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 祁煜喬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前列腺增生圍手術期預防血栓的護理措施和方法。方法:選取我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經尿道手術治療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發生血栓的風險等級進行評估,給予相應的預防護理措施,對患者圍手術期發生血栓的情況進行觀察。結果:高危組的血栓發生率為5.00%,中危組的血栓發生率為3.13%,低危組未發生血栓。結論:評估經尿道手術治療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栓發生風險,并給予早期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的預防發生血栓,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
【關鍵詞】老年前列腺增生;圍手術期;血栓預防;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00-01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的發病原因是患者體內的雌雄激素平衡失調。現階段,前列腺增生的發病率逐漸升高,患者一般表現為排尿次數的增多、尿頻和尿急等癥狀,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當前治療老年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是經尿道手術,雖然該手術方法是一種微創手術,但是患者需要在術后臥床休息很長時間,進而增加了發生血栓的風險。因此,在對患者治療的同時也要做好血栓的預防護理工作[1]。本文對我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86例經尿道手術治療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圍手術期血栓預防及護理措施進行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經尿道手術治療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的年齡為57~80歲,平均年齡(68.45±1.98)歲。合并糖尿病7例,冠心病2例,高血壓24例。根據患者的風險評分判斷患者的風險等級,其中高危組40例,中危組32例,低危組14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老年前列腺增生的診斷標準,并進行前列腺鈥激光剜除手術;②該研究通過我科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具有出血風險的患者。
1.2方法
(1)常規護理:患者術后保持平臥位,在患者大腿的一側固定好導尿管,叮囑患者盡量臥床,不要過多的活動,將患者的下肢稍微抬高。通過三腔導尿管來對患者進行持續性的膀胱沖洗,對沖洗液的顏色進行密切的觀察,并適當調節滴速。當沖洗液清亮后停止對患者的膀胱沖洗,患者可以適當的進行活動。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的與患者溝通和交流,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使其產生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得以消除,將疾病的發生機制和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詳細的講解給患者及其家屬,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2)血栓性疾病的護理:高危組患者實施低相對分子質量肝素、彈力襪和間歇充氣加壓泵,彈力襪腳踝水平壓力控制在20mmHg;中危組患者實施低相對分子質量肝素和間歇充氣加壓泵,其中患者在手術前的12小時給予相對分子質量肝素,每天進行一次;低危組患者實施間歇充氣加壓泵,每天保持在18小時左右;非常低危組不實施任何預防措施[2]。
1.3觀察指標
評估患者的血栓風險等級,觀察患者圍手術期發生血栓的情況。根據Caprini模型來對患者的血栓風險進行評估,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手術時間和手術方式以及血栓性疾病史等內容。根據《中國普通外科圍手術期血栓預防與管理指南》來進行風險等級的劃分,總共分為四個級別,非常低危即評分為0,低危即評分為1-2,中危即評分為3-4,高危即評分為5以上[3]。
2 結果
高危組發生的深靜脈血栓有2例,發生率為5.00%;中危組發生的深靜脈血栓有1例,發生率為3.13%;低危組未發生血栓。
3 討論
由于經尿道手術恢復比較快且損傷較小,所以經常采用該方法來治療前列腺增生,但是患者在術后極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傳統的護理措施滿足不了不同等級患者血栓的預防。而本研究通過對患者血栓風險進行等級劃分,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患者給予相應的預防護理措施。由于年齡、既往血栓史和肥胖以及體位的固定都是血栓發生的危險因素,而前列腺增生手術后患者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臥床休息,進而促進了血栓的發生。所以在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應給予患者相應的物理治療方法,其中間歇充氣壓力泵通過周期性的減壓和加壓這種機械作用,使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流的速度得以增加,進而給患者淤血靜脈內血液的排空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實現預防血栓的目的。
4 結論
綜上所述,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經尿道手術后,根據患者的血栓風險等級給予個體化的預防護理措施,有效的減少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徐春香, 夏開棟, 李菊. 前列腺增生圍手術期血栓預防及護理措施[J]. 血栓與止血學, 2019, 25(1):173-174.
[2] 鄺煥明, 張羽涵, 陳雪月. 深部靜脈血栓防治系統在預防臥床患者下肢深部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 2019, 10(1):62-63.
[3] 宮雯雯. 淺談深靜脈血栓的預防[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9(10):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