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靜
摘 ?要:教學改革促使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目標發生轉變,要求教師教學期間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培養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綜合能力的提升。為了盡快實現核心素養培養教學目標,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數學課堂的創新,要在教導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貫徹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各種有效策略不斷落實核心素養培養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核心素養;教學;研究
數學學科較其他學科而言,邏輯性、抽象性更強,學習難度較大。小學時期是學生初步進行系統化數學學習的階段,在這個時期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的建立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學習中獲得顯著進步。但因為傳統教學影響,很多教師教學時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認知,導致該教學任務發展受阻[1]。為適應教學改革要求,教師需要認識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項漫長的任務,需要教師不斷積累教學進行,開展教學創新,才能夠逐漸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
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新課改教學的要求下,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并開始尋求教學方式上的創新。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學生當作教學重點,將自己從教學的主導者變為教學的輔助者。新課改下要求教師教學時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從數學學習中獲得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數學學習。
在進行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一些是正方體或者是長方體的紙盒,并做好長、寬、高的標記。在課堂上將其拆分,教師讓學生對自己拆下來的圖形進行詳細觀察,讓學生思考這個圖形的面積應該怎么算。此時學生看著拆出來的圖形會算出每一個長方形的面積進行相加。然后教師又可以學問學生這樣的算式能夠簡化成怎樣的公式。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學生充分享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能夠充分體驗自己探索數學規律的樂趣。學生在教師提出相關要求時會配合得比較積極。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生能一步步地尋找出問題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充滿探索欲望,學生能夠對自己探究出來的數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記憶,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
二、重視學生差異,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因為高年級學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數學學習,在學習方式、學習態度等方面都產生了明顯的差異,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往往會產生很多個人思想。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開展針對性教學。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把握學生身上的差異,開展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2]。只有在教師正視學生的差異,學生才能夠從學習中獲得被尊重的的感覺,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在開展分數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將一張白紙一折為二,然后詢問學生現在這張白紙被分成了幾份?教師再指著其中一部分問學生這一部分該怎么表示?通過這樣的問題逐步告知學生分數的定義。為了讓學生對這個環節有更直觀的感受,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折紙。部分學生采取的折紙方式與教師一致,能夠得出大小一致的兩個長方形,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分數的定義。但是部分學生因為教師對折紙沒有嚴格要求,就會采取點對點折方式,導致出現的兩個部分并不是大小一致的長方形,所以沒有辦法理解教師所說的圖形與分數之間的聯系。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可以立即責備學生,而是要主動詢問這部分學生讓他們思考,自己折出來的圖案是否滿足分數的定義,如果不滿足的話是哪部分出現了問題?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保護了學生的自主創造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進行了自主學習。其次教師指導也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更好的理解,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時更具積極性。
三、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習
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任務,需要教師與學生長時間的努力。教師在教學期間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開展教學,設計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案。因為小學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難度較大,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很多學生無法獨立解決,所以教師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期間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在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
在開展分數的算法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小組形式開展算數比賽。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讓小組以開火車的方式進行算數題目的解答。教師最后可以將各組得到的分數進行一個比較,得分高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定獎勵,面對表現較差的小組教師也要予以鼓勵。為了在比賽中獲得良好的成績,組內成員就會相互幫助,幫助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進行額外補習,提高他的計算能力。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讓學生學會團結互助,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
四、開展教學生活實踐,讓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小學數學與生活之間具有緊密聯系[4]。如果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必須重視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聯想到數學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在開展多邊形面積教學時,課堂上可以先用模型讓學生對多邊形有基本了解。然后再鼓勵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多邊形,讓學生思考怎么計算其面積。這樣的教學實現了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的結合。
結束語:
因為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期間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動手實操激發學生興趣、開展針對性教學重視學生差異、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以及指導學生將生活與數學進行聯系等手段,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師進行教學創新與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進步,不斷鞏固自己的數學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高蓉.小學高年級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69.
[2]藏小紅.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07.
[3]吉永旗.小學高年級數學體驗式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62-63.
[4]杜文澤.淺談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革新,2019(0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