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成斌
【摘要】目的:分析研討改良外剝內扎術對環狀混合痔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隨機從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環狀混合痔患者,抽取60例納入到討論中,用隨機數字法分2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外剝內扎術,觀察組則采用改良外剝內扎術,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療效和術后并發癥,并對比。結果: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觀察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僅如此,對照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明顯高于觀察組。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外剝內扎術對于環狀混合治患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建議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外剝內扎術;環狀混合痔;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療效
【中圖分類號】R65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73-01
混合痔是肛腸外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表面被直腸黏膜以及肛管皮膚所覆蓋。環狀混合痔的臨床主要表現為環狀脫出,與此同時患者往往會出現水腫,疼痛,出血等不良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患者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大大降低生活質量[1]。相關醫護人員通過改良外剝內扎術,對環狀混合制進行有效治療,可以更好地降低術后并發癥,保護患者的肛門功能[2]。現舉例60例環狀混合痔患者進行分組討論,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從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環狀混合痔患者,抽取60例納入到討論中,用隨機數字法分2組,每組各30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自身的病情均滿足環狀混合痔的診斷標準。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41.4±15.6)歲。病程為2~8年,平均病程(6.4±2.6)年。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42.4±14.95)歲。病程為2~9年,平均病程(5.9±3.6)年。患者在患有環狀混合痔的同時沒有嚴重的心,肝,腎,肺,腦等臟器的功能障礙,與此同時患者也沒有肛周的化膿性炎癥。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系列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術前將兩組患者進行常規的準備工作,術前一個小時內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做好灌腸工作,術前30分鐘靜脈滴注抗生素。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外剝內扎術,在麻醉之后保證患者處于屈膝側臥位,在了解患者環狀混合痔的前提情況下,進行適當的擴肛。如果遇到的核痣較大,則需要在手術過程當中,依照母痣的內痣作為點位,使用電刀進行手術。高頻電刀在當前臨床使用過程中,是一種有效取代傳統機械手術刀進行組織切割的電外科器械。電刀可以通過有效電極尖端產生的高頻高壓電流,進一步直接接觸患者的肌體,對皮膚組織進行加熱,緊接著實現對肌體組織的分離和凝固,從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手術完成之后,當天給予患者半流質的飲食,保障患者的營養輸入。連續抗炎治療三天。
1.3 指標判定
觀察不同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以及術后并發癥。治療療效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分為治愈,好轉以及無效。治愈者表現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環狀混合痔完全治療。好轉則是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痣明顯減小。無效則是臨床癥狀和患者病情無明顯變化。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計量資料(t)和計數資料(X2)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為()、(n,%),若P<0.05,則判定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環狀混合痔治療療效
觀察組30例:治愈29(96.67),好轉1(0.03),無效0(0);對照組30例:治愈24(80.00),好轉6(20.00),無效0(0)。對比兩組環狀混合痔治療療效,觀察組的治愈明顯高于對照組治愈,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不良反應比較
研究組30例,肛門水腫3(10.00),肛門墜脹1(0.03),肛門狹窄0(0),尿潴留2(0.07);
對照組30例,肛門水腫7(23.33),肛門墜脹2(0.07),肛門狹窄1(0.03),尿潴留5(0.17)。對比兩組環狀混合痔患者的不良反應,觀察主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數量,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當前對于環狀混合痔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就是通過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包括外剝內扎術,痣切除術以及吻合器痔環切術[3]。其中手術治療最為常見的則是外剝內扎術。一系列延長數據證明,外剝內扎術可以有效治療環形內核痣,但是在實際情況當中,往往會導致脫落期出血,劇烈疼痛,肛門狹窄以及肛門水腫的現象,導致患者出現較大的手術后的不良反應。
研究證明,對照組的治愈率低于觀察組,并且對照組等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證明改良外剝內扎術的治療效果優于傳統的外剝內扎術,但與此同時兩種方法對于環狀混合痔患者的手術治療均有一定效果[4]。外剝內扎術是當前治療環狀混合痔最經典的手術治療方法,在切除肛管皮膚粘膜以及痔核的過程當中,保留部分肛墊,黏膜橋以及皮膚橋,可以更好地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
對比兩組環狀混合痔治療療效,觀察組的治愈明顯高于對照組治愈。對比兩組環狀混合痔患者的不良反應,觀察主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數量。
綜上所述,改良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可以更好的提高治療效果,不僅如此,對于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新紅.PPH術與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河北醫學,2014, 20(7):1148-1150.
[2] 沈奎,朱競,張承岳,等.封閉式分段結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療效觀察CJ].安徽醫藥,2015, 19(6):1130-1132.
[3] 楊光,錢海華.痔的外科治療進展[J].醫學綜述,2015,21(6):1036-1038.
[4] 范雷濤,谷建南,李玉博,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輔助剪口結扎治療357例混合痔患者的長期療效評價[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5,22(5) : 6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