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開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如何克服學生心理障礙是最普遍的一個問題,也是造成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較弱的主因。盡管教師采取了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并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仍然有很多學生存在參加口語交際活動意愿不強的問題,造成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直較弱。若想從根源上徹底解決該問題,教師應當從不同維度對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工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礙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科學、完善的解決策略,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加入到口語交際活動之中,從而逐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障礙;成因及對策;分析
一、引言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網絡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社會,無論是科學技術水平,還是人們的生活質量,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語言,是目前社會上應用人群最多的交流工具。在中國國內,雖然學生很小便開始學習英語,但是由于受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英語理論”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在口語交際方面的能力非常弱,被外界稱之為“啞巴英語”。英語是目前社會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語言,在國際交流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國學生在英語口語交際方面存在一個十分特殊的狀況,中國小學生在書面表達與理解方面的能力較強,但是口語交際能力非常差,若想從根源上徹底解決該問題,必須要從不同層面、不同維度對影響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的不利因素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二、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障礙及成因分析
(一)認知語境障礙及成因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小學生在英語交際的過程之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中認知方面的障礙是影響小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最嚴重的一個因素,所以小學生英語交流不順暢,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基于此,在學習英語口語的過程之中,應當注重積累,形成一定的認知能力。造成小學生認知語障礙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具體為:其一是詞匯儲備量相對較低,對于中國大部分小學生而言,當進行英語交際時,想要表達某個思想,但是在心理詞庫中無法找出相應的詞匯,進而導致口語障礙;其二是信息輸入量較少,信息汲取范圍較窄,學生的學習知識面相對較窄,盡管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了詞匯,但是在英語交際過程中的英語詞匯相對較少,對學生的語言輸出量造成嚴重影響。
(二)語言環境障礙及成因
語言環境障礙是我國學生英語口語交際障礙中最為突出的一個。由于我國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在我國傳統的語言教學氛圍中過來的,他們往往缺乏一種逼真的語言交際環境,并且忽視了漢英文化的差異。此外,雖然很多學校也開設了英語角,為學生課外練習口語提供了一個人為的交流場所,但是,由于這個活動主要依靠自主、自發進行,況且沒有教師進行全程輔導,從而使得英語角實際上最后也成了少數學生的交流樂園,起不到應用的效果。
(三)心理動機障礙及成因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大部分中國小學生來講,英語口語學習是一項嚴峻挑戰,由于他們在心理上存在嚴重的潛在性障礙,在英語學習方面缺乏自信心。大部分小學生均是以自我為中心,想要在朋友以及家人心中保持良好形象,因此在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不敢講話,害怕自己出錯,如此一來將會形成惡性循環,進而造成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差,并形成自卑心理,對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造成嚴重阻礙。
三、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中心理障礙的消除策略
(一)豐富個人詞匯儲備量,加強練習
在詞匯方面,學生需要不斷努力,更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掌握單詞的語音,然后掌握運用音標進行單詞拼讀的能力,最后再通過積累、鍛煉,掌握字母與常見字母組合的特殊規律,從音、形、義、性四個不同的層面逐步提升學生的單詞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利用閱讀大量詞匯的方式來提高個人詞匯儲備量,通過聯想記憶法、構詞法等方式理解并記憶單詞,該種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必須要進行大量的學習,熟練掌握每個單詞的音形義,并學會詞組搭配,從根源上徹底消除口語障礙。
(二)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英語口語交際環境
學生的學習環境主要包括兩類,其一是學習環境,即所謂的教師、圖書館、自習室等,但學生身處這些環境時,要盡可能的進行交流,并把書面語言放置于實踐之中進行檢驗與鍛煉;其二是生活環境,主要是指校園學習環境之外的所有場合,對于這些場合,可以通過增加英語類標志、牌匾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邀請一些外教為學生進行講課,使學生切身感受到英語的魅力。
(三)適當降低要求,消除心理障礙
英語是一門學習難度高、相對比較繁瑣復雜的語言,學生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教師應當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為了防止學生產生恐懼心理,教師在口語指導過程中要盡量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特別是在英語口語交際的開端,教師應當設計一些難度比較小的學習活動,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基本準則,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結束語
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時間跨度大、繁瑣復雜的動態性過程,只有多學、多用、多練才可以提高表達能力,所以在開展英語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口語交際障礙,積極營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凡海娟. 開口英語,讓教學更生動——小學英語口語交際障礙分析及教學策略[J]. 校園英語,2018(32).
[2]戴海燕. 小學中高年段英語教學中口語交際技能培養策略[J]. 散文百家:下,2019(2).
[3]劉玉蓉. 西北地區初中生英語口語交際心理障礙成因分析以及策略[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00(005):P.169-169.
作者簡介:
劉娜娜(1989-09-28)女,漢族,山東省德州市,二級教師,本科,單位: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趙官鎮中學,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