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佼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小學教育手段也不斷豐富。英語作為一門抽象的語言學科,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且農村小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缺乏良好的輔導,進而增加了教師的教難度。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新時期下小學英語課堂中情境教學模式的融入對策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有關工作提供寶貴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模式;對策
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現代教育理念產生的教學模式,其應用能夠改變以往枯燥的課堂教學狀態,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然而,由于農村小學辦學條件十分有限,影響情境教學模式應用的有效性,需要從實際角度出發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加以針對性探索。
一、情境教學模式概述
情境教學主要是指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性、針對性的引入、創設一個具有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題的生動具象場景,借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并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教材內容。隨著當前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硬性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下的課上教學活動,而新課標中也提出,要以學生為中心展開課堂教學,因此在課上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小學生在枯燥乏味的狀態下產生厭煩情緒,為小學生帶來更為良好的課上學習體驗;另一方面則是有助于課上教學模式的革新,情境教學改變了以往的課上教學形式,用一種全新的狀態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融入課堂,與教師形成良好互動,最大限度上提高課上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基于上述分析,情境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模式而言有著較大的優勢,英語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狀況合理應用:
(一)在校園內創設英語環境
目前,大多數農村小學都會受到條件的限制,教學有效性無法與雙語小學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課上教學的難度。為了應對這一現狀,改變英語教學困境,學校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在廁所、食堂、教師等一些地方增設雙語對比教學;再比如可以在小黑板、教師裝飾畫、文化走廊等的位置,增加展示一些雙語內容,借此來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除此之外,英語教師也可以在班級范圍內開展有關的英語活動,比如在講授英語內容以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英語單詞設計一幅優美的圖畫,并利用英語來為圖畫配上說明,而這些圖畫作品將會在學校的文化走廊、板報上展示出來,通過這種方式讓小學生都參與到校園英語環境創設中,對于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英語的記憶有著重要影響。
(二)豐富課上教學內容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程,若是想要完全掌握不光是要求詞匯、語法方面的知識,更為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且教材中的內容十分有限,無法保證英語教學的完全性。因此,農村英語教師可以與家長、學校協商,利用網絡尋找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課外刊物。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幾個范本,將范本中的內容引入課堂,然后對學生的課上反應進行統計,選取學生最為感興趣范本內容進行復印、購買。通過這種方式來減少額外需要承擔的經濟費用,同時也可以使更多課外資源進入課內,為農村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打好創造良好情境。除此之外,農村小學英語教師也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網絡資料來合理安排課上教學內容,使得課上教學更為豐富,也可以引入故事來創設情境,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引入本土資源開展課上教學
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受到地理、經濟、環境條件等方面因素的諸多限制,自主學習英語的空間相對較小,英語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引入一些本土資源,來開展有關的教學工作。比如,在講授《Festivals》時,英語教師就可以在講授基本內容以后,讓學生對節日這一天家里的活動、習慣等進行介紹,使得學生可以將生活素材用英語表達出來。再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農村生活場景,引入一些本土的特色資源、習俗、文化、音樂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闡述對這些本土資源的看法。一方面將學生合理劃分為多個小組,鼓勵學生在小組內用英語進行討論,借此來鍛煉小學生的口語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可以讓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對這些資源、習俗進行調查,并寫成小短文,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促使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穩步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都相對較差,因此在情境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也會受到諸多限制。因此在今后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通過利用生動故事創設情境、豐富課上教學內容、引入本土資源開展課上教學等方式,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借此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知識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春艷.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交往實踐管窺[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8):85.
[2]王鑫.農村學校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情境創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