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陽
摘 ?要:小學生在掌握基本文化知識的同時,需要從小培養他們正確觀念,引導他們樹立優良的品德,逐漸提高其法制意識,讓小學生懂法、守法,建立完整的、健康的人格,這既是小學生成長的需求,也是道德與法治教學開展的意義。情感教育是通過激發小學生的情感來加深小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的感悟,在小學生內心形成更大的觸動,使小學生在情感上肯定、接受課程中要表達的觀念,引導小學生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從而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育人目的。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中加強情感教育,可以加深小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解和認可,強化其道德情感,潛移默化的將學科內容轉化為小學生的自身素養。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情感教育;課程
引言
多數小學生對道德、法治是沒有成熟的認知的,他們對一些道理或者規則僅僅是聽懂了、了解了,而沒有在內心形成深刻的印象,也不明白這些道理、規則的重要性,實際生活中不會遵守課程中提到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學中忽視了情感教育。小學生對規則、對錯、風險等沒有概念,他們思想單純,無拘無束,甚至比較自我,而道德與法治恰恰是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如果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僅僅是毫無感情的宣教,冷冰冰的要求,以小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認知水平,往往難以理解和接受,對此,本文對如何通過情感教育來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進行了分析。
一、借情境創設鑄情感氛圍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很多內容都是以情境為背景來體現的,缺乏了情境的渲染,課程內容就顯的空洞,沒有意義。因此,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時,經常需要創設情境,讓小學生的情感在情境的感染下得以激發和釋放,同時加深小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情境創設的方式可以引入故事為背景,也能以生活現象為基礎,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換位思考來體驗[1]。比如,部編本教材中《為父母分擔》一單元,中心思想表達的是父母在照顧小學生時付出了很多辛苦,而小學生需要感恩父母,并盡快的讓自己成長,自己的事自己做,幫助父母分擔,為家庭出一份力。但是,很多小學生長期依賴于父母的照顧,變的驕縱、懶散,對此,教師可以向小學生提問幾個問題:父母的生日時是哪天?給父母盛過幾次飯?誰為父母倒過水?這些問題將小學生拉入到日常家庭生活的情境中,讓他們在回憶中感受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和照顧,激發他們對父母感恩的情感。然后,教師讓小學生拿出一張紙,在紙上寫出想對父母說的話以及如何回報父母。最后,布置家庭作業:回家后幫助父母拖一次或者洗一次腳,讓小學生換位體驗父母勞動時的辛苦。在親情的感染下,小學生對這一單元宣傳的思想品德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且達到了情感共鳴,培養了小學生孝順父母、理解他人等品德。
二、結合生活案例引導小學生情感認知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少,心智還不成熟,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很多內容小學生并未經歷、參與過,無法形成正確的、清晰的認知。而且,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如果沒有具體的事例,也難以給予小學生深刻的體會,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來展示相關內容,通過案例中的角色、行為、后果等調動小學生的情感,引導小學生遇到類似的事情要采取正確的行為[2]。比如,在《公共生活靠大家》一單元中,中心思想表達的是社會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和遵守,才能保持社會穩定,避免事故,減少傷害。對此,教師可以借“過馬路”的例子來說明,很多家長送孩子傷上學時因為要趕時間,所以忽視了交通規則,這種行為十分危險,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違反交通規則發生事故的視頻,或者借助一些新聞報道讓小學生體會交通事故對生命即家庭造成的傷害,在情感上引起小學生重視。同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正確的交通規則,并讓小學生對“過馬路”過程進行模擬,引導小學生明白在社會上需要講文明,遵守公共秩序。
三、多樣化教學形式增進學生情感
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分析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與愛好,采取小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促進小學生的參與,增進小學生的情感。比如,《變廢為寶有妙招》中,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動手操作,將原本廢棄的一些東西變成對生活有價值的物品,小學生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強,實際操作可以激發他們興趣,使他們體會到創造的快樂,引導他們建立節約資源的品格[3]。《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中,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到附近的鄉村去觀察和體驗,感受家鄉燦爛的文化,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中華民族一家親》中,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合唱《我愛我的祖國》、《愛我中華》等歌曲,利用多媒體配樂和視頻,讓小學生在激情澎拜的音樂中感受民族的偉大,激起小學生愛國情懷。
四、結束語
小學生沒有完全行為能力,沒有成熟的思想,要想發揮道德與法治的育人作用,需要通過情感教育,首先讓小學生在情感上重視和認同優秀的品德以及法律規范,才能自愿的遵守法律法規,并從內心逐漸樹立課程中所宣傳的道德觀念。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生活案例的分析、情境創設以及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加強情感教育,以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茍雪梅.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0).
[2]趙登惠. 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情感教育[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P.75-75.
[3]周新風. 小學道德與法治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C]// 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