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勛
摘 ?要:生命的氣息,是可以通過教育為媒介向人們進行良好的傳輸的。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要重視對于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從而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正確的引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年紀的關系,思維還不夠成熟,生命意識較為淡薄。這種情況下,當學生在生活或者學習中遇到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就非常容易產生各種極端的思想以及行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滲透生命意識的教學。基于此,本文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命意識;培養
引言: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小學生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生命、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事件。在感嘆與惋惜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進行反思與重視。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對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革新,結合書本中的內容來對學生的生命意識進行正確的培養與引導。讓學生對生命懂得珍惜與尊重。
一、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重要性
在現在的社會中,我們可以通過更為眾多的信息渠道得知一些小學學生的自殺事件,以及對于他人生命產生威脅的行為。這些事件體現了學生對于生命的無知以及否定,從而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生命意識是每個生命個體對于生命的認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可以讓學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通過對當下語文教學的觀察。大部分的教學當中,對于生命意識的培養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往往更加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師沒有意識到生命意識的重要性,那么又怎么能幫助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呢?所以,教師應該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從小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對于生命的價值有更為正確的認知。
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方式
(一)通過教材中包含的生命意識進行培養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當中,有很多關于生命方面的文章。在教師對這類文章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要對文章中與生命相關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挖掘與理解。對學生更加具有針對性地進行文章的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中的《生命? 生命》一文時,這篇文章就描繪了作者對于生命的思考與見解。但是,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有限,本身的思想還不成熟,無法對生命有足夠的認知。所以,教師在對于這篇文章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以教材為基點,從文章的作者入手,讓學生更好地對于生命意識進行認知。本文的作者杏林子是一個殘疾人,從小就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身上的眾多關節壞死,無法抬起手臂,無法轉動身體,甚至連雙腿也動彈不得。在大部分人的眼里看來,她的命運是極為悲慘的。但是,杏林子沒有選擇放棄與低頭,用自己患病的雙手寫下了六十多篇作品,頑強地與命運作斗爭。教師以此為媒介,可以讓學生在文章學習的過程中,切身體悟作者的情感,以及對生命的思考。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學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通過情景的創造,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語言是最為基本的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眾多美妙的文章與詩句,都不是單純對于文字的整合。而通常是各種具有生命意義詞匯的填寫。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合理地對學生學到的文字以及詞匯進行引導。結合教材文章的內容,為學生創造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生命激情。讓學生逐漸產生生命意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中的《草原》一文時,這篇文章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第一視角,對于草原的景物進行了豐富的描寫:“走在哪里,都像是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對于這些景色的描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搜索文章中所描繪的素材,為學生打造文章中的情景,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草原上充滿生命力的畫面,激發學生對于大自然的喜愛與生命的激情。讓學生對于生命的意識與真諦,有更為切實的感受與體會。
三、激發學生對于生命意識的自主探索與養成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以及情景模式的創建,在課堂中對于學生的生命意識有效地進行培養。在課后,教師也可以通過合理布置學習任務,來引發學生自主對于生命意識的探索。通常,教師在課后會為學生布置作業,以此來鞏固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點。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作業的布置,來完成對學生生命意識的養成。例如:在對上述文章中《生命 生命》這一課的學習后。教師可以以此入手,讓學生對于文章中生命的核心進行探究。安排學生以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命題寫一篇讀后感,讓學生自主發表對于生命的理解,從而養成學生對于生命意識自主進行探索的能力。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正確地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是讓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方法。在語文課堂當中,教師要通過對生命題材的文章進行深層的挖掘,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也可以通過創造情景,激發學生的生命激情,引導學生對生命的意義進行感悟。最后,通過課后任務布置,讓學生對于生命加以思考和寫作,以此來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意識。
參考文獻:
【1】秦思思.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羅燁. 課堂教學中學生生命意識培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