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現代信息時代的全面到來,在線教學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前教育教學的格局,使得學生和教師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學習與教學活動。本文主要針對在線教育發展下高校課程以及教學的改革進行探究,希望能為高校課程教學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在線教育;高校課程;教學改革
1 前言
在線教育的迅猛發展對高校教育教學體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課程教學改革教育現代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和熱點,國際在線教育的不斷推進也使我國在高等教育現象課程教學領域的改革更加急迫。在線教育的發展以及建設也對高校課程內容的調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結合在線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以及學生的課程專業需求合理開展高校課程與教學改革活動,使得高校課程體系能夠更好地適應在線教育發展的趨勢實現與時俱進。
2 在線教育背景下高校課程改革和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2.1 高校原有教學管理和質量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傳統課堂教育形式通常會將學生評價作為教學質量評價的關鍵指標,很多教師為了獲得學生的高評價,通常會對學生學習要求放寬,不僅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影響學生的專業水平培養。在線課程可以對學生和教育相關大數據進行搜集、分析以及處理,借助云計算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并結合數據分析的結果為教學質量評價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解決當前傳統課堂教育形式教學管理以及教學監督存在的問題和不足[1]。同時,在線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幫助督導基于數據學習分析,對學生和教師的信息交流溝通進行實時準確的監測,更好的幫助教師認識到課堂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也能夠使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優勢和問題,幫助教師科學合理地開展教學內容的調整。高校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改變對原有的教學評估方法帶來了較大沖擊,在新的教學模式之下,必須要做好對教學評估方法的事先調整,從而能夠科學評估課堂開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2]。
2.2 高校課程與教學改革推進不足
信息技術目前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使得高校課程呈現出了新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但是,我國高校在線教育相對來說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在線教育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高校在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方面處于模糊狀態,在線教育和傳統線下教育存在相互推進又相互競爭的關系,改革原有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制度,實現技術革新,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在線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3]。
2.3 教師未能完全進行角色轉換
高校教師在當前線上教育的背景之下還有很多不能夠完全放開思想,一直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育教學,難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教師不會應用各種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構建出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一直以來都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育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其次,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得在線學習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還有很多高等院校一直沿襲著以往的教育體系,未能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可靠創新,缺乏創新精神。在線課程教學很多都已經流于形式,教學手段單一,影響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與創新探索[4]。
3 在線教育發展下高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相關對策
3.1 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
要想在線上教育背景下實現我國高校課程與教學的系統改革,全面提升高校課程教學質量,必須要改變原有的思想觀念,樹立起積極創新的意識,提高教學質量,開展靈活化和具體化的管理。高校可以借鑒發達國家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經驗,采取以課程為單元的專業化管理制度,實現分散性以及模塊化的課程結構設計,突出教務的服務職能,支持適應在線教育的大學教學管理包括學歷認證、學分認證以及學籍認證的。其次,高校也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革新,促進教學改革的有序推進,通過引入優質的課程資源以及建設專業校級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空間,將數字課程資源學習評價機制與傳統的課堂學習評價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激發教師的教學動力和教學積極性,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3.2 建立共享教學平臺
共享教學平臺的建立是在線教育發展下高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建立相應的共享教學平臺能夠幫助高校有序完成課程以及教學改革的目標。在進行教學平臺建立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結合課內傳統課堂實際開展和建設的情況,實現線上與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導入優質的課程到線上教育體系當中來。其次,可以將高校建立的共享教學平臺與國家級教學平臺接軌,充分利用優質開放的教育教學資源,并實現統一管理與個性化管理的相互融合,加強對實施和建設過程的有效管理與應用,并作為校級資產存儲起來。另外,還需要實現課程、教務與教學活動的結合,使得課程教學更加快速、便捷以及科學實現教務管理的有機統一。
3.3 優化高校教師評價制度
高校評價制度的建立健全直接關系著課程開展的持續性以及課程優化的方向,高校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具體教學活動的安排以及教學課程的設計,與人才培養的質量息息相關。原有的課程評價體系已經無法滿足在線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課程,因此,需要加強對高校教師評價制度的改革,可以利用改革績效評估的制度為教學活動的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積極鼓勵高校教師利用計算機技術開展課程建設,建立數字化的課程體系。并將教師科研結果與課程教學體系改革和創新有機關聯起來,使高校教師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與教學改革中來,并積極開展教學實驗和課程實驗,引入優質的教學資源。
3.4 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在線教育背景下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尤其是計算機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高校教師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背景以及在線教育的技術需求,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創新原有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理念,全面提升自身修養,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使得在線教育知識資源更加系統、專業、開放和具有吸引力。在線教育背景下,教師也可以及時調整創新課程內容,使得各種內容能夠更加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實踐活動。通過課程設計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迪,幫助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加強對問題的自主探究。教師本身需要加強對計算機操作技能以及網絡技能的掌握,并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課程的合理設計以及課程資源的建設,建立起信息化的教學檔案,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并做好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線教育發展背景下對高校課程和教學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線教育的進步和普及能夠有效解決傳統在線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高教育的實時性,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需要加強對在線教育背景下高校課程和教學改革的重視,明確高校課程和教學改革的意義和價值,推動在線教育的具體應用,加快教學改革的速度和進程,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蘇燕.在線教育發展下的高校課程與教學改革[J].高教探索,2014,(4):97-102.
[2]梁蘇.在線教育的“開放式導學”應用[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5,(12):101-103.
[3]黃志成.基于MOOC的開放課程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26):6146-6148.
[4]楊軍安.基于“互聯網+”思維的高職課程改革探索[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6,(1):8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