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妮
摘 要:實驗是解開物理神秘面紗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實驗教學,又要重視開展實驗教學的方式方法,并在此過程中,發揮實驗教學的積極作用,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注重從實驗現象、自主教學以及合作教學三個方面,對實驗教學進行簡要闡釋,旨在促進學生綜合物理實驗能力的提升,獲得良好的初中物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注重運用按部就班的方式,開展實驗教學的授課,注重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并不注重培養學生實驗操作的創造性和自主性,從而導致學生實驗學習的積極性被嚴重消磨。針對這種狀況,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轉變原有的授課方式,構建生本實驗課堂,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觀察、設計、思考和判斷,真正從實驗中,獲得知識理解、認知和運用能力的提升。
一、運用生活現象,調動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現象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與學生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并制定與物理知識相關的生活現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更為全面地運用物理知識,分析生活現象,促進生活化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為了提升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引入如下的生活現象,讓學生進行探究:教師用同樣的力,分別旋轉兩個大小一致的生雞蛋和熟雞蛋,并讓學生猜測哪種雞蛋旋轉的時間較長,說明具體的原因。為了提升學生思考的方向性,教師引導學生從慣性和摩擦力兩個角度思考。與此同時,教師走入學生的思考過程中,并積極地與有問題的學生進行交流,針對他們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引導。在大部分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邀請學生分享思考成果。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結合教師的引導,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分析。與生雞蛋相比,熟雞蛋的質量較重,慣性較大;蛋清和蛋黃成為一體,不用克服兩者之間的摩擦力。由此可以判斷,熟雞蛋旋轉的時間較長。通過運用生活現象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教師在調動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度同時,促進他們物理現象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自主教學,獨立設計實驗,提升學生概念理解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從對慣性理解的角度,探究具體的實驗設計方式,從而通過實驗設計,更為深入地加深對物理概念知識的理解,提升自主探究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授“聲音”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自主設計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實驗,理解頻率與音調、振幅與響度之間的關系,促進他們對上述概念的理解。本次實驗的工具為鋼尺。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第一點,講授知識。教師運用多媒體,講授頻率、音調、振幅、響度的概念,為后續的實驗教學奠定基礎。第二點,創設問題。教師創設如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運用鋼尺分析頻率與音調以及振幅與響度之間的關系。第三點,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探究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分享探究成果。小洛積極地舉手說:“頻率和音調之間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即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幅與響度之間同樣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即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與此同時,小洛運用鋼尺,進行此部分內容的實驗。
三、使用合作教學,協作設計實驗,提升學生思維發散能力
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合作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為學生搭建自主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實驗,增強學生思維的發散性。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提供多樣的實驗工具,增強學生實驗思路的多樣性,為增強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授“慣性”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合作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如何運用工具,證明慣性的存在,真正增強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教師在此次實驗中,準備如下的工具:鋼尺、象棋、小木車。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并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在大部分學生探究結束后,教師邀請學生分享思考成果。小左說:“我們小組一共探究出是兩種方式。方式一,將象棋放到小木車上,讓小木車保持直線行駛,突然給小木車一個相反的力,象棋從小木車上掉下來;方式二,將象棋摞成一摞,并用鋼尺擊打底層的象棋。底層的象棋飛出,其余的象棋基本保持不變。”通過運用合作教學法,教師讓學生通過交流,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工具,設計實驗,增強他們思維的發散性。
總而言之,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踏踏實實地工作,一步一個腳印的總結,戒驕戒躁,真正地通過實實在在地工作,并適時地進行反思,從而在此過程中每天進步一點點,促進個人教學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增強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沈進.新課程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淺談[J].好家長.2017(17).
[2]董凱鋒.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的創新開展[J].技術與市場.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