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艷 劉曉燕
【摘 要】目的:關于剖宮產手術以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產科處理。方法:選擇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的4例產婦作為本文的觀察組,所有調查對象通過采用陰道試產的方式進行干預,選擇同期來我院干預的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的4例產婦作為本文對照組,對所有調查對象均選擇自然引產,對兩組調查對象妊娠結局進行比較。結果:本文觀察組順利分娩3例,占75.00%,存在再次剖宮產產婦1例,胎兒窘迫0例,對照組順利分娩2例,占50.00%,存在再次剖宮產1例,合并先兆子宮破裂0例,合并胎兒窘迫1例,兩組進行比較,P>0.05,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觀察組滿意度100.00%(4/4),對照組為75.00%(3/4),P>0.05,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結論:剖宮產手術以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產婦在進行產科處理時通過自然引產的方式或陰道試產的方式進行干預可以提升產婦分娩整體的安全性,改善妊娠結局,值得推廣。
【關鍵詞】剖宮產手術;再次妊娠;產科處理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01
現如今醫學條件在不斷的發展,臨床對相關產婦分娩時所采取的措施也不斷的豐富,最近這幾年剖宮產的發生率在逐年的提高,對于剖宮產再次妊娠分娩的產婦,在臨床分娩的過程中選擇哪一種分娩方式,這已經開始成為臨床相關產科醫生所重視的一個話題[1]。本文主要分析對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產科處理,同時將相關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的4例產婦作為本文的觀察組,選擇同期來我院干預的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的4例產婦作為本文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當中已婚產婦3例,未婚產婦1例,對照組產婦當中已婚產婦4例,未婚產婦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最大為40歲,年齡最小為20歲,年齡平均為(30.25±8.15)歲,對照組產婦當中年齡最大為39歲,年齡最小21歲,年齡平均為(31.05±8.06)歲。本文兩組產婦采用統計學軟件檢驗一般資料,在產次和年齡方面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確定陰道試產的條件,前一次剖宮產切口位置處于子宮下段,而且屬于橫向切口,產婦在手術以后沒有出現傷口撕裂的表現,手術以后恢復良好,沒有出現任何傷口感染的表現;距離上一次剖宮產時間超過兩年以上,本次妊娠并沒有出現新的指征;本次妊娠符合陰道分娩的條件,所有胎兒先露位置和坐骨脊保持同一水平線,調查對象宮頸評分均超過8分,測量產婦骨盆內外側均達到標準值,胎兒的體重均不超過3.5kg;對所有調查對象進行B超檢驗,顯示產婦子宮前壁表現完好,瘢痕厚度為2~4mm,產婦子宮沒有出現胎盤附著。
所有對照組選擇自然引產的方式進行干預,對產婦不提供任何藥物促產,如果產婦無法順產,相關的醫護工作者應及時采取緊急措施助產,如果產婦和嬰兒存在突發的狀況,需要及時進行救助。
所有觀察組采用陰道試產的方式進行干預,具體如前文所述 [2]。
為有效減少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時剖宮產的發生率,對臨床的所有調查對象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進行強化干預。
①通過多種渠道,比如產前檢查、產婦學校等相關方式來強化產婦、產婦家屬對于妊娠與分娩方面知識的掌握,也可以通過分娩陣痛等相關項目進行健康宣教,及時掌握剖宮產的優點和缺點,才能有效降低剖宮產的發生率。
②及時更新服務理念,需要將產婦和嬰兒當做服務中心,嚴格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原則,提升產科整體服務質量。這能夠有效的促進產科科學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醫療費用,促進自然分娩效率。
③營養支持:指導產婦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強化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還要注意對產婦進行良好的飲食指導,這樣能夠提升產婦的營養吸收。產婦的飲食主要以高蛋白飲食、高維生素飲食和高熱量飲食為主,同時應多食用易消化的,營養豐富的流質食物,這樣能夠保持產婦體內的酸堿平衡,避免水電解質存在紊亂。
1.3觀察指標
評價本文兩組調查對象的順利分娩率和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有的標本資料和數據等均導入統計學軟件版本IBM SPSS25.0進行統計學檢驗和數據分析。文中的所有計量資料均選擇采用平均數±標準差(±s)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進行表示,同時選擇t值對所有計量值進行檢驗;文中所有的計數資料均通過采用自然數/百分數(n/%)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進行表示,并且采用卡方值(x2)對所有計數值進行檢驗;等級資料的檢驗均通過以Z值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進行表示,并且采用秩和檢驗與Ridit分析的方法進行驗證性分析;組間數據差異通過P<0.05表示,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文觀察組順利分娩3例,占75.00%,存在再次剖宮產產婦1例,胎兒窘迫0例,對照組順利分娩2例,占50.00%,存在再次剖宮產1例,合并先兆子宮破裂0例,合并胎兒窘迫1例,兩組進行比較,P>0.05,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觀察組滿意度100.00%(4/4),對照組為75.00%(3/4),P>0.05,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本文兩組調查對象經不同干預以后的順利分娩率和護理滿意度比較詳見表1。
3 結論
綜上所述,剖宮產手術以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產婦在進行產科處理時通過自然引產的方式或陰道試產的方式進行干預可以提升產婦分娩整體的安全性,改善妊娠結局,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雙玲.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產科處理臨床分析[J].臨床研究,2018,26(02):25-26.
[2] 周文.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產科處理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4):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