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立足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首先對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突出問題進行了簡單梳理與闡述,以此為前提又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有效教學的應對策略與方式方法進行了分析、總結與歸納,旨在于引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擺脫突出存在的不良問題,促使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鍛煉、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現存問題;應對策略
小學低年級是學生系統、集中接受語文學科知識啟蒙教育的重要時期,在該時期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他們后期語文素養及其能力的形成、進步與發展。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格外關注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科教學的效率及其質量。身為一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我卻在長期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注意到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使得低年級語文學科教學活動的效益及其質量大受影響,立足于此,我在自身的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了大量探索,初步獲得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推動著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科教學活動朝著效益高、質量佳的方向更好地邁步、發展。
一、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現存問題
綜合當前來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際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如下三個方面,分別為:教學方式過于枯燥單調、未能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與未能重視家庭教育的力量。
(一)教學方式過于枯燥、單調
認真觀察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很多時候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則一個個背起小手、端端正正地坐著聆聽,整堂語文課下來,師生之間的必要互動基本很少,甚至是沒有,學生則看起來像認真聽講,卻實質上早已神游出外,腦子里開了小差。試想,在過于枯燥、單調的教學方式的長期作用下,在這樣的沉悶、乏味課堂氛圍中小學低年級學生何談能獲得高質量的學習效果呢?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科教學效益及又何談獲得提升與發展呢?
(二)未能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在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注意到這樣一種情況,即很多時候教師們傾向于照抄照搬教材,對相關教輔資料也采取“拿來主義”,直接將上面的相關內容講解給學生,卻很少認真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這些所教學與講解的內容是否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是否可以采用學生熟悉的一種方式進行教育教學與引導,這就導致很多時候學生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有用性與有趣性不說,而且學生也很難借助所學到的語文知識更好地服務自身的社會生活實際。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自然也便未能充分挖掘與體現出來。這種脫離了學生實際社會生活的教學模式也使得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受到了嚴重的干擾。
(三)未能重視家庭教育的力量
小學低年級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也尚且不積極、主動,這不僅僅需要學校教師在校的熱情引導與教育,而且還需要家長們在家予以積極的配合,對低年級學生形成有效的監督。但是在當前實際教育過程中,大多數低年級語文教師忽視了家庭教育力量的挖掘,很多時候都是將學生的學習局限在了學校范圍內,這種孤立式的教育很難發揮出針對低年級學生教育的合力,也使得學生脫離了學校的教育環境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與引導難以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與積極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從而為其長遠性的語文學習帶來了諸多不便與限制。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在意識到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上述突出問題之后,我認為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加以著手,以有效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效率及其質量,從而推動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及其能力的循序漸進進步與成長。
(一)立足低年級學生認知特點,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式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相反卻對各種枯燥、乏味、單調的事物較為排斥甚至是抵觸,由此,我認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這一實際學習特點,在自身的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且熱情地融入我們低年級語文課程及其知識的學習活動之中。
對此,我便在自身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文時,我不僅僅只是單調地向學生講解各種植物生長與繁殖的知識,更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教輔設備為學生展示了現實生活中風吹過蒲公英、烈日照耀下的豌豆以及蒼耳掛在人或者動物身上的種種情景,這樣一來,蒲公英、豌豆還有蒼耳傳播的方式便直觀化地呈現在了學生的腦海之中,也使得他們更能輕松地理解《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從而對大自然界中植物的種種聰明傳播方法有了更為深刻的印象。而這顯然要比我單純只是語言的單調描述更能帶給學生強烈的感官沖擊,在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同時還切實獲取了高質量的語文教學效果。
再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文的時候,我便引導學生進行情景扮演的活動,在進行情景表演的活動之中,學生富有感情地讀著臺詞,同時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各種的動作,整個表演活動下來,學生對于“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在饒有趣味的活動中明白了小蝌蚪進化為青蛙的科學知識。這便是趣味化表演活動帶給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突出優勢與價值。
(二)聯系低年級學生生活實際,實施生活化的教育教學
語文的本質是一門工具性的語言,這便賦予了語文學科以極強的工具性特征,要求語文基層教育工作者不能僅僅只是照抄照搬教材,將教材或者教輔資料上總結、羅列好的理論知識點一股腦兒地傾倒給學生,更應當立足學生生活實際情況,積極尋找生活中所蘊含的豐富的語文學科教育教學資源,以此在為學生創設一種熟悉化、親切化語文學習氛圍,調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與熱情的同時,促使他們根據已有的社會生活實際經驗更加輕松地、簡單地加以理解、吸收與消化。
我在自身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就很好地踐行與實施了生活化的教育教學觀點。例如,在教學《我是什么》這一課文時,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最終的文章答案,而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真回憶日常生活,看看哪一事物能形成云,還能變成雨再落到地面上,冬天冷的時候則能變成雪,而且江河湖海里都可以見到。在認真回憶日常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生只需要稍加思考便能非常輕松地得出答案,知道了這一變化萬千的事物便是“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水的神奇不說,還切實鍛煉與發展了自身聯系實際生活進行語文學習的能力。
再如,在學習《拍手歌》這一課文時,學生需要掌握并記憶“歌”“叢”“深”“處”“友”等眾多漢字,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帶領學生學習了這些漢字的發音,分析了其字形之后,鼓勵學生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去尋找這些漢字的身影。這樣一來,就很好地為學生創設了一種生活化的識字學習氛圍,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的漢字不僅僅出現在語文課本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被廣泛運用到,這對于調動與煥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與熱情顯然大有幫助,此外,學生更是從日常的生活中聽到或見到眾多與這些漢字相關的詞語,以“深”為例,學生會發現“深奧”“深刻”“深夜”“深海”“深交”“夜深人靜”等等詞語中“深”的身影,這在開闊其知識面、豐富其學識的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深”這一新學漢字的認知與理解,且方便了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對“深”相關的詞語進行活靈活現的實踐運用。聯系低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實施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模式所具有的突出意義與作用得到了充分凸顯與彰現。
(三)同學生家長建立密切合作,形成教育的統一合力
小學低年級正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樹立與維持的關鍵時期,在該時期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與教育不僅僅需要教師們在校的努力,更需要家長們在家庭環境中的積極配合,教師與家長一起形成家校合作的統一合力,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與教育。
對此,我便在自身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文之后,我便為學生布置了如下的家庭作業,即要對“蛙”“梅”“睡”“參”“成”“加”等漢字會讀、會寫,要用自己的語言向爸爸媽媽講述雪地里小畫家的故事。這兩項作業內容難度不大,但是卻需要家長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要對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合理引導。像有的學生在運用自己的語言去嘗試描述故事的時候會遇到卡殼的情況,這時來自家長的及時提醒與鼓勵便很容易將這一局面有效解決,促使著學生在認真思考之后再繼續進行描述。可以說,在家長的配合與引導下,我們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按時完成作業將會形成自己的固定意識與習慣,也更能在家長的監督下高質量地完成,這一良好語文學習習慣與態度的形成顯然之于學生的長遠性語文學習與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我們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也將由此得以極大的保障與提升。
三、 結束語
不可否認,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現狀存在著這樣那樣突出的問題,導致其實際語文教學效果不容樂觀,也嚴重制約了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與能力的形成。為此,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一定要立足實際情況,敢于正面直視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要努力想方設法加以解決,這樣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才能得到更好的優化與改善,我們低年級小學生也才能由此獲得更好、更優質的語文教育,進而朝著光輝、燦爛的明天努力邁進與發展。如此,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育才能稱得上發揮出了其應有的價值與作用。
參考文獻:
[1]韓藝青.小學語文低年級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8(65):48.
[2]李啟琴.小學低年級語文有效教學模式分析[J].科普童話,2019(3):14.
[3]陳花.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有效教學策略[J].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2019(5):36-37.
[4]成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教研版,2018(3):76.
作者簡介:周娟,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實驗小學。