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宙
摘 要:目前,煤礦的發展程度越來越依賴于其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管理模式。煤礦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發展不僅能夠提高其生產率,而且還能提升企業的整體效率,有利于煤礦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首先對煤礦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管理模式進行闡述,并分析其不足之處,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進而促進煤礦業的發展。
關鍵詞:煤礦企業;生產調度;現代化管理模式
引言:
煤礦企業施工地點不固定,經常存在移動作業的情況,并且受環境影響較大。如果不提前對施工環境進行勘探,避免在施工過程出現地質災害問題,那么不僅影響施工人員的安全,而且會降低企業生產效率。因此,企業必須實施一定的調度措施,實現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管理模式,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以及煤礦開采的高效性,促進煤礦業的發展。
一、煤礦生產調度的現狀
針對現階段煤礦企業安全性逐漸下降的問題,一些相關部門已經采取若干措施來保障煤礦生產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比如重組、合并等。在重組過程中,大部分企業提倡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發展,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同時,由于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部分企業的生產調度系統已經難以滿足施工要求,如果用全新的來代替此系統,也會付出較大的代價。因此,部分企業選擇在老化的調度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以保障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二、現階段煤礦生產調度的問題
(一)煤礦生產調度缺乏明確目標
煤礦企業的生產調度如果缺乏明確的目標,將會對其管理模式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一方面,沒有明確的目標會導致在生產環節過程中的協調出現問題,上級和下級之間未能完美銜接,從而影響整個企業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企業沒有明確的目標,會影響生產環節的進度,導致調度系統未能及時完成信息的統計和規劃,這樣不僅對調度信息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現代化建設。
(二)煤礦生產調度缺乏完善性
煤礦企業的生產調度如果缺乏完善的調度系統,那么將會影響煤礦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調度系統的不完善將會影響其與自動化技術結合的進度,導致煤礦企業處于被孤立的狀態。另一方面,沒有完善的調度系統,很多企業只能采取人工上報數據的方式,這種方法會造成大量的數據誤差,降低企業效率。
(三)煤礦生產調度的應急系統缺乏完善性
煤礦企業的生產調度如果缺乏相應的應急系統,將會造成一些不可控的安全事故。目前,煤礦企業雖然已經積極響應政策,設置相應的應急系統,但仍存在較多不足之處。這些問題將導致工作人員未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造成安全事故,進而影響企業的整個調度系統。
三、煤礦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管理措施
(一)明確管理目標
煤礦生產調度應當積極開展現代化管理模式,明確企業管理目標。首先,企業應當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強企業所有部門以及部門內員工的合作交流能力,讓所有員工將企業目標牢記于心,共同奮斗。這種方法不僅能使所有員工提高團結意識,還能提高數據上報的準確性,提高企業效率。此外,企業應當保證煤礦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能夠均衡發展,不偏不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充分體現煤礦業的市場價值。
(二)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煤礦的生產調度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不論哪個環節出現紕漏都將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因此,應當對企業的所有環節密切監控,建立健全生產制度、責任制度、意外事故處理制度、自然災害預防和處理制度等等,對其中出現的所有問題的產生、協調和解決過程進行記錄。在生產制度方面,應當嚴格執行文件中的所有條項,及時做好記錄,對文檔的分類更要嚴謹。在意外事故處理制度方面,若發生意外事故,應當詳細匯報現場情況,盡快安排相關工作人員處理,之后應對發生此情況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來避免。
(三)完善信息化管理平臺
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立和完善,不僅能夠讓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對上報的準確數據進行分析,提高效率,企業也能夠借助該管理平臺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核心競爭力。首先,企業應當對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后臺數據庫進行相應的完善。后臺數據庫不僅能保障企業所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能夠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備份、存儲等,方便工作人員操作。其次,后臺數據庫應對煤礦企業所有的交易信息進行統計,針對各個部門的銷售情況、日報、季報和年報等進行合計,并共享到企業相關網站上,提高部門工作效率。同時,該管理平臺應當具有實時定位施工人員的功能。這樣,調度室便能夠對施工人員的具體情況以及施工環境進行具體分析,如果存在安全隱患,能夠及時預警并進行相應的防患工作。
(四)優化應急系統
應急系統的優化,能夠幫助救援隊第一時間奔赴救援現場進行施救。首先,煤炭企業應當做好應急規劃,以便在安全事故發生時,所有相關部門都能以最快速度實施方案,快速救援。其次,在預估出不可避免的安全隱患時,企業應做好事前應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保證在救援現場所有人員能夠有條不紊,合理控制現場,并做好分析,實施相應措施解決安全隱患。此外,該應急系統應當具備一定的信息匯總和遠程監測功能。由于企業在各個環節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從各個細小的環節一步一步地傳輸到應急系統中,之后該系統能夠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整合,進而傳輸到總調度中心,保證數據傳輸過程的安全性。同時,在遠程監測方面,該系統可以通過各種傳感器設備監測到實際的煤礦生產環境,對工作人員的下一步勘測做出正確且合理的決策。
(五)優化生產調度管理制度
生產調度管理制度的優化,不僅能夠提高生產人員的相關技能,而且能夠促進各個環節有序執行,提高生產效率。首先,煤礦企業應當組織相關培訓工作,提高生產人員的專業技能,了解生產環節的安全隱患,提高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其次,在培訓期間,應適當設置實踐環節,讓生產人員對相關儀器設備的具體工作流程進行詳細了解,并對突發的設備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此外,生產調度人員應具備掌控全場以及全面監督的職能。由于施工環境惡劣,生產環境復雜,調度人員應掌握所有系統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所有環節的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煤礦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同時,調度人員全面監督施工現場,盡量為施工人員排除安全隱患,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生產任務。
(六)優化通信系統
優化通信系統,能夠實時監控井下環境,并與井下工作人員進行實時溝通,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提高煤礦業的生產效率。隨著4G網絡的成熟和5G網絡的成功試點,煤礦企業應當將通信系統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計算機技術完美結合,提高煤礦生產水平。另外,通過無線物聯網接入技術,能夠實現井上、井下消息傳遞無時延,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通信系統,對井下煤礦的開采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提高煤礦企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現有的煤礦生產調度管理存在的目標不明確、調度系統和應急系統都缺乏完善性的情況,企業應當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解決。從信息化管理入手,明確生產調度管理管理目標,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優化應急系統和通信系統等等,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生產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加快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管理步伐,從而促進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齊德根. 煤礦綜合自動化在中國平煤集團安全生產 管理中的研究與實踐[J]. 決策探索(中),2017(08):58-59.
[2]吳葉明,李治理. 安全監控系統在煤礦瓦斯事故防治中的應用與分析[J]. 能源技術與管理,2018,43(05):123-125.
[3]高亞超,張奇,林健. 基于程控調度的煤礦多網融合通信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8(04):161-162.
[4]史海平. 煤炭企業調度管理與提質增效的有效銜接及作用分析[J]. 煤礦安全,2019,50(08):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