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年來自主學習備受關注,如何培養和提高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教育者把目光轉向微課,微課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順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微課;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由此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裝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隨著服裝產業的發展,對服裝專業人才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服裝設計的綜合性和多樣性,要求從業者不斷地學習,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能結構,從而滿足崗位要求。因此,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從業者生活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決定了一個人在未來發展中是否具備競爭力,是否具有巨大的潛能。為了促進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筆者通過對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學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微課”,改變傳統服裝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用以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分析
服裝專業是一門實踐性的綜合學科,涉及學科領域較廣,服裝流行的趨勢變化快,款式設計豐富多變,更要求學生能靈活運用知識以適應服裝服飾的變化,學會自主學習。為了深入進行微課促進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研究,筆者開展了問卷調查,對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服裝設計系大學一年級學生的生源和學習狀況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問卷從學生對服裝設計專業的喜愛程度、學習主動性;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自制力、自主學習能力;是否愿意利用手機輔助學習等方面進行調研。大學一年級學生共有143人,其中來自普通高中的生源有123人,中職學校的生源有20人。分析結果如下:
(一)學生對專業的喜愛程度不高,學習較為被動
根據對問卷調查的統計數據分析(圖表1),學生對專業的喜愛程度不高,對專業喜愛程度選擇一般的占12.3%,選擇不喜愛的占63.8%,選擇被動學習的占72.4%。
(二)學習的自覺性不強,自主學習能力尚弱
根據對問卷調查的統計數據分析(圖表2),認為自己自主學習能力一般或較弱的學生占78.2%,會自覺去學習且能堅持的學生僅占10%,會但堅持不久的占51.9%。
(三)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較高,愿意利用手機輔助學習
根據對問卷調查的統計數據分析(圖表3),92.5%學生對手機有依賴性,84.7%的學生還是愿意通過網絡資源進行專業的學習,71.2%的學生曾經通過網絡的學習視頻進行課程學習。
二、運用微課促進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通過對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狀況的分析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專業缺乏認識,沒有職業認同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自覺性不高,對課程的學習有選擇性,對感興趣的學科學習效果好,對手機的依賴性較高,愿意通過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因此我們的教學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和網絡資源,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全面運用“微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盡量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方式中,獲得最大的學習滿足感,這無疑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學會生存》一書,要求人們終身學習。個人的終身學習離不開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沒有自主學習能力是無法做到有效的終身學習[1],可見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自主學習是現代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它與傳統的接受學習不同,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獨立分析、思考、探索、實踐操作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2],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
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3]61-65由于微課視頻的時間一般控制在5-10分鐘之間,是針對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等進行設計的,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地點,自我調控學習的進程,反復播放與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滿足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提供了許多有利條件。因此,微課是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途徑。
(一)建設學習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服裝設計系在創建服裝專業網絡教學平臺過程中,依托服裝設計系現有的時裝設計和時裝版型設計兩大專業方向,把微課納入到課程體系中,作為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點部分。服裝設計系與多家服裝企業合作,對服裝設計技術要求和相關工藝進行全面調研,和服裝企業資深技術人員一起探討微課教學資源制作方案,豐富服裝設計專業教學資源,建立了以服裝設計、款式設計、圖案設計、面料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為一體的微課實踐平臺。教學平臺不僅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還具有師生交互、測試、評價反饋、話題討論等功能,能適時對學生發布必要的預警提示,督促學生按學習規劃和進度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建立學習平臺是學生獲得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學習資源,避免因為在網絡上找不到滿意的資源而放棄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習平臺,及時提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平臺話題功能區進行討論或者直接向教師請教,易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局面,激發學生的創意設計思維,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建設良好的學習平臺,能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線上學習,對線上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學習。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線上的學習情況進行備課,調整教學計劃與策略,將線上學習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拓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這種將線上學習和線下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使微課的功能得到提升,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自覺學習”,再到“自主學習”的轉變。
此外,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學習平臺的有效評價反饋機制,能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學生形成自我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優化微課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4]225-226興趣是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調動過程中強有力的工具,制作高質量的微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優化教學資源過程中,可以將教學資源分為基本資源、拓展資源兩大類,基本資源覆蓋專業所有基本知識點和崗位基本技能點,包括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所需的生產場景、工作原理、工作過程、教學課件、習題庫等碎片化基本資源。拓展資源用以豐富和拓展教學的知識面,滿足學生對服裝行業前沿技術、服飾文化等個性化需求,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服裝審美品味、激發學習的熱情。
服裝專業要注重應用與潮流,由于服裝設計的多樣性,教師可能在專業技能方面有局限性,缺乏實踐經驗,無法滿足學生對新潮服飾的研究與制作需求。為了優化教學課程資源,教師作為學習資源的策劃者和提供者,應積極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課程資源,根據課程設置要求,校企聯合共同確定合作方案,共同研討拍攝腳本,并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教師也可以深入校企合作工廠,對服裝如何從設計到成品的過程進行拍攝。
微課制作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即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制訂微課教學內容,制訂微課制作方案,微課視頻的拍攝制作。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應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系統地、整體地規劃教學資源,充分分析學情和教材,確定微課的核心主題以及呈現的方式,只有新穎的教學內容才能避免產生形式化的課堂實錄視頻,才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在錄制視頻時,可以利用微課制作軟件和剪輯技法,把枯燥復雜的學習內容進行藝術化、趣味化處理,使內容生動有趣,使呈現的知識要點簡潔明晰,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引發學生的興趣。此外,錄制的視頻還應解決畫面暗淡與教師一言堂的問題,在畫面上可以呈現恰當的提示信息,使學生對講授的內容產生注意,以便讓他們充分地理解知識點并引發思考。
微課可以貫穿教學過程的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學生作為學習的核心對象,在運用微課自主學習過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選擇有效的學習策略,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才能取得有效的學習效果。在課前,學生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進行學習,預習課堂要統覽學習的內容,對知識點有初步了解,例如:在講解西褲制圖時,可以通過課前微課學習了解西褲設計的發展變化,借助自己對“流行”的敏銳觀察力,結合當下流行趨勢,對西褲的設計有初步的了解,激發求知欲。課中,通過運用微課突破學習重難點,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微課的輔助,使學生掌握繪制各種西褲款式的制圖,挖掘其潛力。課后,學生可以運用微課,對已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對不易掌握的知識點,通過反復多次觀看微課與不斷的制圖練習,最終達成學習目標,使傳統的課堂得到延伸和拓展。學生作為學習資源的主要使用者,在運用微課學習過程中,可以對微課中的優點、缺點給予評價,將結果反饋給教師,便于教師對教學資源進行調整或改進。
(三)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反饋教學效果
學習評價是學習系統反饋調節的機制,是指學校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學生學習狀況所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考核,評價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個性與才能的發揮與展示,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合理的評價機制不僅使學生能對自己自主學習的成效進行自我診斷,找出自己學習過程中哪些方面有所提高,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進,及時調整學習計劃,同時也能幫助教師合理調整授課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這種良性循環下,最終達到學生自愿學習、主動學習的目的。
服裝設計是一門強調時間性的藝術,需要設計者通過線條、造型、色彩、光線和面料肌理等一系列元素,簡潔明了地勾畫、記錄下設計者的創意構思,是靈活運用相關知識的結果。服裝專業教學不僅要從服裝款式、圖案、面料的設計與繪制、成衣制作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應注重學生創意能力、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服裝專業課程教學的評價方式應符合服裝專業的特點,可以從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意方面進行評價。
學生的學習評價機制可以從以下方面制定:第一,師生互動評價。學生在展示每次課程作業時,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圖紙的創意、設計過程和成衣效果與課程主題等符合度,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讓學生充分介入對他人作品的評價,學會欣賞他人成果的過程中,互通有無,學會學習、學會探究,逐步提升,而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的積極性、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第二,參與競賽情況評價。國家為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成果,舉辦了各級各類的職業技能技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通過參與競賽,取得專業的指導意見,更能促進學生自覺掌握服裝設計的各項技能。第三,以職業資格證書為參照。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如參加服裝高級工、中級工等資質考試,以行業等級證書為參照,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第四,企業評價。服裝專業的綜合性較強,通過與企業實訓密切結合,以企業設計任務為試金石,更能體現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和創新、創意水平,從而綜合考核學生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三、結論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的服裝專業PHOTOSHOP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運用微課輔助該課程的教學,根據教學標準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作了135個視頻,配套練習50份,上傳至學習平臺。為了了解微課對學生自主學習是否有促進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了收集與整理,一是通過微課的訪問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運用微課輔助教學以來,微課的訪問量明顯增加;二是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對運用微課進行學習的認可度與學習的有效性,學生普遍認為利用微課輔助學習,有助于知識的掌握,提升借助電腦及應用軟件進行服裝款式、圖案、面料的設計與繪制的能力,對設計圖稿進行快速編輯、修改、變化、填充、渲染等藝術處理,從而高效率地完成各種類型的服裝設計。微課的運用,極大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應用微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策略研究中,發現運用微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從五方面入手,即教師、學生、學習資源、學習環境、學習媒介和通道。在微課自主學習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從課堂的組織者和講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同時教師作為學習資源的策劃者和提供者,學習資源的優劣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習資源的開發,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積極主動地制定學習計劃,合理規劃學習內容,選擇有效的學習策略,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微課的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在學習平臺中,可以和同學、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及時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微課的自主學習環境,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媒介與通道主要指終端設備和網絡通訊技術,是進行微課自主學習的物質基礎。學習媒介指進行微課學習所需要的電腦、手機等,網絡通訊技術指WIFI、通訊網絡等,它們是學生與學習資源的橋梁,因此選擇合適的學習媒體和通道非常重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在線上線下教學的應用還會繼續深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開發出適應教學需要的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由于能力有限,微課研發工作還有短板,筆者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構建出一套普適性的微課自主學習策略。
參考文獻:
[1]劉雅麗.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的現代思考[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瞿睿.自主學習的理論與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
[3]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4]王亦琳.基于微課的高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5(32).
[5]蒲政治.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課堂教學評價[J].軟件導刊,2011(9).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FJJK16-323)。
作者簡介:付志榮,福建藝術職業學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計算機軟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