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
【摘要】中學美術課程是國家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為促進學生朝著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的必經之路,故它理應被賦予新的教育觀念與方式。對此,近些年由國家大力提倡的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開始逐漸滲入到美術課程中,這不失為探索美術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實踐。本文以一些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為切入點,探索它們在中學美術教育中所扮演的適用性角色,進一步闡釋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美術課程中的具體實踐策略。
【關鍵詞】美術課程? ?優秀傳統文化? ?實踐方案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044-01
美術課是學生陶冶情操、提升修養以及沉淀思想的一門必修課。令人欣慰的是,我國古代的美術無論從種類、思想深度還是整體呈現出的藝術境界來看都是能夠屹立于世界的一座高峰,故理應成為國人著重繼承的民族瑰寶與優秀傳統文化。因此,我國當下的美術教育應將古代優秀的美術成果重新納入到課堂教學中。與此同時,我國的美術傳統在漫長的發展軌道中時常與其他類型的文化交叉碰撞,進而汲取這些文化的精髓,這就要求教師在向學生普及我國優秀的美術傳統的同時也要傳播其它優秀文化的成果,以便于學生站在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宏觀把握的角度上深入學習美術。
一、將我國古代的繪畫藝術納入到美術課中
我國古代的繪畫技藝卓爾不群,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種類、法度、風格以及氣韻,并積極順應時代更替發展的潮流以及受不同文化的啟發而不斷完善,尤其是山水畫,憑借其形神并重、精妙絕倫的工筆集中代表了我國古代的繪畫藝術水平,因此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有關山水畫的繪畫知識。
其一,教師可向學生講解與山水畫有關一些基本理論,包括具體的概念、內容以及繪畫技巧等。例如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引薦并介紹《林泉高致》一書,該書是對五代北宋以來的山水畫的總結,藉此讓學生大致了解山水畫的起源、歷代變化情形以及整體風格,激發他們深入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古代著名的山水畫畫作,并予以繪畫技巧的說明。例如放映五代后梁著名畫家荊浩的《雪景山水圖》,這幅畫有筆有墨,水暈墨章,是荊浩將筆法與水墨融合為一的偉大嘗試,打破了前代山水繪畫筆而無墨與墨而無筆的僵局。教師要以此為范式向學生進一步解釋山水畫的基本構圖模式與元素,使得學生充分掌握山水畫的藝術模式。最重要的是,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所講授的內容對山水畫進行臨摹或自我創作,以通過具體實踐的方式增進對山水畫的學習。
其二,教師可以讓學生切身體驗山水畫的意境之美,以增強對繪畫技術的感悟力。我國繪畫與詩歌一樣包含了深厚的意境。而它又是隱藏在外在的筆法之內的,需要在剝離畫中的具體景象、布局結構以及筆墨的同時尋覓更廣闊的空間,這需要對畫作有一定沉淀的領悟。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山水畫時應放慢速度,在傳授其繪畫法度之余應充分鼓勵學生欣賞山水畫,并引導他們用心感悟其中的意境,期間可以討論的形式進行分析,以挖掘畫中蘊藏深意的境界美感。
二、以講授古典思想文化帶動美術教學
我國古代的繪畫受思想文化的影響頗為深刻,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多類型的畫作無論是在內容、構圖層次還是意境等方面都與我國的古典思想或文化息息相關,尤其是宗教、儒家的中庸理念以及道家的隱逸情懷,這些都成為了繪畫的內在靈魂與畫匠的終極追求。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在美術課中向學生講授一些基本的文化思想知識,以便學生了解美術與思想文化的密切聯系。
其一,教師可以將佛教的知識納入到美術課中,比如說可以將敦煌壁畫作為引子,敦煌壁畫的主要內容是與佛教有關的事物,其中包括佛像畫、經變畫、人像畫、故事畫等,且各類壁畫的繪畫風格與技法不盡相同,受佛教思想本身與世界其它國家繪畫技術共同啟發而成。因此,教師可以此打開佛教的話題,講述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除敦煌壁畫之外,向學生說明受佛教影響的其它畫作類型,這不僅便于學生拓寬渠道學習佛教,更能夠為學生學習美術尋求更多的靈感來源,開拓他們的美術視野。
其二,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中國儒家思想或道家思想,以加強學生的美術感悟力。如儒家的中庸之道,它影響了山水畫的整體結構,清代劉熙曾說山水畫“必有主峰,為主峰的拱向”,即畫面中的眾多景象圍繞一個核心均衡地布局,給人以和諧美感,教師可將其作為一種作畫的構圖思維讓學生學習;又如道家追求質樸與虛靜,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水墨畫來闡述這一思想,進而在學生日后學習水墨畫時更具靈感來源,知道如何描摹才更容易彰顯畫作的意境。
三、運用其他傳統藝術輔佐美術課教育
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美術并非是孤零零的個體,其自身包含了眾多類型的藝術特征,并與很多藝術存在關聯,故應在美術課中適當增加這些教育,以全方面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如教師可以在美術課中教學生練習書法,古人認為“書畫同源”,書法包括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多種類型,雖然它們都講究繩墨規矩、曲直方圓,但與繪畫一樣具有線條勾勒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學習書法對繪畫下筆的影響,尤其對“工筆”訓練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講解篆刻藝術,并適當開展課程教授大家用肥皂、小刀、彩墨等工具進行簡單的刻印,這十分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全面理解。
【結語】美術教育應充分立足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師應當增強自己的文化修養、拓寬知識脈絡,并積極汲取傳統文化改進當下的美術教育,這既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美術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法.中國美學史上的體系性著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