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芝
摘? 要:隨著時代的快速更迭,我國教育行業砥礪前行,不斷探索和嘗試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更新滯后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將新時代誕生的多元化教學法有效的落實到小學數學的教學實際中去,是時代的使命,是我們的責任。為此,本人理論聯系實際,綜合自身多年來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經驗,以北師大版教材為根本參考,結合文獻資料、經驗總結、案例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就如何將多元化教學法有效的落實到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去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給出了相應的參考策略,希望能夠對一線教師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展開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法;實踐應用;案例分析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數學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灌輸式和填鴨式教育模式當中,過于注重數學成績,甚至引入了題海戰術。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能動性,甚至出現了厭倦、疲乏的心理。為此,我們就需要立足小學數學教學實際,對其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和探討,研究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落實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促進更優質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真正獲得。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主動參與
情境教學法一直以來都是一線教師比較青睞的教學方法之一,尤其是在網絡資源日漸豐富,信息技術日漸成熟的今天,情境創設有了更多的變式,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等多重感官,有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參與性的提高,對于更優質數學學習效果的獲得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創設的過程中一定要以所教學的內容為根本,創設學生需要的,有學習意義和價值的情境。而且情境創設的形式一定要豐富、多彩,讓學生有眼前一亮、一探究竟的欲望和主動性。
例如,我在教學“雞兔同籠”這個重難知識點時,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角色扮演的情境,首先,我在黑板上寫出了一道典型的雞兔同籠的問題:雞兔同籠,共有頭84個,腿190條,那么雞兔分別有多少只?之后,我讓學生扮演可愛的小兔子們,并說道,假設你們正好是84只小兔子,請可愛的的小兔子們,提起你們的前爪,立正站好,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你們有多少條腿。之后再繼續引導,與題目給出的腿相比,多了多少?為什么會多這么多條腿?那多出的這些腿與雞的腿有什么關系……這樣一來,學生在歡樂的角色扮演情境中,在我的有效引導下,順利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同時也掌握了此類問題的解決辦法。
二、趣味游戲,增添活力,寓教于樂
游戲作為現代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有著自身獨特的應用價值,將其科學、合理的落實到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去,不僅能夠讓單板、沉悶的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而且能夠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數學知識,有著寓教于樂的理想教學效果。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游戲,但需要注意的是,所展開的游戲一定是對學習有幫助的數學游戲,切勿只有“娛”沒有“教”。而且需要控制好游戲的時間,加強對有限課堂學習時間的利用程度。此外,還需要鼓勵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數學游戲中來,拓展思維,自編自創數學游戲,以在學會更多數學知識的同時,也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例如,我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這個內容時,在講解完如何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之后,為了讓學生熟能生巧,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讓他們對“100以內的加減法”有更深刻的掌握,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就組織學生開展了一個簡單又有趣的游戲:規則是三個人一組,誰先數到100誰贏,要求是每位同學只能說1到10中間的一個數,就這樣不斷的加,看誰先說到100。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為了贏得勝利,學生們都會開動腦經,去想一想去加一個多大的數,或者是減去一個多大的數合適,而且游戲的過程也對學生的計算水平、計算速度提出了考驗,可以說,通過這個簡單游戲的組織,讓學生對“10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內容有了更好的掌握。
三、聯系生活,小組合作,綜合發展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很多數學知識、數學公式、數學法則的由來都源于具體的生活問題,而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是為了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更多的問題,達到印象深刻的學習效果。同時,讓學生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學習觀念,也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要求,對于學生獲得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有著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實際展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要意識的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找到所教學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銜接點,有計劃、有目的的導入,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拉近學生與所學數學知識的距離,而且學生一旦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其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自豪感也會有所增加,自然能夠達到良性循環的理想學習狀態。
例如,我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內容時,一上課就給學生呈現了生活中存在的軸對稱圖形:天安門、故宮、泰姬陵、埃菲爾鐵塔、蝴蝶、剪紙、樹葉……讓學生通過觀察來總結這些圖形的共同特點,在此基礎上再展開軸對稱圖形具體內容的教學,學生當然充滿熱情,積極參與。又如,我在教學“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一內容時,就讓學生為學校不規則的花園設計一個種植方案,在設計的方案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用到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實現有效的復習。可以說,通過生活素材的呈現,生活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與小學階段的其他學科不同,數學學科中包括很多抽象的知識和概念,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遭遇很多困難,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這些知識,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讓學生有多元、豐富的數學學習體驗,在使其學習興趣、主動性得到有效激發的同時,也讓學生收獲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當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夠完善,給出的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主動參與;趣味游戲,增添活力,寓教于樂;聯系生活,小組合作,綜合發展三個策略是個人認為比較有效、實用、可行的三個策略,不夠完善和具體,在日后展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活動時還會繼續努力,繼續探究,繼續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 郭艷華,支全會. 淺談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小學數學課堂多元化教學模式[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6).
[2]? 汪勝奎. 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013):179-180.
[3]? 陳藝. 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00(005):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