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財進



【摘 要】 目的:研究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患者病因診斷中的應用。方法:本期選取受試人員共計80例,其中發熱組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0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發熱病人,健康組為40例健康受試人員(在我院同期體檢合格),對發熱組和健康組受試人員進行血細胞形態學檢驗,觀察分析結果。結果:較健康組受試人員血細胞形態異常陽性率(7.50%)相比較,發熱組(總計57.50%)顯著增高(P<0.05);發熱組受試人員平均細胞體積和血細胞比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受試人員(P<0.05)。結論:病人在發熱期間,其外周血細胞的形態會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因此通過對病人外周血細胞進行形態學上的檢驗,能夠對病人產生發熱的病因做出正確判斷。
【關鍵詞】 血細胞形態學檢驗;發熱;診斷;病因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205-02
發熱疾病是一類門診較為常見的疾病,且導致病人發熱的病因也較為多樣化和復雜,因此需要醫務人員及早對其病因做出正確診斷,也對其后續對癥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臨床上通常運用全血細胞分析儀對發熱病人進行血常規的檢查,以此來確定病因,而其中血細胞在形態學上的檢驗十分重要,當病人身體出現發熱癥狀時,其自身外周血細胞在形態、比例及數量等方面均會呈現出相應的病理變化,此時對病人進行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可以幫助醫務人員很好地判斷病人的病情情況,從而可為其發熱病因診斷提供更加科學的實驗依據,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2]。現將此次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期選取受試人員共計80例,其中發熱組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06月收治我院收治的40例發熱病人,健康組為40例健康受試人員(同期在我院體檢合格),將健康組和發熱組兩組受試人員的基本信息進行比較,P>0.05,可繼續進行后續研究。詳細信息見表1。
1.2 檢驗方法
醫護人員運用全血細胞分析儀對健康組和發熱組所有人員的靜脈血進行抽血采樣,采血1-2ml,并將各組受試人員的血樣標本充分混合均勻,用顯微鏡對其進行觀察并記錄相應細胞數目,讓其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干燥,隨后制備成血涂片(瑞氏染液染色),此過程應嚴格遵照相關操作規程,將血涂片置于顯微鏡下觀測,對血細胞進行分類,觀察各類血細胞在形態上的變化并記錄其數目,規定1h內完成全部血樣檢測。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人員各類血細胞形態的異常情況,計算血細胞形態學檢驗陽性率。
(2)分析血細胞形態學檢測結果: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及平均細胞體積。
1.4 統計學方法 對所收集的相關資料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血細胞形態學檢測陽性率用(n,%)表示,行x2 檢驗,血細胞形態學檢測結果用(x±s 表示,行t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受試人員血細胞形態的異常情況
發熱組四種血細胞形態變化陽性率均高于健康組,P<0.05,詳見表2。
2.2 兩組受試人員血細胞形態學檢測結果
兩組平均細胞體積及血細胞比容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兩組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3。
3 討論
發熱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疾病,其病因有多種且較為復雜,應該及早對發熱病人病因做出診斷,并針對其病因制定合理科學的治療方案,不僅可以緩解病人精神和身體上的壓力,也可使病人早日康復。血常規檢測是臨床上診斷該類疾病的一種快速、準確的方法,病人血液中血細胞數量或形態的改變可反映出其發熱的病因,因此對臨床發熱病人進行血液血常規的檢測,可準確判斷病人病情。
異常細胞的形態變化、異形淋巴細胞變化、白細胞變化和細胞性貧血是血細胞形態變化的幾種類型,其中異形淋巴細胞最常發生形態上的變化,病毒感染是其主要誘因,進而可引發流行性出血熱或感冒等疾病;異常細胞在形態上的改變主要包含空泡變性、核變性等;白細胞參與機體的防御功能,其變異類型主要為中性粒細胞核象變化或毒性變化以及淋巴細胞的異常變化,進而可導致肺炎等病的發生;紅細胞的體積大小變化與貧血類型有關[3]。本期研究結果表明,發熱組血細胞形態異常陽性率高于健康組,而且血細胞標本中四種血細胞形態變化也均比健康組明顯;發熱組平均細胞體積及血細胞比容均高于健康組。由此可見,發熱疾病的產生和發展與病人體內外周血細胞的形態改變有十分重要的關聯。
綜上所述, 在確定發熱病人的發熱病因時,可對其血細胞進行形態學上的檢驗,進而確診其病因,該方法具有準確、快速、便捷等特點,在確定病因后,也能使發熱病人及早獲得有效的治療,臨床應用價值頗高,所以認為該檢驗方法十分值得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啟亮.探究實施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對于發熱患者病因診斷的臨床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2):39-41.
[2] 潘艷,吳旭,劉大慶等.血液分析儀與血細胞形態觀察的聯合應用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2017,06(04):715.
[3] 崔彬.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病因判斷中的應用意義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04(03):5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