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順基
【摘要】日常生活當中到處都能體現到數學素養,數學是中學必不可少的學科,它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學生想要提高數學成績就必須有較高的邏輯思維,還要有較強的理解和計算能力,非常考驗中學生的大腦思維。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根據教學材料對中學生進行教學,卻忽視了部分學生的差異,對于教學的指向性不全面,導致了學生之間產生較大的差距。由此筆者根據中學生教學材料及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采用了數學階梯式教育,對學生進行分批引導,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 ?階梯式教學? ?邏輯? ?原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053-01
引言:現階段數學是中學日常生活中最實用的一門學科,它是一切科學的基礎,人類的每次重大進步都和數學有著密切的關系,數學學習是一個從簡單逐漸變困難的過程,那什么是階梯式教學?階梯式教學就是針對部分存在差異的學生做出不同的應對策略從而進行一對一輔導,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
一、數學階梯式教學的原則及要求
階梯式教學的原則是根據教學材料和最終目的而去制定的基本準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劃分優等生、中等生、中下等以及差等生等,并對每個階段的學生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進行教學輔導。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觀察,引導中學生養成正確的書本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階梯式教學是通過對優等生和中等生高標準的要求來進行小組競爭并給出合理的評價,對中下和差等生的進步贊美和激勵,讓其感覺到努力的快樂,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階梯式教學注重學生的思維性、創造性,開發學生多思路多方面的解題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自主思想,多方面去了解學生,多和學生打交道,建立師生之間的感情與信任,讓接下來的學習變得更加順利,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解讀問題的思路,讓學生把機械性的解題過程變成有趣且有挑戰性的一件事,使其愛上學習,并且自主學習。面對問題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多去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思路,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得到提高,在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喜悅感。
二、初中數學階梯式教學具體策略
(一)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定位
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學生劃分不同的定位線,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認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并通過努力達到教師給的標準,學生在教師針對性的指導后及時改正與提高,縮短學生之前的差異,努力追趕學習成績優的學生,提高整個班級的整體分數。
對于概念的含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抓住問題的重點,進行問題解決式教學,使學生的解題技巧變得更加靈活。例如,在八年級下冊數學“勾股定理”的章節中,教師可以引入“畢達哥拉斯數”的數學故事,向學生介紹其發現過程及其與勾股定理的關系,這樣就會很好的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熱愛。教師也可以將數學融入日常生活中,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創題,或者在課堂中多與學生互動,開設各種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互動當中,切身體驗數學的快樂,加深對數學的認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和計算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進行新課程教學時,教師應制定好全面的方案并幫助學生設置好不同的標準,為了在教學過程中避免學生對此感到枯燥無味,教師應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去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差等生的長處去準備圖形記憶性的題目,并向學生舉例示范使問題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變得更容易理解;利用中等生的長處去準備中等難度理解性的問題去介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如何去理解并運用,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幫助和提升;而對優等生的話,教師應當去設置更高的要求標準,制定一個全面性的方案,讓其在理解、邏輯以及計算能力中得到更深的激發,從而全面的拉動全班的學習氛圍,幫助遇到難題的學生,自身也能加深印象,到達一個雙贏的局面,由此來提高班級整體的成績。如教師應當在課前設定好方案: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其中的知識和有清晰的解題思路能力。例如學生應會推導公式:
(a+b)2=(a+b)×(a+b)=a2+ab+ab+b2=a2+b2+2ab
(a-b)2=(a-b)×(a-b)=a2-ab-ab+b2=a2+b2-2ab;
讓學生去了解公式的幾何背景,學會去用公式計算。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索完全平方公式與平方差公式的過程,由此增強學生發展、交流、觀察、歸納、猜測、驗證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這個教學基礎上教師可以多出幾個類似的題型,多去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題。讓學生在解題中尋找到技巧和思路,找到解題的規律,分享給其他學生,可能會獲得一個更簡單的方法。
結語:數學是一門積少成多的學科,每一個知識點都會或多或少的延伸到另一個知識點,初中數學是入門也是重點,每一個推導公式都是為了解開一類復雜的方程,每一個復雜幾何圖形都是由基礎圖形構成的,數學就像一座金字塔,沒有牢固的基層就無法承受上一層的重量。初中數學為高中數學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為高中數學的學習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而在數學中最主要的就是基礎性,數學階梯式教學是根據學生的水平來為學生量身制定學習方案,縮短學生之間的距離。如果沒有掌握好基礎內容,就會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直接性的影響。獨立的思考能力對于以后個人今后的發展和國家科學事業的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劉云. 高中數學教科書中探究內容的使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6.
[2]崔艷君. 初中數學課恰當選擇問題串類型的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方晶. 基于自我診斷的初中數學階梯式作業設計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