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要:現代企業行政管理越來越走向制度化、正規化、系統化、流程化,提高行政效能和效率,以更好地將企業的管理工作做到細致、有條不紊,做到服務好企業、員工、客戶的目的。本文從中小型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為出發點,主要分析我國目前中小型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的現狀、問題,以及企業要發展壯大需要如何提升行政管理能力。
關鍵詞:企業;行政管理;問題;優化路徑
一、我國中小企業概述
中小企業對很多國家都是能在經濟發展中占很大分量的,不可小覷。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在發達國家,在數量上都會占據著絕對優勢,同樣也都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制條件較多,例如資金有限,技術缺失,市場信息分析能力較弱,自身管理問題等,較少有企業能走向大規模發展的道路,壽命周期短是其一大特點。即使如此,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有著很大分量,根據我國2017-2022年中國企業經營項目行業市場相研究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數量在4000萬家,占我國GDP的60%,解決了80%的城鎮就業,貢獻了50%的稅收,占企業總數的99%,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影響重大。
二、行政管理概述
行政管理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行政管理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的對象囊括廣泛,主要包括社會秩序、市政建設、環境保護、經濟建設等。行政管理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堅強后盾,作為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要為企業的不斷壯大做好辦公事務管理、行政事務管理等工作,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效能,完成企業目標發展任務。
三、行政管理工作對企業的作用
行政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關系著企業的發展,企業發展的速度與高度需要一個運行良好并能根據需要不斷改良自身的行政管理平臺,它支持著整個企業的運行,是企業的助推器。
(一)行政管理工作起著樞紐的作用
從企業管理的內部橫向部門來看,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協調左右、溝通上下、處理各方關系,保證機構正常運轉。從企業的外部聯系來看,它連接內外,聯系各方,保證了企業與各方的關系融洽、協調。從企業管理的層級來看,行政管理工作是介于企業領導層與執行層之間,協助著領導的管理工作。因此,行政管理工作是企業的中樞神經系統,是企業管理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行政管理工作起著窗口的作用
行政管理工作對企業內部來說,它是信息網絡中心,同時是協助企業能在員工的心中建立起很好的正面形象,讓員工更認可、信任組織,這種信任與認可很多時候就是靠相關部門行政管理工作。對企業外部的兄弟單位、媒體及其他相關企業來說,它同樣是溝通與聯絡各方的“窗口”。
(三)行政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中心
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心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行政管理部門是企業的信息中心,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匯集各方面的信息和資源為上司的決策來提供依據,而行政管理工作恰恰就是一個企業信息的集散地和交流點,同樣,上司也要依靠企業的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來將政策、決策傳達和落實下去;其二,是企業的指揮中心,負責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門往往更多地是為了協助領導處理全局性的問題,為領導的提供決策信息,執行領導的決策,起著控制、指揮整個組織運行的作用。
四、現代中小企業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隨意,缺少應有的管理模式
我國中小企業領導者的素質能力參差不齊,在管理意識和思想上非常欠缺,由此,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對企業管理并不重視,并且還認為企業管理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是一種損耗和拖累,并不能帶來收益,所以很多中小企業將企業管理工作雜糅在一起,并沒有單獨設立采購、財務、生產、銷售部門,管理隨意,根本不存在管理模式。在中小企業中,有70%的企業是采用家庭式管理方式,也就是由家庭的幾位成員一起擔任企業的領導或管理層。這種家庭式的管理方式,確實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掌控企業,但是這種管理是基于情感聯系來進行的,并不是依據一定管理模式下的制度和規則,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都無“管理”可言,人治色彩十分濃厚。
(二)管理人員專業性不夠,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中小企業行政管理人員的素養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其一,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行政管理者在文化層次和文化素質上普遍不高,高學歷層次的管理人員少之又少,既招不到也留不住,在實際的工作中把握不好,對上級領導的依賴很嚴重,不能獨當一面;其二,專業素養有待提高,隨著經濟環境的發展,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企業的行政管理人員的進步并沒有跟得上經濟環境與企業的發展速度,就會對企業的發展形成掣肘;其三,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有待提升,任何行業的從業者都應遵守行業的職業道德規范,但中小企業管理者本身素質不高,在遵守職業道德的意識上比較淺薄。
(三)行政管理工資待遇偏低,管理崗位變更頻繁
在中小型企業 的行政管理中,主要存在的不足還有對于人力資源的投入成本較低,工資待遇較低就會導致企業難以引進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同時,企業中職員流動性大,各個崗位之間人員的調整較快;甚至在管理層中,薪資待遇少導致管理層難以留住有經驗、有能力的管理者,造成管理崗位的經常性缺失,給企業的管理帶來一定的影響。對于這一問題,諸多中小型企業采取不斷應聘崗位人員,通過招聘彌補空缺。這樣不僅造成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增加,還使相應的崗位與得不到快速地補充而給企業管理帶來諸多問題。
五、中小企業行政管理優化路徑
(一)提高中小企業管理意識,建立有效地管理模式
現如今,相對比較適合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大致有四種,分別是學習型管理模式、金字塔式管理模式、中國管理模式及智慧型管理模式。
1.學習型管理模式
學習型管理模式是一種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有機的、具有持續學習能力的組織。要想建設成為學習型管理模式,有五種途徑,即系統思考、團體學習、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以系統思考為核心。學習型組織的根本價值是在于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傳統的關注效率。學習型模式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參與識別問題、解決問題,讓組織變得更為強大。
2.金字塔式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類似于像金字塔三角錐形,最高處是高層管理者,塔的中間是中層領導者,最底層是基層,由上而下形成一個管理鏈條,逐級分布,依層級管理。這是最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但這種管理模式應變性較差,要想適應時代的變化與發展,需要對金字塔式管理模式進行變革與調整。
3.中國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是以中國特色、中國人的哲學、中國的文化為企業管理的基點。中管理模式更注重儒家思想,例如,儒家思想中有注重管理中的修己安人的理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4.智慧型管理模式
智慧型管理模式與中國管理模式有相似之處,同樣是運用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這種管理模式將西方現代管理學與中國傳統的文化相結合,注重達到一種組織與員工相契合的境界,追崇道家的“道法自然”。
這四種管理模式各有自身的特點,比較適合現代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如果想有更大的發展,想博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獲得更大的市場,贏得更多的消費者,那么在企業自身的行政管理模式上須有一定的考量。企業的行政管理模式不能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助推作用,那就只會掣肘的企業的發展。另外,企業的環境在隨時變化,企業的發展也在不斷調整,作為支撐企業發展和進步的行政管理也必須是不斷調整和改革,以適應這種不斷的變化。
(二)提升中小企業行政管理者的素質
針對我國中小企業行政管理者素質不高的問題有以下提升途徑:
其一,要求與鼓勵管理人員參與文化素質教育及相關培訓計劃,讓管理者的素養提高速度快速跟上企業行政管理的需要;其二,不斷加強專業培訓,開展繼續教育,讓行政管理人員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的管理人才;其三,不斷加強和提升行政管理者的職業道德觀念,需要從意識上培養行政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敬業精神、奉獻精神,真正的“以遵守職業道德為榮”的觀念。其四,加強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全方位的考核,以激勵員工朝著專業化、高素養、高學歷的方向前進。
中小企業的行政管理人員素養對行政管理工作的影響是重大的。管理人員的素養高低決定著一個企業的行政管工作質量的高低,同時,更會影響企業發展的進程,管理終究拼的是人才。
(三)加強管理人才的引入
中小型企業應該注重企業人力資源的調整。首先,企業應該加強引進高素質人才。在薪資待遇上適當提高標準,吸引有能力、有經驗的行政管理人才,并能夠有效保留住行政管理人才。其次,在招聘過程中,應當避免一味地注重應聘者的學歷、經驗,而注重個人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此外,對于中小型企業中,一些大學畢業生雖然不具備相應的經驗,但是在大學期間得到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素養足夠滿足行政管理崗位所需,企業應當重視大學生能力的充分發揮。最后,中小型企業應當重視領導者及管理層的有效管理,需要領導者對企業的行政管理崗位加以充分的重視,為企業引進專業能力強、高素質的優秀行政管理人才。
結語
中小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巨大,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小企業面臨著發展瓶頸,分析、識別企業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并讓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更規范、更科學、更專業,從而給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插上翅膀,占據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黃速建.現代企業管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
[2]鄢尚軍,胡明會.現代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與提升途徑分析[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11)
[3]蘇宏鵬.我國企業管理的現存問題及改革思路[J].商場現代化,2017(23)
[4]朱經緯.如何做好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J].經營管理者,2016(07)
[5]馮瑤.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8.
[6]曾建中.試論企業目標管理執行力的重要性與具體實施[J].東方企業文化,2015(03)
作者簡介:
周榮(1986-? ),女,漢族,湖南省永州市人,華僑大學學士,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