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華蘭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的發展無法跟上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究其原因是國有企業體制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導致了國有企業出現一些財務問題,進而影響國有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我國國有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發展速度與發展效果,正在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實現國有企業健康發展,解除國有企業對國家經濟的重要依賴性,促進國有企業融入民間資本,結合先進的科學管理制度,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僅如此,國有企業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及時發現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財務問題,選擇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繼續改革。
關鍵詞:國有企業 混合所有制改革 財務問題 問題研究
一、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殊性
在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過程中,政府的角色有不斷的變化,在最開始之前是國家管理著國有企業的日常運營工作,隨著國家的制度越來越放開,逐漸變成了國有企業運行的支持者,一旦國有企業發生資金問題,國家就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其解決。到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國家的角色就轉變到了監督者,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去規范國有企業的日常運行。
在我國,對于企業政府所有制改革過程中企業控制權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監督權、決策權和經營權。國有企業的傳統管理模式導致國有企業的監督管理制度存在很重大的問題,監督體系的實際作用不能有效發揮出來。直到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展良好,這三種控制權就被分別賦予到了三個不同的部門,這三個部門互相牽制、互相管理、互相監督。
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存在的財務問題
(一)國有企業相關管理負責人的財務管理理念存在分歧
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嚴重財務問題,體現在相關者管理負責人的財務管理理念存在分歧。傳統過去的管理負責人擁有過去的財務管理理念,企業新鮮血液的管理負責人擁有較為新穎的財務管理理念。二者之間沒有很好的進行財務里管理理念的有效溝通交流,沒有結合國有企業現如今的實際具體情況而制定新的財務管理制度。傳統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理念,主要是依賴于國家的強制規定,企業的一切步伐都緊跟著國家走,如果企業運行出現了一系列的資金短缺問題,國家會及時給予資金投入,幫助國有企業渡過經濟難關。
(二)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內部監督制度沒有有效地建立健全
監督管理人員沒有足夠的權利去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并且監督管理人員也不敢去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往往在國有企業的實際運行中,存在著下級員工一味地聽從上級員工吩咐安排的現象。在傳統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行中,職員們往往認為這聽從上級的命令比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更為重要,嚴重加劇了企業內部監督制度的建立健全難度。
不僅如此,甚至在一些國有企業中還存在著高層管理,領導本身就是監督管理人員,這種自己管理自己的模式,根本沒辦法起到監督管理制度的實際作用,管理層權力過大,國有企業幾乎成為了高層領導的一言堂,于是國有企業管理工作中出現職權的濫用情況,進一步造成了國有企業制度混亂現象加劇。
(三)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相關制度沒有執行力度
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現的財務問題,還體現在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相關制度沒有執行力度。國有企業在傳統的管理體制下各個部門有很明顯的間隙,部門之間缺少溝通與交流,獨立性很強,相交程度很低,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管理工作人員基本上是處于平級的狀態,互相之間的工作也不會對彼此造成影響。在部門內部工作人員只需要專注于自身,把自己的工作處理好,完全不需要與別的部門以及別的工作人員進行配合,進一步導致部門與部門之間以及員工與員工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交流。
(四)國有企業的資金與資產的所有權無法明確界定
在傳統國有企業管理過程中,國家給予了國有企業很大的資金扶持力度,一旦國有企業出現資金鏈斷缺的現象,國家就會在第一時間審批相應的資金,投入到國有企業的建設發展中。長期以來,國有企業內部運行的資金流中的資金所屬,以及資產的所有權很難被界定[1]。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涌入了一大批民間資本,企業的資金組成以及資產的所有權擁有者就變得更加復雜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甚至還存在著一些灰色資產無人敢明面認領的情況發生。國有企業的資金與資產的所有權無法明確規定,進一步加劇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財務問題的出現。
三、國有企業混改中存在財務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國有企業規范自身的財務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的科學財務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由于新湃的管理者與老派管理者分別擁有不同的財務管理理念,導致國有企業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的財務管理理念在發揮實際作用。但是一個企業想要健康持續發展,是不可能允許有兩套財務管理理念的同時存在。這就要求國有企業現如今的管理負責人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針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的實際運行情況,規范國有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理念,進一步才有可能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的科學財務管理體系,避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頻繁發生財務問題[2]。
(二)國有企業建立建全有效的監督體系
國有企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體系,建立健全監督體系的首要前提就是需要將國有企業的監督權,領導權以及決策權分配給不同的部門,用另外兩個部門去牽制其中一個部門,促進三個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有效的形成一個三足鼎立的監督體系。國有企業的監督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上交給國家,由國家下放到其他資本,例如民間資本,對國有企業進行日常的管理監督。
不僅如此,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發揮百姓的監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公開國有企業的日常運行情況,讓民眾可以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到國有企業的日常監督工作中,讓民眾去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國有企業進行監督,提升監督權力的充分運用,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
(三)國有企業放緩民間資金的融合速度,落實好融合階段的工作
在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有一部分國有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融合了民間資本,企業的管理制度的改善速度,沒有跟上企業所有制改革的速度,進一步促進了在民間資金融入過程中出現很多國有企業運行中的失誤,導致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現一系列的財務問題。針對這種融合過快的返利,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放緩國有企業的民間注入資金的融合速度,落實好融合階段的工作,逐漸的改善國有企業的管理制度,使國有企業的管理制度能夠與國有企業當下的發展狀況相匹配,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科學管理[3]。
(四)國有企業需要加強內部財務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能力水平
國有企業內部財務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的財務管理工作效果。我國國有企業內部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管理素質水平,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平均看來管理水平較低 。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首先在人才的聘用工作中,加強對內部財務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水平與道德素養的標準衡量力度。在人才的招聘中需要,用多種手段多種形式對人才的財務管理專業技能進行有效的考核以及評測,不能一味地根據人員的學歷高低來進行人才的聘用結果判定。不僅如此,人力資源部門還需要對應聘人員的財務道德素養進行有效判定,只有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有高標準的財務道德素養才有可能在國有企業的,的正常運行過程中,落實好財務管理工作,避免一些事情的發生。
四、結語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的財務問題。這些問題的引發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國有企業自身的經濟體制中存在的問題。相關管理人員想要針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現的財務問題,進行合理化的解決,就需要國有企業充分認識當下的自身具體情況,舍棄掉傳統老舊的管理制度,結合先進的科學企業管理理論,有效改良國有企業現存體制中的問題,保證國有企業的發展能夠與社會發展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杰.國有企業混改中財務問題研究[J].納稅,2019,13(07):90-91.
[2]魯旭紅.淺析國企混改中財務負責人應關注的問題[J].財會學習,2018(30):64-65.
[3]王紅.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財務整合方式的探討[J].當代經濟,2018(04):108-109.
作者單位: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