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成為幼兒教學的有效手段。數學對于幼兒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而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活動中的運用,幫助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文章從提高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增加教學趣味性、降低學習難度、調動學習積極性入手,對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希望為幼兒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數學活動;多媒體技術;運用
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幼兒的認知水平較低,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地呈現出來,讓幼兒不再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數學活動中,也豐富了活動形式,讓幼兒可以體驗到更多有趣的數學游戲。
一、加強學習,提高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
只有幼兒教師具備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才能使其在數學活動中發揮作用。部分幼兒教師只是能夠操作多媒體設備,不具備很專業的應用能力。因此,幼兒園可以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幫助幼兒教師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他們的多媒體技術應用水平。
比如,在學會運用多媒體技術之后,我不再單純只靠語言講解數學知識,而是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在“5以內量的感知”的數學活動中,幼兒要按順序說出“1、2、3、4、5”,也要能夠數出和具體展示出5以內的量。我分別制作了5張不同的圖片,每張圖片中有不同數量的動物。我設計了認識動物朋友的活動,邀請幼兒隨意點開一張圖片,并且告訴大家圖中動物的數量。點開一張圖片后,我數出數量,并且說出了動物的名字。在我的示范下,班中的幼兒都變得十分積極,他們主動舉手告訴我要認識小動物,并且在數數量的時候也很認真。
二、帶來獨特視聽感受,增加數學教學趣味性
通過制作電子課件,幼兒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畫面展示數學知識。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幼兒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1],幼兒在感官刺激下,也能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課堂教學也掃除了以往的沉悶。
例如,在“學習正方形”數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不僅要收集正方形物體的圖片,還要配上靈動的音樂。我在設計課件內容的時候,考慮到幼兒比較喜歡明亮的色彩,因此經常使用天藍色和淺綠色的字體。我為幼兒播放了張小盒的動畫短片,幼兒從短片中可以看到主人公張小盒頭的形狀很特別,他的頭是正方形的。在幼兒初步認識了正方形之后,我又帶領他們了解正方形的特征。此外,我發現幼兒的注意力容易轉移,而且隨著教學時間的延長他們也會失去耐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會在數學活動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放一首比較流行的動畫歌曲,把幼兒的注意力拉回課堂。聽到熟悉的動畫歌曲,幼兒也能進行適當的放松,心情也能愉快起來。
三、形象呈現抽象概念,降低數學學習難度
抽象的數學概念是幼兒學習數學的阻礙,而多媒體技術作為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讓數學概念變得生動形象。幼兒教師可以將抽象知識融入到故事中,通過課件展示出來[2]。
例如,在“5以內序數”數學活動中,幼兒需要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數詞表示序列中物體的具體位置。我在圖片中展示了藍色、黃色、綠色、紫色和白色五種不同顏色的房子。在幼兒看到房子后,我詢問他們:“小熊邀請小狐貍來自己家做客,小狐貍來到小熊住的街道,看到好多房子,你們知道這條街上有幾座房子嗎?”幼兒便看著圖片數出了5座房子。我接著問:“小熊告訴小狐貍自己家是黃色的,你能說出小熊住在第幾座房子嗎?”有的幼兒說是第二座,有的說是第四座,我便告訴他們要從左往右數,幼兒說出了正確的答案。我又提問白色和紫色分別是第幾座房子的顏色,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可以準確回答我的問題。
四、融入游戲化教學,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技術可以與游戲化教學相結合,使得幼兒通過電腦游戲自發學習數學知識。通過電腦游戲,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數學知識的認識,還能訓練幼兒的反應能力。
例如,在“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數學活動中,幼兒通過數字卡片學習和區分單雙數。在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幼兒并沒有完全學會單雙數,一味地視同卡片沒有達到教學效果。因此,我找到了“10以內單雙數”的電腦游戲,游戲中獨角獸小白要踩著石頭過河,石頭上分別顯示1-10不同的數字,有時候要踩單數的石頭,有時候要踩雙數的石頭。小白需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到達對岸,游戲成功后會獎勵一棵小樹苗。幼兒在玩電腦游戲時,注意力十分集中,很認真地投入到游戲中。在玩過幾次游戲之后,幼兒可以很輕松地區分單雙數,也能準確說出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幼兒教師應不斷深入學習多媒體技術,將其融入到數學活動中,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促使幼兒自發加入數學活動。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幼兒不僅能對數學產生興趣,還能以愉快的心情探索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姚小彥.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技風,2020,000(007):104.
[2]李翠珍.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7,000(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