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林
摘 要:影響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學生的英語單詞積累量,學生對于英語句子的結構認識是否清晰等。學生某一個部分掌握不好就可能會給閱讀課教學造成困難,因此,小學英語老師在進行閱讀課教學之前,應該讓學生先把基礎知識打牢。只有基礎知識穩固,學生學習起來才會更加輕松。現階段,我國教育部門對小學英語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小學英語老師要在學生學習基本英語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此,本文章對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閱讀教學一直都是英語教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讀、寫的基礎,從詞組到句子,再到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的理解,都需要學生通過仔細閱讀最終完成。因此,英語教師加強對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一、繪本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繪本主要是將圖片和文字相結合,通過栩栩如生的畫面向學生講述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光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還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圖片上,從不同的細節引起孩子的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閱讀動機。繪本中的文字和圖畫相輔相成,共同幫助學生理解故事。繪本合理的邏輯安排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要開展英語繪本教學,打造師資團隊是關鍵。師資團隊的建設可以采用“請進送出”戰略,一是邀請高校專家進校開展主題講座,轉變教師教學理念,邀請優秀一線教師進課堂上示范課并進行教學指導;二是送團隊骨干教師外出進修,進行專題學習,回校后引領教學團隊建設。通過“請進送出”的戰略,加深教師對繪本的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認識、提升教師開展英語繪本教學的能力,除打造師資團隊外,各校也需要建立自己的繪本資源庫,以滿足教學之需。
二、自然拼讀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階段,閱讀是英語學科重點模塊,同時也是學生的學習難點。閱讀包含著眾多的詞匯量,要求學生具備獨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同時,在閱讀素材中包含著一些陌生單詞,需要學生自主分析、理解。因此,教師為全面提高學生閱讀效能,提升整體理解能力,務必要加強教法創新。而自然拼讀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在閱讀模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通過自然拼讀,能夠熟悉掌握閱讀素材,對陌生單詞進行自主拼讀,通過上下文梳理掌握詞匯內容,從而為學生閱讀理解奠定思維基礎。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期間,教師需要合理貫徹自然拼讀法,構建優質、高效的閱讀課教學環境,保證學生通過自然拼讀有效梳理全文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解題,提高閱讀水平。
三、合理選擇,激發興趣
閱讀離不開興趣的支撐,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閱讀,一定要站在興趣的基礎上進行,但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選擇適合學生的、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文本開展引導。首先,要確保文本的明確簡明,并且該文本需要與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同一層次。其次,盡量選擇圖文并茂的方式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和引導中加深對文本的認識。此外,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在學生閱讀的時候加上配樂,以豐富文本的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在課下通過微課指導學生閱讀文本。在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下,更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文本解讀教學效果的達成。
四、進行有效形式,展開課外閱讀
大多數小學生在6歲以上,13歲以下這個階段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能很快接受新事物。這樣一來,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可以組織課外活動,用這樣有趣的形式去幫助學生,讓他們感受其中的樂趣,覺得英語其實也不難。例如,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書,讓學生每周讀一本書,然后找出10個他們不懂的單詞。這樣,學生基本上一個星期就可以閱讀完,每周掌握70個不懂的單詞,以此類推,為日后學習英語就能打下基礎。書籍閱讀完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平臺上交流閱讀的主要內容和學習的單詞,讓學生積極地展現自己,分享自己學習英語的經驗。
五、營造好的閱讀環境
一個好的閱讀環境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都說環境可以創造人,教師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給學生提供學習幫助,這是開展教學環節之一。比如,可以在教室后面設立一個書角,在書架上擺放學生喜愛的英語書籍,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這些書。可以請有條件的家庭在家里開設一個小型圖書館。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也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六、利用小組閱讀讓學生獲得更多交流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之間能夠產生更多的交流,并通過有效的交流達成高效的學習效果。因此說通過小組學習,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在選取適當的課外閱讀模式后,要做好的就是引導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狀態,并根據需求在課外閱讀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給學生更多的自我討論時間,比如說小組互評和小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參與其中,提出自己的建議,并做好分工,也可以互相之間交流自己近期的課外補充閱讀書目,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課外閱讀的活動當中,并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提問的習慣,能夠主動去探索和發現新知識。
結束語:
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根據學生閱讀需求提供幫助和建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充分信任和尊重學生,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使他們獲得在知識寶庫自由翱翔的翅膀。
參考文獻:
[1]劉衛妮.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C].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現代化教學管理座談會論文匯編(二).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213-216.
[2]黃艾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J].英語廣場,2019(04):161-162.
[3]王福娜.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策略分析[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