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多種不良因素影響了正常的語文教學,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效率。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和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是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這要求我們要盡快的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策略進行分析,提出良好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育方式受到了較為良好的影響,間接的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然而,仍舊有部分教師不能跳出傳統教學的舒適圈,依舊沿用以前的教學計劃,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而,本文章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1..教師的教學觀念的陳舊與否
一半以上的教師在閱讀了新課改相關文件后,深刻的認識到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積極做到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并嚴格要求學生,將更多的課堂時間交還給學生,引領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課堂學習。盡管新課改的普及范圍越來越廣,但仍舊存在著少數教學觀念陳舊的教師,不能擺脫傳統的教學理念,依舊沿用以前的教學方法,不加更改,在課上一味的傳授知識,照本宣科,與學生不產生任何的眼神溝通和思想交流,上課鈴響講課,下課后立即離開。這種死板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關系,產生的影響過于消極,課堂死寂、學生過度消極、教學成果較差等問題頻發,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單一
依據部分教師的經驗得出,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因素除學生自身的學習方式方法外,還與授課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密切聯系。如果授課教師能夠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積極樹立學習榜樣,鼓勵后進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將極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然而,在現實的教學進程中,一半以上的教師未能掌握過多的教學方式,多采用板書的方式進行教學,長此以往,學生將產生學習疲勞感,學習的積極性受挫,甚至厭惡課堂。相較于古板的教師,有部分教師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教學方式緊跟時代發展而轉變,將科技融入教學,但由于無法掌握二者融合的"度",過分依賴于多媒體、互聯網等科技,使多媒體成為了板書的替代品,未能夠從根本上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并未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3.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聯系的緊密與否
從小時的翻看圖畫本到小學的學習課文、領會思想,都是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許多圖畫、文章、小說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生活,其中所描繪的內容又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由此可見,知識如魚,生活如水,魚無水則無所依,水無魚則無靈氣。因而,教師的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發現所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系,做到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知識,讓知識學習遠離枯燥乏味,多些趣味性,由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有些教師卻逃脫不了教科書和輔導書規劃出的條條框框,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以教完教材作為最終任務,將知識與生活割裂開來,阻礙了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
二、針對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幾點重要策略
1.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
眾所周知,傳統、固有、死板的教學理念阻礙了當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如何避免傳統教學理念給教學帶來的不良影響,新課改政策的實施給我們指明了道路。我們要摒棄老舊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發自內心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一文時,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談談閱讀文章后的感想和收獲,并朗讀以及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適時的提出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
實踐證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遠比被動學習掌握的知識更多,學習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2.教師應豐富自身教學方式
實驗表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高低與教師的教學方式豐富與否密切相關。教師也不能放松學習,不抗拒接受新鮮事物,在學習、借鑒其他教師教學方式的同時,創新出擁有自己特點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視頻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授《荷塘月色》時,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相關的照片、視頻,或者配合音樂,讓學生配合,有感情的朗讀作文。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詞語,進而更好的把握文章主題等。唯美、真實的圖片、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更有利于知識的掌握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3.加強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
教師不能一味的埋頭講教材,要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列舉相關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增強所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例如,在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探索與獻身”為話題進行寫作。引導學生了解眾多名人的宏偉事跡,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尋找生活中樂于奉獻的人。
其實,寫作、交流、表演小品等方法,都能很好的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的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而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將更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諸多的問題,他們的存在限制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阻礙了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因此,積極解決這些問題,刻不容緩。教師應做到積極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不斷為教學理念注入新的靈魂與血液,積極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我們每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與奮斗。
參考文獻:
[1]王慶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39.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大海林林業局第一小學 劉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