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自“減稅降費”實施以來,建筑企業受到了較為深遠影響,這種影響可細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近年來相關研究也大量涌現。基于此,本文將簡單分析“減稅降費”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并深入探討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的建議,希望研究內容能夠給相關企業以啟發。
關鍵詞:“減稅降費”? 建筑企業? 增值稅改革
在“減稅降費”支持下,建筑企業會受到負擔降低、高質量發展、辦稅效率提升等積極影響,但同時也會受到異地增值稅預繳政策、延期和核銷業務、較大退稅金額、金稅三期功能缺陷帶來的消極影響。為盡可能消除消極影響,正是本文圍繞“減稅降費”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建議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減稅降費”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分析
(一)積極影響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減稅降費”能夠帶來一系列積極影響。第一,降低企業負擔。在“減稅降費”帶來的普惠性優惠政策全面實施支持下,建筑企業的發展動力可大幅提升,國家出臺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等優惠政策可發揮較為積極作用,企業的稅收負擔降低、稅金支出減少均可由此實現,如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收返還、出口退稅,2.91%的簡易計稅項目實際稅率低于原有的3%營業稅稅率,企業的負擔自然可由此降低;第二,辦稅效率提升。在涉稅審批事項減少、涉稅審批事項下放等改革影響下,企業的辦稅成本可隨之下降,辦稅效率可實現長足提升,企業參與生產經營時間提高也可同時實現;第三,增強企業獲得感。在便民化辦稅措施支持下,根據就近便利原則和涉稅業務同城通辦政策,辦稅時間可進一步縮短,網上辦理制度的不斷推行也能夠發揮同樣作用,稅務人員和企業辦稅人員的負擔均可隨之降低。
(二)消極影響
在“減稅降費”實踐中,建筑企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系列消極影響。第一,不合理的異地增值稅與所得稅預繳政策。“減稅降費”涉及的相關政策規定外地施工的建筑企業需預繳0.2%的企業所得稅和2%的增值稅,但對于大型建筑企業來說,預繳稅款并不合理,這是由于其本身存在大量的增值稅留抵稅款,相關差額、具體操作存在的不明確問題也會帶來消極影響;第二,辦理《外出經營活動稅收許可證明》核銷和延期占用時間過多。跨縣(市、區)的建筑服務提供需進行《外出經營活動稅收許可證明》辦理,以此在建筑工程所在地稅務機關登記,但由于該證明的續辦和繳銷需在主管稅務機關進行,這就很容易提升建筑企業負擔,相關成本也會隨之提升;第三,退稅金額較大。受增值稅退稅政策影響,大型建筑企業往往存在大量留抵退稅,建筑企業與相關部門因此面臨的挑戰必須得到重視;第四,金稅三期功能缺陷。由于稅務部門對建筑企業的數據需求較高,很多建筑企業需要多次、反復進行同一數據填報,由此催生的負擔也不容忽視。第四,可能出現稅負不降反增情況。雖然建筑業稅率由10%降為9%,銷售行業稅率由16%降為13%,但由于相關合同金額會由上游業主調整,且調整合同金額的意見往往無法與下游供應商達成,這就使得“減稅降費”實踐中稅負不降反增情況時有出現,包含人工費在內的部分成本費用項目無法取得進項稅額也可能引發類似問題。
二、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的建議總結
(一)國家層面
為保證“減稅降費”的全面落實并更好服務于建筑企業,優化“暫停預交所得稅”等政策、相關權限的適度下放、提前測算并加強溝通、信息系統功能優化等要點均需要得到重視。政策的優化可基于建筑企業收入比例確定“暫停預交所得稅”等優惠政策的具體金額,預繳增值稅政策的取消、省級稅務機關負責通知等優化也不容忽視;相關權限的適度下放可涉及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表核銷、延期業務,外經證繳銷和續辦功能可適度開放給納稅信用等級評價較高的建筑企業;提前測算并加強溝通指的是稅務機關的提前預判,配合與財政部門的深入溝通,退稅政策的落實可獲得支持,企業退稅條件也能夠順利優化;信息系統功能優化可圍繞金稅三期等系統展開,如一鍵提取企業報表、及時共享與分析企業數據,相關工作負擔可由此降低。
(二)業主層面
為較好應對“減稅降費”,業主應秉持誠實守信原則,以此保證相關政策能夠真正讓利于建筑企業。在具體實踐中,業主與建筑企業開展的合同價格溝通需保持含稅價格盡量不變,考慮到適用未調整稅率、或部分不能抵扣的項目的影響,且供應商不會全部因稅率調整而調價,建筑企業的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問題可由此規避。同時,業主還需要對建筑企業索賠項目持有客觀公正態度,含稅總價核定應基于實際支出成本費用時段的適用稅率,并按照納稅義務時間劃分業主與建筑企業開具發票的時點,以此保證建筑企業能夠更好享受“減稅降費”帶來的積極影響。
(三)企業層面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為更好享受“減稅降費”帶來的紅利,必須從四方面入手,包括加強“減稅降費”政策宣傳、苦練“內功”、合理應用政策、增強各部門業務水平。政策宣傳指的是建筑企業需要抓緊梳理“減稅降費”政策,以此在自身內部與產業鏈中進行縱向和橫向宣貫,必要時需邀請行業咨詢專家和稅務部門專業人員精準講解“減稅降費”政策,以此保證管理層和相關員工能夠深入了解并合理應用政策;苦練“內功”指的是企業管理層應重點關注“減稅降費”紅積極效用的最大化發揮,以此將其用于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長期可持續發展實現可由此獲得支持。在具體實踐中,建筑企業應關注自身盈利能力和項目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基于政策加大施工裝備研發投入、強化全員培訓、加速技術裝備升級換代;為合理應用政策,建筑企業需要重點關注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等政策內容的變化情況,并重點監測分析當期增值稅申報過程,通過統籌推進、周密籌劃,“減稅降費”政策即可更好服務于建筑企業發展;需關注各類合同的簽訂,合同不含稅金額和稅額內容需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重視,以此避免稅負不降反增情況的出現。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減稅降費”對建筑企業的影響較為深遠。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建議總結等內容,則直觀展示了更好發揮“減稅降費”政策作用的路徑。為更好推進建筑企業發展,建筑企業在經營管理、進項抵扣、資金利用、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也需要開展積極探索。
參考文獻
[1]王敏.深化增值稅改革對建筑業的影響分析及征管重點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
[2]王懷旭,張偉.建筑行業減稅降費效應分析及完善途徑研究[J].山西財稅,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