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韶輝
摘 要: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包裝材料,主要可以分為紙質以及塑料兩種,這兩種包裝材料在加工、生產過程中都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質,所以對食品用紙質包裝以及塑料包裝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研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障消費者健康安全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食品用;塑料包裝;有害物質;檢測技術
當下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自身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的要求以及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所以與食品安全有直接聯系的食品包裝安全問題所受到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提升。塑料包裝屬于當下食品包裝中應用最廣泛,也是最頻繁的包裝材料。但不可忽視的是,塑料包裝本身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添加殺菌劑以及增白劑等等,這些添加劑在與食品接觸的時候會對食品造成污染,所以對塑料包裝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檢測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1 有害物質來源及其毒性
食品用塑料包裝材料中有害物質的來源主要為合成樹脂以及生產常用助劑,本文中將對其進行簡單的概述并且分析其毒性。
1.1 合成樹脂
在當下的食品用塑料包裝加工過程中,所用原材料樹脂是一種沒有經過加工的原始聚合物,而塑料除了樹脂之外,還需要增加其他輔助材料來改變其性能,合成樹脂就是塑料當中最主要的成分。在塑料原材料中,合成樹脂的占比在40%~100%。當下我國食品包裝所用合成樹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等等。塑料生產過程中,聚氯乙烯樹脂材料要求氯乙烯單體含量不能夠超過1 mg/kg,這主要是因為氯乙烯本身具有麻醉作用,會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除此之外,同樣屬于合成樹脂的聚碳酸酯,其本身無色無味,而且具有極強的耐水性,所以在瓶以及罐和其他形態容器的生產過程中具有很多應用,但是所制成成會殘留一些雙酚a,也就是聚碳酸酯的組成成分,這些成分會導致兒童荷爾蒙分泌異常[1]。
1.2 生產常用助劑
助劑本身的作用是加快塑料生產過程,同時提升塑料產品本身性能,所以在當下的包裝材料制作過程中,大多數都會添加一定量的助劑來輔助完成生產過程。現如今在生產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助劑包括增塑劑、穩定劑、抗氧劑以及潤滑劑和填充劑等等,在這些助劑中,增塑劑的使用頻率以及使用次數是最多的。增塑劑的作用是增加塑料的彈性柔韌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要求增速劑本身無毒,而且遷移性小。常用的增速劑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已經被世衛組織嚴格聲明并確定為一種環境磁性荷爾蒙,人體直接接觸并攝入后會對人體內的內分泌系統產生干擾,所以我國國家衛生部對食品容器以及食品包裝材料等使用鄰苯二甲酸酯的物質進行了相關的規定[2]。
2 塑料中有害物質檢測技術
塑料制品的危害性,主要是通過其殘留的有毒有害物質遷移到食品中,從而影響食品安全。現行食品用塑料包裝制品標準是在2016年頒布的,工藝與安全指標易產生脫節,導致安全隱患出現。
2.1 分析技術
對于塑料用包裝來講,有害物質的遷移量是非常低的,其檢測分析技術包括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以及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聯用法,同時還有高效液相色譜法以及氣相色譜儀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聯用法。
2.2 檢測內容
首先,物理性能檢測。食品包裝材料要具備一定的剝離力、拉斷力以及撕裂力等,以此保證食品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可以抵抗來自外界的機械拉力和擠壓力,保證食品包裝不會輕易破損。現階段,使用比較廣泛的材料機械性能檢測設備有智能電力拉力器、抗擺錘沖擊器、落鏢沖擊器以及撕裂度與穿刺強度試驗儀等,設備精度要求是≤0.5級。其次,阻隔性能檢測。食品包裝材料必需有效隔離氧氣、水蒸氣等,以此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提高食品的質量和口感。對食品包裝材料進行阻隔性能檢測的設備主要有水蒸氣透過率測試儀和壓差法氣體滲透儀,兩種檢測設備均有比較寬泛的阻隔性能的檢測范圍,以模擬真實環境,檢測出食品包裝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真實阻隔性能。
3 結語
綜上所述,作者對食品用塑料包裝材料中有害物質的遷移技術進行了全面的剖析,希望能夠給予大家一些啟發。安全的食品來源于安全的食品包裝,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食品用塑料包裝本身是與食品產生最直接接觸的元素,需要針對其有害性進行全面的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張延峰.食品包裝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高新區,2017(8):63-64.
[2]馬敏.食品包裝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探索科學,2019(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