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信作為一種新媒體,成為當下人們最熟悉的社交平臺以及聊天軟件,并越來越受到廣大初中生的喜愛。因此,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如果可以將微信利用起來,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同時也可以充分調動家長積極性,促進家校互動。基于此,文章對初中班主任現階段利用微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現狀予以分析,然后探索利用微信平臺提升班級德育實效的具體措施,以便給廣大師生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信;初中;德育
引言
隨著一些信息技術的產物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學中來,成為現代教育新的教學工具,它們有效地輔助了當代素質教育,提高了教師教學的課堂效率和質量。初中班主任通過家校合作提升班級德育實效時,就可以利用微信這一平臺,發揮出其獨特的作用。在微信中,師生通過頻繁地互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教師可以及時地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1]。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進而培養其道德素質。因此,初中班主任應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好微信的各種優勢,實現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開展德育互動的現狀
1.初中階段有效的德育互動方式并沒有形成
隨著德育在現代教育中的普及,初中教師也開始對學生開展各種德育工作,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道德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而越來越多的教師也意識到微信可以作為一種全新的方式應用到現代教學中。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班主任的德育教學觀念依然比較陳舊,方式也十分單一,沒有采取一些有效的德育互動模式,在平時的德育工作中也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沒有進行正確的指導[2]。大多數教師依舊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生硬的思想灌輸上,對學生產生的錯誤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乃至疏通解決,而是一味地批評打擊,阻礙了學生綜合道德素質的提高。
2.初中階段部分班主任并不重視德育
雖然現代教育主張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提倡學生的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也在積極地探索德育的途徑,進行一些教學改革,實施各種教學策略,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但是部分班主任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并不重視德育工作,在平時的教學中,過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對學生思想的教育,甚至占用學生德育的時間,影響了德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開展班級德育互動的有效策略
1.建微信群,便于師生間的交流
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是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學生愿意跟班主任交流,和班主任溝通沒有障礙,愿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坦誠地告訴班主任,這是信賴班主任的表現。這時班主任的言語,學生也容易聽進去,這樣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就會容易得多,也會有助于開展班級的德育互動。而班主任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內心想法,才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糾正學生思想道德中出現的偏差。在實際工作中,師生間溝通的缺乏,是造成德育不能有效開展的主要原因,會使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班主任不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道德問題并進行糾正。學生在初中階段,雖然已經有了自己基本的思想觀,但還不夠成熟,并且他們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及影響,進而改變自己正確的想法。而且初中生的思想不夠大膽開闊,很多學生也拒絕跟教師溝通,使得德育工作開展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建立班級微信群,便于師生的交流,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進而開展德育。
教師可以建立一個班級微信群,然后時不時地將近期社會熱點的一些新聞發到群里,引導每位學生發表各自的見解,進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發現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偏差,對個別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學生以私信的方式進行教育糾正[3]。例如,在2019 年 1 月 7 日,淮安市金湖縣黎城衛生院發生了一起口服過期疫苗事件。我把這一熱點新聞放在班級微信群中,很多學生看到這一新聞,都表達了對自己及周圍人健康的擔心,但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通過大家的相互討論、探討,學生很快認識到這只是社會上存在的個別事例,國家有關部門在落實相關工作時,都會以對每位公民的健康負責的態度為出發點。但是黃同學比較激憤,言語中還是充滿失落,于是我主動添加其為微信好友,通過私信的方式單獨跟他溝通,在了解到他的爺爺之前是死于醫療事故時,先對其進行情緒上的安撫,對其爺爺的不幸跟他現在的憤怒情緒表示理解,然后耐心地說明,他爺爺遭遇不幸的醫療事故,只是一個個例,是個別醫生的行為,我們國家絕大多數的醫生還是非常負責任的,醫德是值得稱贊的,就像這次的疫苗事件,也只是個別事件,是個別人的不負責任行為,并且事情發生以后,國家有關部門非常重視且積極地進行了處理,爭取杜絕此類事件。我們要相信黨,相信政府。經過我耐心勸導,黃同學終于轉變了思想觀念,能夠正確地看待這一事件,性格也陽光了起來。
2.讓學生在積極互動的氛圍中共同進步
傳統的德育課堂上,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而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跟學生間缺乏互動,阻礙了學生間的信息互遞與情感交流。所以,將微信引入德育課堂中可以對學生間的溝通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對德育起到積極的作用。德育,即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過德育,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三觀”,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德、智、體、美得到全面發展。教師可以在微信群中發一些德育素材,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討論,因為學生間的年齡相仿,所以很多想法都接近,這樣交流起來也會更加順暢,互相傳播正能量,也有助于學生的發展。
例如,我最近在微信群中發了一個“珍愛生命”的話題,引導學生在微信群中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師的鼓勵下,有些學生在網上搜集了“生命最珍貴”的視頻,并在群里轉發;有些學生發表了自己對生命意義的看法;有些學生講述了對生命價值的理解;有些學生則羅列了一些珍愛生命的具體行動,比如,遠離毒品,進行定期鍛煉,保持樂觀的心態,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等等。甚至有學生直接呼吁:“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體都值得珍愛。”學生在這種輕松、自由的交流互動平臺中,不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而且樹立起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以微信為平臺,促進家校互動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下,教師要利用好微信這一新媒體,更好地開展家校互動,使其成為良好的德育平臺[4]。當然,德育工作也要利用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只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重視家校互動,德育才能更好地開展。過去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方式有限,只能通過打電話、開家長會等方式,而這些方式都具有局限性、滯后性,并且針對每個學生個體的教育也是不足的。而利用好微信這一平臺,班主任跟家長的交流就會更加方便且頻繁,家校互動就能得到有效開展。
班主任可以在微信里創建“德育公眾號”,并且定期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等情況發表在公眾號中,鼓勵學生家長在里面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僅如此,班主任還要鼓勵家長將學生在家里的表現通過微信單獨告訴自己,以便了解學生的情況。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全面進步、發展。比如,有一次有位家長通過微信單獨告訴我,孩子最近在家里一直悶悶不樂,并且飯量明顯減少,不管家長怎么詢問,都了解不到實情。知道后,我立刻找到與該生平時處得比較好的學生,經過詢問,得知他最近跟班上某位同學發生過矛盾。我將這兩位學生叫到一起,詳細地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然后化解了矛盾,并且告訴他們同學間友情的可貴,值得珍惜。在完成此次德育后,我又私信家長,讓其在家對孩子也進行思想開導,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4.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德育素材
班主任可以抽出一定時間對微信公眾號進行管理,定期將德育素材推送進公眾號,讓德育資料共享,這將有助于提高德育的效果。一方面,學生通過閱讀公眾號中的德育資料,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課外閱讀,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思考相關問題,從而使思想境界得到提升[5]。另一方面,學生通過了解一些典型的案例,最新的實時動態,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整個社會。
班主任平時在微信公眾號中可以主要推送兩類德育素材。一類為傳統素材,如安全教育、正確的價值觀教育、生命教育等。一類為時事素材,比如,最近社會上的一些熱點話題“馬路上摔倒的老人應不應該扶”“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下應該怎樣發揚光大”“《我不是藥神》帶給人們的啟迪”等。學生通過閱讀這些德育資料,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課外閱讀量,而且可以培養良好的政治素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通過思考得到啟發,甚至可以緩和與家長的緊張關系。而溫馨的家庭環境,和諧的校園氛圍,必將有利于學生的成長,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結語
初中班主任通過微信平臺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微信在整個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義,靈活巧妙地利用好微信的各種優勢,加強與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以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進而為國家培養綜合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洪蕾.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探索[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127.
[2]趙長群.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探索[J]. 學苑教育,2017(11):7.
[3]徐迎新.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探索[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13-14.
[4]羅秀誠.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探索[J]. 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7(8):133.
[5]朱建輝.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開展互動德育[J].教書育人,2017(13):78.
作者簡介:鄧薛青(1980—),女,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