,帶領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內容,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感情基調描寫有一個基礎的認知,隨后,教師為大家講解課文的細節內容,分段講解,帶領學生概括出每一段的感情和意思,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分段安排朗讀任務,在理解完文段的意思之后,為同學們講解朗讀的重點注意事項,并提問學生嘗試進行朗讀示范,糾正錯誤,這樣一來,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就能夠真正掌握了不同課文之間的朗讀技巧,做到了理解式朗讀。
三、校園實踐,活動式朗讀
語文朗讀是有趣的,但是因朗讀被長時間地忽略,很多學生都對課文朗讀沒有興趣,難以產生朗讀的積極性,在這方面,學校內可以為學生安排實踐活動,舉行朗讀比賽或其他活動,為朗讀活動設置獎項,并對參加朗讀的同學做出肯定的評價,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鼓勵每一位同學都能參加到朗讀的實踐活動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對朗讀產生興趣,認識到朗讀也是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升學生們朗讀的熱情,推動學生們培養成合格的語文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朗讀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理應被重視,不應被忽視,這關乎著學生們的語文素養的提高,教師們必須優化教學模式,認真準備朗讀教學計劃,推動語文教學體系健康化。
參考文獻:
[1]蘇文雅.語文朗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文學教育(上),2020(04):104-105.
[2]楊愛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分析[J].才智,2020(09):152.
[3]楊海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20(08):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