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摘? 要:語文教學的難點是閱讀的教學。教師如何指導閱讀教學,如何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教學困惑。本學年為了解決一些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語文組以“主題閱讀以文帶文的方法”作為主題教研的研究課題,在學習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在不違背減負這一國家政策的前提下,從教學實踐中提煉更適合于我們農村學生的教學方法。可以說取得了些許的成果。
關鍵詞:以文帶文;主題閱讀;語文教學
一、抓住主題以文帶文
既然是主題閱讀,那么抓住主題以文帶文,正是切中中心的。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主題的拓展。
(一)抓住單元內容以文帶文
部編課本都是以內容為主題進行編排的。例如,戰爭題材、描寫小人物的生活、自然山水、藝術長廊等。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單元內容,來選擇文章進行拓展閱讀。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并沒有難度。因為所選擇的文章,基本上在《語文同步》及《語文探究閱讀》這兩本書中都有,所以對于老師來說,進行備課、教學和練習都是沒有難度的。
(二)抓住課文體裁以文帶文
這一點在教學中是極有針對性的。抓住體裁以文帶文,對于學生來講,可以對不同體裁文章的特點、寫法、作用都會有深刻的認識。在教學中根據體裁進行拓展閱讀,學生可以起到反復鞏固練習的效果。特別是對初中學生來講,那些有些陌生的說明文、議論文,經過這樣的反復閱讀,學生對說明方法、事物特征、說明順序、論證方法都會產生深刻的認識。熏陶加上老師的講解,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相當有效的。
(三)以文帶文對比閱讀
課文中有好多文章在內容、寫法、觀點、情感上有異同之處。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兩篇以上課文的對比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
二、以文帶文的課堂實施策略
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較多,想要實現以文帶文并不是一件易事。可是我們還想要實現閱讀量的提升。怎樣解決這個矛盾呢?
(一)精講多練
魏書生一學期的語文課,一個半月就可以講完,其他的時間都用來講課外的文章或者學習方法或自己的讀書經驗。那么我們這些普通教師,也不能在課堂上太拖拉,也要做到精講,這樣就可以讓出時間,給所帶的文章。
(二)備課充分
要想做到精講,那么課就一定要抓住重點。一篇語文課文寫得精彩的地方有時是非常多的,我們如果篇篇面面俱到,細細地去講解品味,那么一篇文章就需要幾課時的時間去完成,這樣就會耽誤完成教學任務,更別說向外拓展學習內容了。所以教師要抓住這篇課文中最可學習的一兩處,來重點學習。這樣,講得精,學生學得也精也輕松,教學也就更加有針對性。
(三)方法指導
在精讀文的講解中,教師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例如,常用的略讀、精讀、跳讀、做批注、摘抄好詞好句、文章深刻語句的品析方法等等,學生如果掌握了更多的學習方法,那么在課文閱讀中就會省時省力不少。這樣在進行帶文閱讀時,學生利用這樣的方法進行閱讀,效果也會提升不少。
(四)有的放矢
在進行課外文章的閱讀時,教師一般都會設計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閱讀,這樣有利于訓練學生提高閱讀能力。不過要注意,在問題設計時,一定要精于思考,盡量要做到與所講的文章重點內容或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似,這樣對鞏固課文內學習的內容有利,學習也更有效。特別是在對比閱讀時,教師可以根據時間的多少來限定對比的范圍,各處都對比到,往往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后續學習。
(五)復習提高
在語文的復習課中,我們的帶文方式完全可以做到以一帶多的。教師精講一篇文章,然后利用多篇相似內容或體裁的文章來進行反復訓練。當然,問題設計可以是多樣性的,就像醫生看病一樣,見到的病例越多,那么解決疾病的方法也就越多。這樣說明方法、順序、文章結構等等知識點就會一點一點滲透到學生的腦海中去,提高閱讀能力的愿望就會逐漸實現。
三、以文帶文的恰當帶出點
精讀文帶出略讀文的方式也不是統一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采用在精講的課文之后,再引出略讀文。這是習慣性的方式。其實,在課文講解之前,以引入的方式來學習也是完全可以的。學生先讀引文,對里面的內容有側重點的學習,然后入正文。這種導引式的學習,對精講文同樣有極好的效果。再者,課后的跟蹤輔導,以文帶文也是可行的。比如,學習完《記承天寺夜游》,我們也可以布置一篇課外的文章——蘇軾的游記《游白水書付過》,讓學生閱讀,體會其中的景物的特點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感情。這種閱讀,將課內延伸到課外,對于拓寬學生的閱讀面也是相當有幫助的。教無定法,只要有利于我們去教與學的,我們都可以去嘗試。
四、文章長短的選擇方式
前文我就說過,帶文往往在時間安排上,會有碰撞。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文章選擇往往喜歡選短一點的文章,例如,引入式的帶出方式文章,一課時的結尾帶出式文章,這樣的文章選擇要短小而有代表性,考驗的也是老師的閱讀面及備課準備。課外的延伸閱讀則可以選擇稍長一點的文章,這樣在閱讀上,可以更靈活些。
語文部編教材倡導我們去閱讀大量的課外知識,這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寫作素養的有利手段。教師就要對教材有整體的把握,掌握好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研究教學方法,以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同時,教師本人也要加大閱讀的量,以源源不盡之水,去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以期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秀珍.淺談“以文帶文”課型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8(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