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江
摘 要:“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關乎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為了有效保證食品安全,科學有效的開展食品檢測至關重要。由于檢測環境、檢測方法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實際的食品檢測工作中經常出現一些誤差,使得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程度不足以反映食品安全性。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檢測;準確度
1 影響食品檢測準確度因素分析
1.1 人為因素
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操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對檢測工作起到了主導作用。人為因素對食品檢測的準確度有著重要影響。通常人為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食品檢測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食品檢測操作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否則就會由于其專業知識的缺乏或操作技術不佳,導致檢測操作不當,從而影響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程度。其次是食品檢測人員的職業素養。檢測人員必須對食品檢測保持正確的工作態度,如果工作人員態度不端正,就容易因疏忽大意等對食品檢測結果精準度造成不良影響[1]。
1.2 環境因素
在食品檢測過程中,實驗室的外部環境也會影響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度。比如實驗室的溫度、濕度,包括氣壓等,這些方面如果不符合檢測試驗條件,可能會影響樣本的質量,或者對檢測試劑產生影響,導致最終檢測出結果準確度不高。比如在進行無菌食品檢測的時候,實驗室的環境達不到無菌的條件,會使樣本受到感染,實驗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勢必受影響,不能保證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1.3 檢測設備因素
在檢驗食品成分時,完備的檢測設備至關重要。因此檢測設備對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度也有著重要影響。當對食品進行檢測時,無法只憑借肉眼發現其內部的不安全因素,要借助儀器來進行檢測,并且為了保證檢測數據的全面性,通常會使用大量的試劑、檢測儀器來進行試驗。在檢測過程中,儀器和各種試劑都會對檢測結果的準確度產生影響。譬如在實驗室的日常工作中,沒有對天平、滴管和容器等做好清潔工作,使被檢測物中存在雜質,導致檢測結果準確度存在問題。
2 提高食品檢測準確度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食品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
食品檢驗過程是否科學有效,檢驗體系是否完善,都與食品檢測技術人員的具體操作有著密切的關系。要想保證食品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就必須確保實驗檢測人員具有專業的素養和技術水平。相關部門要定期對檢測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考核,通過培訓和考核活動,調動檢測人員的學習熱情,使其能夠熟練掌握多種檢驗技術,提高檢測操作水平;并且使檢測人員具有良好的檢測意識,認識到食品檢測的重要性,在檢測工作中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錯誤[2]。
2.2 合理抽取檢測樣品
目前市場上的食品種類繁多,數量更是非常龐大,無法做到對市場上的所有食品進行檢測,因此就需要選取樣品進行檢測。食品樣品抽取是否合理、科學,將對食品檢測結果的精準度造成直接影響。因此,檢測部門在選擇抽取樣品時,需嚴格按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中的具體要求來抽取樣品。首先要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檢測;其次,要將進行檢測的樣品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及生產批號等各類信息標注清楚。
2.3 對檢測設備嚴格控制
在檢測儀器采買前,要制定嚴格的采購制度,根據具體的采購原則進行選購。食品檢測使用的檢測設備多種多樣,其中一些設備比較容易沾染到有害物質或受到損壞。檢測工作人員應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確保檢測試驗的正常運行。在食品檢測工作正式開始前,要對需要用到的儀器進行徹底的清洗,保證其符合檢測要求并處于最佳狀態。用于試驗檢測的各種試劑非常容易受到有害物質的侵染,或發生揮發、液化、升華等物理反應,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所以檢測試劑要密封保存,避免與空氣接觸。
2.4 合理選擇檢測方法
目前食品檢測方法多種多樣,在實際的食品檢測工作中,檢測人員要根據我國食品檢測法律法規,結合被檢測物自身的特性,合理的選擇檢測方法。對于同類產品,可以運用多種檢測方法進行檢測,通過檢測結果的對比分析,來確保結果的精準度。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食品檢測工作中,一定要從工作人員、檢測方法檢測環境和儀器設備多個方面,采取具體有效的應對措施,對整個檢測工作流程加以完善,以此來促使食品檢測結果精準度得到保證,從而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讓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參考文獻
[1]包文雯.提高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度的方法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9(30):72.
[2]孫志毅.食品檢驗結果準確度的提升方法[J].食品界,201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