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數云
【摘要】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關系到農村教師隊伍的穩定和農村教育的發展。受工作環境、經濟負擔及專業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普遍較低。關注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狀態,探索提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具體措施,對穩定農村教師隊伍和振興農村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職業幸福感;農村小學;教師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6-0047-02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教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和舒適感的一種主觀體驗,是教師長期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精神支柱和工作動力。農村小學教師因長期在農村基層工作,工作環境偏僻,工作條件艱苦,面對的學生學習習慣及能力差異大,家長文化素質較低,導致教師思想負擔重,工作壓力大;加上農村小學教師工作崗位相對固定,個人改善工作狀況的能力和機會有限,從而進一步加深了教師的精神焦慮和壓抑感,使農村小學教師主觀上處于一種迫于生計而疲于奔命的工作狀態。以上種種原因導致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大大降低。
一、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現狀
筆者把農村小學教師按照來源的不同分為兩類,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一類是戶口在本村或本鄉鎮的農村教師;另一類是戶口在城區,分配到農村工作的教師。經過調查分析發現,這兩類教師在職業幸福感上存在較大差異。
戶口在本村或本鄉鎮的農村教師多為民辦教師轉正,多年來一直在家鄉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熟悉環境,條件便利,交通及生活費用小,能做到工作與家庭兩頭兼顧;加上近年來,農村教師待遇提高,工資收益優越感凸顯,所以這類農村教師工作積極性高,工作心態穩定,對自身工作的舒適感和滿意度較高,職業幸福感較強。調查中,此類教師感到職業幸福的人數占到了調查人數的68%。
而從城區來到農村工作的這類教師,因為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存在反差,心理存在失衡現象,工作心態不夠穩定。加之家庭與學校距離遠,無法照顧家庭,每周往返奔波,身心疲憊,經濟開支加大,所以心理負擔重,難以安心工作。調查中,此類教師感到職業幸福的人數僅占到調查人數的26%。
由此可見,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現狀堪憂,必須以農村小學教育實際為基礎,深入研究,對癥下藥,切實改善和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二、影響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
(一)工作環境影響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的舒適感
就客觀環境而言,農村小學地處偏僻,條件不便,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遭遇各種“小麻煩”,情感體驗不佳。例如,有些農村小學沒有食堂,教師需要自己買菜、做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些農村小學,教師宿舍不夠用,兩個教師同住一間宿舍,生活極為不便;個別農村教學點偏遠閉塞、山路崎嶇,教師生活困乏、單調,缺乏幸福感。
(二)經濟負擔影p向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的收益滿意感
對于從城區來農村工作的教師而言,交通及生活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農村小學的某位教師為例,每月交通費用500余元,每月伙食費用500余元,共計1000元左右,占每月工資收入的四分之一。年輕教師工資收入本身就不高,在房貸、車貸的壓力下,再加上在農村工作產生的這筆額外開支,經濟負擔進一步加重,無異于“雪上加霜”,導致農村小學教師的收益滿意感大幅降低,直接影響到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三)社會評價影響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高尚感
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能到農村邊遠山區去工作,更是體現了教師的奉獻精神和高尚情懷,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但在部分人的眼里,農村教師卻是低人一等,缺乏應有的社會地位。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農村小學的年輕教師找對象困難。有人認為,嫁給農村教師,調動工作難度大,長期分居兩地,需要獨自承擔照顧老人、教育子女等家庭重任,活得太累。大部分年輕教師對在農村小學工作存在思想偏見,工作三五年后,都想方設法進城,導致城區學校教師超編超員,而農村教師崗位大量空缺,城鄉教師比例嚴重失調。
(四)專業發展影響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效能感
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現象,既體現在硬件設施上,也體現在軟件環境上。農村小學教師缺編嚴重,工作量大都超標。年輕教師任教科目在3門課左右,每周課時量超過20節。過重的工作量使教師超負荷運轉,疲于應付各種教學業務,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專業學習和培訓。從教育管理方面而言,骨干教師培訓、課題研究及較大規模的教研活動,城區學校占有的份額要高于農村學校。因此,農村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空間有限,教師工作的成就感和效能感不夠強烈,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提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農村小學“魅力校園”建設,提高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的愉悅感
完善農村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充分滿足農村小學教師工作和生活需求。建設標準化食堂和宿舍,切實解決教師的吃住問題,為農村小學教師全身心投入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著力減輕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負擔,有效提升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愉悅感。
(二)提高農村小學教師待遇,增強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的優越感
近年來,農村小學教育發展已得到高度重視,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已逐年改善。政府為農村小學教師專門發放了鄉鎮津貼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同等條件下,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已略高于城區教師,農村小學教師的經濟負擔正在逐步緩解。政府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等方面向農村一線教師傾斜。這些舉措,從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農村小學教師的優越感。
(三)堅定職業理想,強化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高尚感
對農村小學教師進行職業理想教育,讓其時刻銘記加入教師隊伍的初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崇高的境界就是無私奉獻。農村教育同樣是一片廣袤的夭地,同樣需要教師去耕耘。只要能安下心,扎下根,照樣能讓自己的一生光彩照人。全社會更應該再次掀起尊師重教的高潮,真誠地給農村教師以人文關懷,讓農村教師真正體驗到教書育人的幸福感。
(四)促進專業化成長,幫助農村小學教師實現工作成就感和獲得感
農村小學教師在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后,工作將更加熟練、高效,教學業績將更加優良,師生關系進一步和諧,教師有更多的機會獲得表彰和肯定。工作效益凸顯,會進一步激發教師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強化教師工作的成就感和獲得感,使教師體驗到職業幸福感。農村小學應大力開展教學研訓活動,為年輕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與學習機會,積極促進年輕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總之,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受工作環境、經濟負擔、社會評價及專業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社會和學校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為農村教育和諧發展做出努力。
注:本文為甘肅省天水市“十三五”規劃2019年教育科研課題“新形勢下提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研究”(課題編號:TS[2019]LX50)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唐志強.提升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0(04).
[2]鄧茂強,顧瑋凌.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民族教育,2014(03).
[3]劉鵬龍,來有武.影響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及提升策略[J].學周刊,2019(22).
[4]史得智.農村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及職業幸福感的提升[J].文教資料,2019(8).
[5]劉文明.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6).
[6]楊尚云,蘇美竹,張連芬.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現狀以及提升方法[J].學周刊,2019(22).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