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越來越多的建筑相關企業在設計、招投標、施工、運維過程中使用BIM技術,必然會導致企業對專業人才技能要求的變化,由原來的傳統崗位的設計、施工、管理等的人才,向基于BIM的應用人才過渡。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我們必須積極的參與其中,研究它的適用性和價值,培養出適合建筑信息化發展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信息化;人才培養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為工程設計領域帶來了第二次革命,從二維圖紙到三維設計和建造的革命。同時,對于整個建筑行業來說,BIM也是一次真正的信息革命。2011年住建部頒布了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在這個綱要中9次提到BIM技術,把BIM作為核心技術重點發展。基于BIM的設計和施工的應用已經成為未來中國BIM發展的方向,引發了我們建筑工程行業BIM技術的變革的風暴。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18》中,對BIM的應用和發展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調研如實反映了企業對BIM專業人才短缺的焦慮,反應了BIM人才在BIM技術過程中重要作用,渴望建筑相關院校能夠提供合格的BIM應用型人才。
一、BIM技術的核心
BIM的技術核心是一個由計算機三維模型所形成的數據庫,包含了貫徹于設計、招投標、施工和運維等整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并且各種信息始終是建立在一個三維模型的數據庫中。BIM可以持續即時地提供項目設計范圍、進度以及成本信息,這些信息完整并能相互調用,即BIM能夠在綜合數字環境中保持信息不斷更新并可提供信息交互式訪問,使建筑師、工程師、造價師、施工人員以及業主可以清楚全面的了解項目。所以說,BIM技術完善了整個建筑行業從上游到下游各個專業直接的相互銜接和交流,實現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BIM技術的應用實施是一個推進建筑業信息變革、加速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BIM技術的推廣應用必然離不開BIM系列信息化工具的應用,目前建筑信息化在高校的教學中所占比例不大,因此,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增加信息化課程已經成為必然。
二、BIM專業人才的分類
美國國家BIM標準(NBIMS part 1 Version 1)把BIM人才劃分為三類,一是BIM用戶:包括建筑信息創建人和使用人,他們決定支持業務所需要的信息,使用這些信息完成自己的業務功能,所有項目參與方都屬于BIM用戶;二是BIM標準提供者:為建筑信息和建筑信息數據處理建立和維護標準;三是BIM工具制造商:開發和實施軟件及集成系統,提供技術和數據處理服務。
根據以上的分類,對應我們詞語,也可以分為三類:一是BIM標準人才:做標準研究的BIM人才;二是BIM工具人才:做工具開發與研制的BIM人才;三是BIM應用人才:應用BIM支持本人專業分工的人才,簡單描述就是應用BIM技術支持和完成工程項目生命周期過程中各種專業任務的專業人才。我們不難看出,在整個BIM人才結構中,BIM專業應用人才數量最大,覆蓋面最廣,最終實現BIM業務價值的貢獻也最大,這也是高校BIM人才培養的重點。
三、高校BIM人才的培養的模式
(一)開設相應課程,把BIM技術融入各個專業中。
目前高校開展BIM教學可以歸納這么幾種模式,首先就是教軟件,只教軟件以及軟件的使用方法;其次就是結合實例來教軟件,這種教法更進了一步;第三種以教BIM的理論為主,做一門課,比如《BIM概論》,讓學生全面了解BIM相關知識;第四種教法就是理論結合實際,所謂實際就是結合實際的工程項目。
以上這幾種模式,我們先不討論那種模式的好壞,首先大家必須清楚BIM相關的專業是很多個專業,而不是一個專業,如何處理其中的關系,最后是怎么樣來安排課程,讓各個專業能夠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
(二)成立BIM興趣小組,充分發揮學生的課下自學能力
筆者有幸考察南方某高校,發現該學校之所以BIM人才培養做的非常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激發了學生對BIM的興趣點,學生對BIM技術的熱情度特別高,包括土木、工管、造價、環境工程及測繪等專業學生,基本都是從大一開始就加入BIM興趣小組。
BIM小組中有各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業余時間由高年級學生帶動低年級學生學習BIM軟件和專業知識;學院定期外請BIM專業人士,為學生做講座;通過各類競賽帶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選拔優秀學生進入工程中心,直接參與實際工程項目。
(三)在教學實踐性環節開展BIM技術的鍛煉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是土木工程學科的本科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將BIM技術應用于實踐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近幾年,筆者所在課題組改革現行實踐教學方法,進行了將BIM技術應用于實踐教學環節的探索。課上安排學生學習軟件,由于沒有目的性,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將BIM技術融入課程設計中,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就把軟件用熟,這一改革是對信息化技術與專業知識整合的初步嘗試,為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專業認識實習中,實習學生應用基于BIM技術的三維仿真施工實訓平臺,真實的了解施工中各個工序的銜接和做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習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實習的興趣。
(四)建立BIM實訓中心
BIM人才的培養同院校的性質與應用目的密不可分:985、211研究型大學或有博士點的院校,主要培養前兩類BIM人才,開展BIM技術研究,建立BIM研究中心,主要應用于博士、碩士研究生BIM課題研究與項目實踐。
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應結合本地BIM發展態勢和發展方向,建立BIM培訓中心,以滿足現有在校學生及從業人員學習BIM技術的需求;緩解行業BIM人才急缺的現象,解決在校生的就業;為提升教師的項目實踐能力,部分高校還可以成立BIM服務中心,為社會提供BIM咨詢服務,與企業產學合作:為企業培訓BIM人才,企業的BIM項目由學校師生完成,即增加了教師業務能力,也為學生提供了參與項目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同時為企業培訓BIM技術人員,既完成了企業BIM團隊成員的培養,也使項目后續服務可以由企業BIM技術人員完成,帶動了企業合作積極性。
經過BIM培訓中心、工程中心的應用,教師的BIM技能會得到質的飛躍,把BIM技術用于各專業的課程的教學中是必然的。
四、結語
BIM技術作為建筑行業的新興技術,從行業走向校園,再從校園走向行業,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BIM技術的推廣會涉及到建筑行業的方方面面,從軟件技術、管理制度、國家標準等等都會面臨重大的變化。每一個方面的變化都會經歷創新、規范、普及的過程,高校的人才培養也應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學生從會建模到會應用,畢業后能夠快速適應基于BIM的項目管理,并在企業中進過項目實踐應用后逐步發展到能夠進行業務集成的高級BIM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勤JBIM技術推動建筑行業變革[J].福建建筑,2011(6):120.
[2]趙雪鋒.建筑工程專業BIM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2):53.
[3]彭正斌.基于BIM理念的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應用研究[J] 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3(6) 22-25.
[4]何關培.《中國工程建設BIM應用研究報告2011》解析[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2(3):16-17.
作者簡介:
李建(1977-),男,碩士,講師
內蒙古科技大學校級重點教學改革項目(JY20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