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部邊疆地區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為了使西部邊疆地區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適應新時代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我國教育部特實施國家對口支援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培訓項目。以上海市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為例,通過教學常規管理策略、教學幫扶策略、教學激勵策略、教學環境支持策略和教學鞏固深化策略,能有效提升培訓效果。
關鍵詞:西部邊疆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教學;教學管理;教學幫扶;教學環境支持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95(2020)02-0072-03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國家規定使用的語言文字,我國的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西部邊疆地區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參差不齊,有些教師從小熟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些教師的水平不盡如人意,其能力有所欠缺。推進教育公平是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師作為開展教育的實施者和推進者,直接關系著教育開展效果理想與否,可以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推動者、引領者和型塑者。為了使西部邊疆地區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適應新時代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我國教育部特實施國家對口支援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培訓項目。本文以上海市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為例,對西部邊疆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教學管理策略進行探討,以期提升培訓質量和有效性。
一、教學常規管理策略
語言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時間浸潤的過程,學習者傾注的時間越長,收獲越大。為了有效利用學習時間,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類培訓課程安排緊湊,浸潤式學習持續進行近三個月。現采取的教學常規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制定分層教學模式。由于學員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參差不齊,我們結合他們的具體情況和學習特點分層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布置作業,實行差異化教學。比如,對于語言文字水平較低的學員,授課教師在教學時注重常用的、相對簡單的基礎知識,做到放慢語速、用詞簡易、講解通俗、聽說并舉、反復操練。對于語言文字水平較好的學員,授課教師在教學時注重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技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既經常分析教學進程和學習情況,又虛心聽取意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期快速提高教學效果。第二,開展小班教學。提高語言學習效率在于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在于讓學員參與到語言的交流和應用之中。開展小班教學為每位學員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供了可能。第三,營造合作式和討論式的課堂氛圍。成人教育學理論認為成人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在于內在因素的自我驅動,課堂氛圍應該使“成人覺得獲得了認可、尊重和支持”[1]。對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的語言培訓屬于成人教育范疇,因此我們通過設計貼近學員工作、生活的實際場景,創設主題情景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營造合作式和討論式的課堂氛圍,激發學員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員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第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合理的教學評價能促進學員學習的自信心提升。為此,我們將學習活動的參與度、獨立學習的完成度、拓展學習的創新度與學習成績相結合對學員進行多元化考核和評價。通過教學常規管理,培訓不僅提升了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提升了他們的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能力,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教學幫扶策略
如果說教學常規管理策略是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根本,教學幫扶策略就是教學效果得以提升的輔助。教學幫扶策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教師輔導。授課教師負責補差和早讀課指導,形式包括答疑輔導、指導普通話話題練習、唱普通話歌和組織普通話辯論等。第二,師徒結對。我們發動授課教師與學員志愿結對,以“一帶多”的形式形成學習團隊,不限話題和場地,全程使用普通話交流溝通。第三,同伴助教。為了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向全體學員提出“不讓一個同伴掉隊”的口號,從培訓初始就要求學員之間發揚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建立同伴助教機制,結成“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學習團體,以自己的學習體會和經驗,或幫助同伴解決學習中不懂的問題,或通過談心減輕同伴心理壓力和思想負擔。此外,我們挑選具有責任心、奉獻精神和國家通用語言水平較高的學員到語言水平較低的班級擔任學習委員,負責早讀課領讀和平時的答疑,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和進步。推選多名語言水平較高的學員在班會上交流學習方法,就如何收集生詞和典型句子、如何背默生詞、如何通過普通話交談增強學習興趣等問題進行交流。教學幫扶策略很好地配合了教學常規管理策略,最大限度上保證了教學目標的完成。
三、教學激勵策略
語言學習是一個需要學習主體發揮積極能動性的過程。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少教師都存在一個倦怠期。能否幫助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快速并順利地度過倦怠期將會直接影響培訓的效果。我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激勵策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具體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是進行愿景管理。語言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枯燥并需要強烈意志力進行維持的過程,如何激發并保持教師的學習主動性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愿景管理是企業管理過程中常用并且實用的管理策略,在新疆少數民族骨干教師學習過程中同樣適用。教師培訓中的愿景管理是對企業現有管理方法的一種提升、完善,是充分展現人性化管理,從而提升軟實力的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其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能夠為整個組織成員提供精神上的凝聚力,讓成員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第二,開展各種比賽活動。在繁忙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以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水平為宗旨,安排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如普通話演講比賽、普通話歌曲演唱比賽等,快速、全面地提高了學員的普通話水平。在普通話演講比賽中,包括演講主題的選擇、演講稿的撰寫、演講風格的確定等都以學員為主導,授課教師為輔導,學員與授課教師的溝通交流,對其普通話聽、說能力及反應能力很有幫助。普通話歌曲演唱比賽的舉辦不僅鍛煉了參賽者的語言綜合水平,而且也鍛煉了觀賽者的聽力水平。
四、教學環境支持策略
語言學習除了需要具備學習主體條件,還需要具備教學環境等客觀條件。如果說前者是語言學習順利進行的構成性規則,那么教學環境支持就是其策略性規則。“所謂構成性,指的是這類規則是一定要遵守的,如果不遵守這類規則,就等于破壞了這類游戲,比如中國象棋規定‘象走田字格,‘兵只能一步一步走等,如果‘象不走田字,那就不是在下中國象棋了;另一類規則是策略性規則,指的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選用的規則,比如同樣是為了打敗對手,下中國象棋的時候究竟是采用‘馬后炮還是‘雙炮疊,那是可以選擇的?!盵2]構成性規則是必須具備的,策略性規則可以不具備,但若具備可以更有效地完成任務。在教學環境支持上,我們主要從兩方面著手:第一,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罢n堂教學環境是一個由多種要素構成的復雜的整體系統,它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是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的隱性力量,更是學生個性健康成長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盵3]為此,我們靈活使用多媒體技術,盡可能根據學員當前的漢語知識認知程度提供教學資料,如含有圖片、表格、視頻等資源的課件,構建漢語教學資料庫、漢語情景主題庫等。另外,我們還為每位學員辦理圖書館閱覽卡,讓他們在課余期間能深入學習。第二,提供完善的生活學習環境。為了讓學員安心學習,我們給他們提供穩定的學習環境和安靜的居住條件,如提供了固定的教室、多功能報告廳和計算機教室,這就為學員學習提供了一個安靜且舒適的環境。為方便學員學習和查找資料,在有序、合理使用網絡資源的前提下,我們為學員使用計算機進行網絡學習給予充分的保障。
五、教學鞏固深化策略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對遺忘現象做了系統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認為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學習后便成了人的短時記憶,若不經過及時復習,這些短時記憶很快就會忘記,而若及時復習,這些短時記憶就會成為一種長時記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必須及時加強復習。為了鞏固深化前期課程取得的學習成績,在課程結束后,我們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強復習,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開展拓展課程。在相關水平等級考試結束后,為了鞏固學員的語言基礎知識、增加他們的課堂教學用語詞匯量及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我們開設以教師教育素養提升、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應用等為主要內容的學習課程和學校課堂教學觀摩、聽課、評課等活動。針對學員國家通用語言現有說寫的水平,我們開展口語課和作文寫作課,糾正發音,引導普通話口語標準化,并通過對各類文章的分析,使學員逐步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爭取在寫作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第二,跟崗實踐培訓。研究發現,教師知識結構中存在著大量實踐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是一種在與個體相關的教育環境下,在個體實際的教育行為中產生的,反映個人對教育的一種理解,并且只對個體的教育行為產生實質性影響的知識。教育教學跟崗實踐活動是教師建構實踐性知識的主要途徑。跟崗實踐培訓從教育教學實踐上讓學員與跟崗培訓的學校教師和學生加強交流,使得學員浸潤在國家通用語言的環境中,通過聽課、評課、備課、說課、上課、再評課、再上課等七個階段,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學員在跟崗實踐培訓過程中,通過撰寫教案、聽課筆記和實踐小結等方式既鞏固提高了綜合運用國家通用語言的能力,又提升了運用國家通用語言進行專業課程教學的能力。這種“影子教師”式的實踐模式使得學員在教育理念、教學技能、職業道德和國家通用語言授課能力等方面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
(章家誼,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上海 200234)
參考文獻:
[1] [美]雪倫·B·梅里安,羅斯瑪麗·S·凱弗瑞拉.成人學習的綜合研究與實踐指導[M].2版.黃健,張永,魏光麗,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49-250.
[2] 胡范鑄.試論新聞言語行為的構成性規則[J].修辭學習,2006(1):1-7.
[3] 姜璐.淺析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分級教學中的課堂環境優化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3):58-59.
(實習編輯:劉 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