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頓珠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除了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在小學教學階段對學生的培養作用是相輔相成的。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推進,小學階段的情感教育愈加重要,小學班主任應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管理中去。
關鍵詞:小學生;情感教育;班主任
一、將情感教育滲透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接受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學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或情緒,因為他們沒有擺脫自己的不良個性,這將使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加麻煩。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可以形成更好的班級風氣。對于班主任工作來說,教師對學生展開教學和管理,實際上也是對整個班集體的風氣進行整肅。而對情感教育來說,教師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可以讓學生之間相處得更加融治,形成互幫互助的班級班風,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校園生活體驗。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實際上也是完成教師的本職工作。對于教師來說,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教育,而在德育管理教育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教師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實際上也是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促進學生自身情感世界的發展,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體驗。
二、傳統小學班主任管理模式中的弊端
小學生對老師是比較尊敬的,并且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我判斷能力相對較弱,班主任就是學生的中心,是學生在學校的依靠。所以,在小學生的心中,班主任就是他們在學校的家長。傳統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基本上采取強制性管理方式,以教師為中心,容易忽視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做什么,忽視學生本身的發展、個性的發展。以前的管理中,整個班級學生的思想被限制在班主任思想中,灌輸式的管理完全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隱性地折斷了學生個性化成長的翅膀。經常對學生開展限制性評價,成績決定一切,班級中有發言權的一直都是班干部和成績優秀的學生,對于班級成績相對落后和不遵守紀律的學生不會被注意。有些班主任帶領一個班級幾年,但管理方式始終不變,沒有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采用合適的管理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由此可見,在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方式中,存在許多弊端。
三、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班級管理之中的建議
(一)采用可行的管理模式
為了有效實施學生管理,有必要通過可行的管理模式,將舊的填充式和強硬管理模式轉變為有效的管理模式,這樣學生的情感才會自然流露。理性和健康的管理模式會培養出理性健康的習慣和人格,在這個特殊的小學教育階段,嚴格管理學生可以為學生將來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在這個階段,合理的管理模式將促使學生在接受教育時更加關注課堂內容,從而培養其對教學內容的興趣,為未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形成提供堅實的保障。學生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對象,也是充滿思想感情的人。在小學教育活動中,情感教育在任何環節都不容忽視,特別是在小學和班級管理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
在小學教學過程之中,要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實現綜合發展,就應該充分重視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小學老師對學生思想的引導以及管理。因為只有把小學班主任管理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オ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良好可靠的發展背景,并且能積極地促進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所以班級管理的目標要有思想引導作用,并且要廣泛涉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根據多年對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究,我認為在對小學生班級進行管理的時候應當多方面入手防止管理偏離全面育人的軌道,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或者是精神品質方面,必須通過切實的手段進行良好的提升。
(三)用情培養學生的效率意識
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小學生的效率意識。小學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好,可塑性強,繪本、中外故事、傳統經典都可以是培養學生效率意識的優秀材料,只要老師細心用心,這樣就會讓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形成較強的效率意識,對學生將來高年級的發展極為有利,最終實現全面發展。還可以通過班會和早會來鼓勵學生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實際生活中聽到的小故事,生生教育的管理模式優點突出,通過這些故事的相互分享來指引學生成長,在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地完善其人格。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師在融合情感教育的時候,可以采用實地體驗的方式展開。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說得再多,都不如學生自己進行體驗,從而得到的感觸多。因此,教師要想讓學生形成更好的情感體驗,達到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進行實地體驗。通過讓學生在實地體驗來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小學的班主任還可以通過鼓勵學生組織獻愛心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以實現對學生情感體驗的加強,并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真正懂得關心和愛護老人,并且能更加珍惜家人給予自己的愛。
(四)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管理
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學生為班級的中心進行管理。例如,小學二年級就要了解二年級也就是八歲左右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需求,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管理。
(五)拓展思路,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包括要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重點關注學生成長重視學生的個性表達。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與領導者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一方面能緩解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壓力放松和保持心情愉悅;另一方面給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機會,如定期利用班會時間進行小型活動、才藝表演,讓學生的特長得到發揮拓展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在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師要想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對學生展開教育教學,教師必須意識到小學教育是小學生接受知識的起步階段,要把握住這個有利時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情感教育工作,并注意相關的事項,從而加強對小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通過情感教育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勁頭,使學生個性能夠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學玲.淺談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旬,2019,(10):240.
[2]吳少鋒.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5):119.
[3]何歡生.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探討[J].中外交流,2018,(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